青海省举办2015年全省残联系统乡村两级 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

14.08.2015  21:01
青海省举办2015年全省残联系统乡村两级
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 - 残疾人联合会
来源: www.qhcl.org

图为专委们观摩西宁市城北区小桥社区“残疾人之家”工作

  8月12日至13日,青海省残联举办了2015年全省残联系统乡村两级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肖建军出席培训班并讲话。各市、州残联组联干部,乡村两级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共计99人参加了培训。

  领导重视。近年,我省先后组织开发了708个乡级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组织公益性岗位,将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补贴和工作经费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为切实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能力素质,省残联党组、理事会已连续3年安排培训班专项资金,并召开理事会研究培训方案,审定培训内容,确保了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培训质量。

  内容丰富。培训班期间,省残联业务部门结合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特点,重点围绕“加强‘三基’建设,提升基本能力”精心讲授了6堂辅导课;选取了16名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代表分别进行了现场交流和书面交流;组织观摩了西宁市城西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城北区小桥街道办事处、新海桥社区、小桥社区“残疾人之家”工作开展情况。

  效果明显。此次培训班针对基层残疾人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采取理论讲授、座谈讨论、体会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答疑解惑,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参加培训的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代表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他们真正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基本方法,对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肖建军理事长在培训班上指出,近年来,我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研究出台了48项惠及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投入资金4.3亿元,建设了1个省级、8个市级、33个县级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126个社区“残疾人之家”;省、市、县、乡、村五级全部建立健全了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残疾人专职委员作为残疾人工作队伍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双重责任,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联系残疾人群众,努力学习康复、法律、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引导、帮助广大残疾人走出困境,积极参与社会。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认真总结“十二五”残疾人工作,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二是学习贯彻好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三是学习贯彻好拟出台的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

  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曹晓全程参加培训班,并就有关培训内容进行了现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