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海西】杨生义,真“牛”

02.04.2018  11:10

  开栏的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阐述,为亿万农村群众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在走具有中国特色青海特点的乡村振兴道路中,全州各族儿女不断投入到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打造生态生产生活共赢新格局,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的实践中。今日起,本报推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在海西》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青海新闻网讯 德令哈市恒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不但一把手杨生义“牛”,就连他养殖的西门塔尔牛也牛气十足——一头300公斤的牛犊喂养五六个月后,体重竟能超过一吨,能产1100斤带骨肉。

  记者见到杨生义时,他正在养殖场里忙活。正值母牛下牛犊的时候,难产、小牛出生后不会吃奶等诸多问题都需要人操心,杨生义白天黑夜连轴转守在牛棚里,精心伺候着这些大家伙。刚当上“妈妈”的黄白相间的母牛牛眼圆睁,目光警惕地望着四周,鼻孔里呼呼地喘着粗气,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架势。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杨生义从青海大通县来到德令哈在原德令哈农场租地种。2004年,他抓住农场改制的好时机,承包了近33.33公顷地成了一方土地的主人。后来随着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钱袋子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种了十多年地,杨生义感到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小麦价格却一直定格在一元钱左右没涨过。扣除一涨再涨的化肥、农药、土地承包费、工人工资几乎没剩头。加上没有专门的仓库,粮食容易受潮、老鼠啃食,一旦遇到收成不好、市场价格走低,每年的损失会更大。

  种地不挣钱,再不转变经营方式,今后的发展就会进入死胡同。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杨生义发现海西地区的肉牛养殖户不多,当地居民又多为蒙古族、藏族、汉族群众,大都喜欢吃牛肉,牛肉市场需求量大,尤其牛肉价格持续走高,他便萌生了搞养殖的想法,想着把打下来卖不出去的粮食用来喂牛,给小麦也找到了一条就地转化增值的出路,左思右想,他认定搞肉牛养殖是条不错的路。

  有思路,就会有出路。2013年2月,杨生义投入7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恒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经过多番比较后,选择了养殖西门塔尔牛。这种牛原产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是一种典型的乳、肉兼用肉牛。“这种牛吃得多长得快,抗疾病能力强,出肉量大,每天能长3公斤,2岁成年牛就能长到1000公斤,能产近1100斤带骨肉。”合作社一年出栏两次,每次出栏50头,五六个月的小牛犊就值一万多元,喂养几个月出栏时售价达一万九千元,扣除人工、饲料成本,每头牛纯利润能达到4000元,一年出栏100头牛能挣40万元。

  先富起来的杨生义一刻也没有忘记乡亲们。为了回报村民,先富带后富,每年9月秋收时,他用自家的收割机、汽车免费为村民收割小麦,全村133.3多公顷地,以每亩40多元的收割费计算,仅此一项每年能为村民节约收割费开支十一二万元,四年就节省了近五十万元。到了秋季翻地时,他又以每亩低于市场价10元的超低价为村民翻地。村民都知道这个价格只够油料、人工费,杨生义给村民提供了方便,义务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憨厚老实的杨生义又给记者算了一笔环保账。他说,“村里133.3公顷地所产的秸秆堆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过去一到秋天家家户户焚烧秸秆,对大气能造成多大的污染没算过细账,但是放眼望去,到处狼烟滚滚,遮天蔽日。现在搞养殖,打下的粮食村民自己拉走,秸秆我用来喂牛,既循环利用了秸秆,又减少了因焚烧对大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为村民节约了种小麦的成本,实现了互利双赢。”通过把村民的小麦秸秆当作饲料循环利用,使昔日的秸秆变“废”为宝。村里133.3公顷地,加上他自己的133.3公顷地,每年秋收能打三四万捆秸秆,预留够自己用的,杨生义就把多余的卖到都兰、海东六县、西藏,获得的收益再投入到养殖场,扩大规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重中之重。说起今后的发展规划,杨生义信心满满,“我做梦都想把养殖规模搞得再大一些。多年来从没有享受到国家补贴,也没有得到项目支持,每年光靠养牛、种地挣的七八十万想把合作社做大做强,真是困难重重。希望镇上、市政府在项目、贷款上能够扶持一把,这样才能把合作社养殖规模扩大到一二千头,甚至上万头,实现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