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17.08.2018  20:46

今日视点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思路,深入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大踏步地前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道路越走越宽阔。

风情小镇”吸引八方游客来观光

近日,位于德令哈市以西15公里处的柯鲁柯镇打破了往日的沉寂,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走进小镇,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奋战备荒为人民”、“战天斗地”等标语赫然醒目,诉说着曾经的旧时光与历史文化。

当年,农场的建设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建了青海省第一个大型国有劳改农场——德令哈农场,也是全国最大的国营农场之一,这些建筑基本上还原了当时农场的情景。

在导游的讲解中,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不远处,一个个红瓦白墙的村庄在绿树碧草掩映下若隐若现。

有着12个行政村、一个社区、19000多人的柯鲁柯镇,是德令哈市第一大镇。2015年,德令哈市开始实施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建设,对具有年代建筑风格的农场礼堂、办公总部旧址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修复,总投资近1.5亿元。

为了给小镇增添一些“岁月印记”,柯鲁柯镇还通过多方收集整理老照片、旧书信、旧家具,创建了农垦文化博物馆。小镇建成后,很多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其中不乏当年的建设者。

然而风景不止这里独好。据镇长辛素萍介绍,近年来,德令哈市以农垦文化特色街为中心,先后投入2.7亿元对镇区及周边农村实施了农牧民危旧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景点打造等重点建设项目,一批产业特色村、生态旅游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辛素萍说,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依靠生态资源,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让美丽环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活水源头。

在离小镇不远的金原村,第一书记尹春财指着一排排温室大棚说,“风情小镇”的建设,为村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两年来,金原村不但脱贫摘帽,还通过花卉种植产业,为全村198户773人购买了医疗保险,今年村里将花卉扩大到了9个大棚,力争在年底解决大家的养老保险。

种“营养黄金”让村民踏上振兴路

包太燕和妻子徐树菊是都兰县香日德镇柴兴村的种植能手。多年来,夫妻俩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带领村民开荒种树,成立合作社种植玛卡、中药材,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地处乌兰山下的柴兴村是个传统农业村,全村92户367人,现有土地86公顷。人均耕地少,加上主导产业不突出,群众增收一直较为缓慢。

2015年,三江沃土公司的人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在村里试种藜麦,如果试种成功,企业将在香日德地区大规模种植藜麦,产品也由企业统一收购。

这真是喜从天降!我和丈夫当场就答应了,即便是试种不成功,为了我们香日德的农民,我俩也要促成这件事。

徐树菊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藜麦种植当年就获得成功。2016年,他和丈夫动员30户群众种植藜麦,并与‘三江沃土’签订了40公顷种植合同。按照协议,企业为这些种植户支付了340多万元分红资金,很多人拿到沉甸甸的分红时,喜极而泣。

去年,我们又和企业签订了160公顷的种植协议,分红资金达到1160万元,大家算了一笔账,分红最多的,有三十多万元,最少的也有五、六万元。

在包太燕和徐树菊的带动下,香日德镇的藜麦种植规模开始逐年扩大。今年,都兰县将藜麦种植纳入到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开始筹划藜麦产业园建设,这对于更多的农民来说,振兴之路,才刚刚开始。

据了解,作为我省藜麦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截至目前,‘三江沃土’在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藜麦种植面积达到1533公顷,带动农牧民上万人,年用工量超过15万人次,总产值超过6亿元。

公司董事长黄朝斌介绍,为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企业今年规划建设年加工能力1.5吨的饲料加工厂以及精深加工。同时,将动员更多的农民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藜麦,这个被誉为“营养黄金”的神奇植物,似乎在一夜之间,在柴达木盆地快速地蔓延开来,并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藜麦种植的大军。而黄朝斌的梦想,则是让藜麦走出海西,开拓出更远、更大的市场,惠及千家万户。

村秦腔团颂党恩唱幸福生活

去年,乌兰县柯柯镇托海村秦腔传承基地被评为海西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让村秦腔团团长徐立鹏兴奋不已,回到村里,他逢人便说,高兴了好一阵子,唱秦腔的劲头更足了。

没想到一伙庄稼汉吼出了这么大动静!今后,我们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承的活动中来,让秦腔文化艺术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

徐立鹏说,托海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三十年前,村民从湟中县整体迁移至此,秦腔也随之在这里扎了根。

刚来到这里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于是,村里的10多位老人就成立了秦腔团。每到夜幕降临,老人们聚在一起,扯开嗓子就是一阵吼,方圆多少里都能听到。

此后,每逢大小节日,秦腔团总能为村民献上丰盛的文化大餐,老百姓看得过瘾,乐在其中。

站在高大宽敞的舞台上,托海村尽收眼底。据了解,秦腔团目前有《游西湖》《赵氏孤儿》《铡美案》等10多个剧目。近年来,托海村依托秦腔团地打造,名气越来越响,并不断参加周边乡镇组织的各种活动、走进工矿企业进行慰问演出,其中以秦腔“三句半”的形式,宣讲党的十九大和党的惠民政策,深受群众喜爱。

幕后的化妆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装扮行头、文武器乐。徐立鹏说,政府为秦腔团装备了服装和道具,又扩建了大舞台,扶持力度逐年增加,几年来已累计投入80多万元资金。

此外,为了使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得到提高,从2016年开始,乌兰县连续3年在省文化艺术学校邀请多位戏曲专业老师,为托海村秦腔剧团进行专业培训,使大家对秦腔的唱、念、做、打以及手、眼、身等动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久前,我们又吸收了村里的5名妇女演员,如今托海村秦腔团已发展壮大到38人。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哼几句秦腔,几十年来,大家走南闯北,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把秦腔带到哪里。”徐立鹏说道。

或许在托海村人眼里,这就是乡愁。一句句秦风古韵,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成为大家对故乡无法割舍的依恋。

蓝天绿树,欣欣向荣。一路走来,激情涌动的柴达木盆地,一个个日益秀美的乡村为海西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今天,家乡美、产业强、百姓富,日子越过越幸福的梦想,正在海西大地变为现实。(刘 伟)

视点短评

办好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大力兴办优势产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关键和基础,一市(县)一镇(乡)一村,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兴办高效产业,才能加快乡村振兴,才能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牧民才能从根本上致富奔小康。

然而,各地乡村千差万别,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发展,就要科学把握各地的差异和优势特点。

海西地势辽阔却人口稀少,一味照搬内地经验对海西乡村振兴的发展来说意义不大,八百里瀚海戈壁只有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才能完成在全省率先脱贫清零之后再创新高的目标,在乡村振兴这场全新的战役中打响自己的“头彩”。

所谓特色产业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挖掘和培育优势资源,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点带面,起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

落实到海西来说,柴达木盆地除了最为外界熟知的矿产资源外就是柴达木的枸杞和近两年发展起来的特色旅游业。

以格尔木市大格勒乡为例,这片原本荒芜的戈壁滩,传统农作物无法生长,畜牧业、旅游业无法发展,却因为一粒粒小小的枸杞便成就了如今海西最大的有机枸杞出口基地,三十多年前从龙羊峡库区迁徙而来的农民有谁能想到,这里会因为一粒粒鲜红的枸杞果成为全州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的富裕新农村呢!

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只有将特色产业发展起来,才能产生劳动力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留在农村,从而促进乡村的发展。

而茶卡,一个背朝盐湖环绕的小镇,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业和畜牧业得不到有效发展,却背靠盐湖这块巨大的蛋糕发展出了特色旅游业。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茶卡正在形成一个以盐湖为中心,以哈里哈图、金子海等周边景点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观光产业集群,这也将成为青海自青海湖之后又一张享誉国内外的旅游“金名片”。

正是因为把握住了当地特色优势和机会,才使得茶卡乃至整个乌兰的乡村得以振兴,家家户户开起了客栈、农家乐,依托庞大的旅游人口流量,茶卡羊、大青盐、传统的刺绣手工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这背后带动的经济效益更是不可想象。

格尔木市大格勒乡、乌兰县茶卡镇特色产业的成功培育表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无疑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每一个地区只有打好特色产业这张牌才能走出一条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路子。(马振东)

故事传真

走向“光明”的红光村

在德令哈黄河路边,可以看到一个气派十足的大门,上面高悬着“光明小区”四个大字,这里的住户都是从红光村集体搬迁过来的,现在的小区内是一排排整齐的五层白色小楼,四周是铺满鹅卵石的小道,一条条硬化路四通八达,街道两旁整齐的太阳能路灯把宽敞的文化广场照得通亮。

来到村民吴丰生的家中,窗明几净的房间和简洁的装修风格让人倍感温馨。夫妻俩正在打扫房间,说起过去的日子,吴丰生说:“自从搬进光明小区内,我们的生活有了大的变化,比起在以前的老村子里不知强多少倍,屋子比从前干净整洁了,冬天有暖气了,在自己家就能洗上澡,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每天村委会还会自发的组织小区内的老年人跳广场舞,逢年过节还有社火表演,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丰富多彩了。”从质朴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吴丰生对新生活的满足和珍惜。

吴丰生说的这些只是红光村村民搬进新小区内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深入,红光村的村民终于在家门口实现了安居梦。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刘四军介绍,全村共有317户人,耕地70.65公顷,以前村里大部分人都是靠种植枸杞、小麦、土豆等农作物为生。虽然现在搬迁到了城里住得好了,但是也让那些祖祖辈辈靠土地吃饭的村民们丢了“饭碗”。

乡亲们的“饭碗”成了压在刘四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经过一番调查和走访,刘四军决定带领乡亲们搞集体经济。

刘四军说:“因为我们是农村里出来的,所以就做农村人的生意。”集体经济项目很快就敲定了下来,但是场地和资金成了难题。刘四军开始东奔西跑筹集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四军通过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和银行贷款,在一番努力后终于筹集到了380万元的启动资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场地问题成了一道坎。因为资金有限,所以一直没有选定场地。刘四军灵机一动,我们搬到了新小区,老宅基地的地还一直空着,与其荒废不如利用起来,这样一年下来场地费用就能省几十万元。

2016年4月红光村第一个村集体经济项目海西裕鑫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成功落地。公司里的28个员工全部来自红光村,为村里的12个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嗅觉敏锐的刘四军紧紧抓住了这项好政策。

乘上乡村振兴的快车,在德令哈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小区内的基础设施又得到了提升。村民何成芳说:“现在小区内又安装了健身器材,吃过饭就可以在家门口锻炼身体了,家家户户都有了网络,不用出门就能看到新闻。

刘四军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我们已经有了第一个产业有了经验,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们一定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说干就干,村里的第二个产业项目,德令哈辉业仓储有限公司也在红光村拆迁后的宅基地上拔地而起。这个项目总投资三百万元,公司主要经营仓库租赁、场地租赁等服务。

刘四军说,现在公司也在逐步壮大中,截至2017年年底两家公司共盈利55万元,以每股2658元分给了村子里的一百多户人家。

分红最多的村民窦宗元说:“我领了25685元,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楼房,年底还能分到钱,刚搬来的时候还担心自己没有收入,现在年底有村里的分红,平日里还能在市区打工,一年下来也能存个几万块钱,这在几年前我想都不敢想,现在却是美梦成真了。有了本钱,国家政策又这么好,我打算等来年夏天的时候自己做点小买卖。”和窦宗元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会让他们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程宦宁)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