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海东模式

23.05.2018  09:53

  卯寨一角

洪水坪村一角

油嘴湾花海迎来游客

  青海新闻网讯 党的十九大确立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党和国家为民谋福祉的目标再次聚焦乡村。海东市各地党委政府纷纷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抓手,快速推进,乡村振兴也随即成为推动全市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

   卯寨旅游让三个村共享发展

  海东是河湟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河湟文化的主要承载区,更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农耕区。这里山川风貌斑斓多彩,人文历史悠久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农耕底蕴普遍厚重,发展乡村旅游的后发优势明显,与省内其他地域比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就是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在新旅游、新产业、新环境上下功夫,让这个高原古镇既实现了绿水青山的“颜值”,又实现了金山银山的价值。

  在湟水河北侧高庙镇境内,有一条狭长逼仄的沟壑,因为地处古代官道驿站而得名卯寨。盛夏时节,从山顶眺望,群山环抱下,耸立着一片具有乡村田园意味的山水园林。其间亭台楼阁林立,小桥流水点点,恰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的卯寨虽然与享誉中外的柳湾彩陶景区毗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开发方式,卯寨一直鲜为人知。如何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破茧成蝶,快速发展,成为一代卯寨人的夙愿。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东风,卯寨所在的新庄村、扎门村、老庄村成立了乐都区第一个景区党组织,高庙卯寨景区党总支部汇聚三个村的发展合力,实现了三村资源共享,三村发展共谋,三村成果共享,为卯寨旅游业发展装上了“红色”引擎。据卯寨景区党总支委员王进合介绍,根据党总支的要求,三个村联合起来发展特色产业,让每个群众参加进来,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得力的村级领导班子为卯寨旅游景区的开发加足了马力,卯寨所在三个村的群众纷纷投身于景区建设,齐心协力振兴家乡。

  在卯寨景区党总支书记李连和看来,乡村振兴就是要让老百姓的日子锦上添花,而产业发展更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基础。在党支部引领下,村民们陆续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特色家禽养殖、农家院等旅游配套产业。“我们将以党总支和党员带头,让三个村的人全部脱贫致富。每个人兜里有钱了,脱贫了,那就是发挥了我们党总支的作用。”李连和说。

  在产业发展上,卯寨景区重点依托卯寨文化,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建成了集民俗农事体验、住宿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点,“食、宿、游、玩、乐”一应俱全。

  今年高庙镇被确定为省市(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乡镇,全镇上下结合高庙实际,以卯寨景区开发为重点,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周边三村一产、三产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在高庙镇落地生根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步,高庙镇党委将把高庙古镇、柳湾彩陶和卯寨景区连成三角环线,重点打造旅游核心区,以此来带动全镇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

   生态旅游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党的十九大以来,海东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涌现出了互助油嘴湾、民和七里寺、乐都卯寨等一批典型,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是个位于浅脑山地区的宁静村庄。两年前,当地的许多村民都外出务工,而从2016年起外出的人明显少了。

  那一年,在乡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积极推动下,村里的创业带头人创办了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特色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通过村民自愿入股、土地租赁等方式创建“油嘴湾花海农庄”,并通过相关配套设施及农家乐建设,全面开发乡村旅游业。

  去年夏季,布局了花海观赏区、文化体验区、文化休闲广场、乡村特色小吃区、农事体验区五大区域的油嘴湾花海开门迎客。美丽的油嘴湾花海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当年实现旅游综合消费收入90余万元。花海“初试牛刀”的成功,让村民们看到了商机,村“两委”班子积极动员村民把握致富机遇,随之村里出现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创业者。

  56岁的任大贵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他瞅准了花海的商机,毅然放弃了十多年在外打工的工作,回到家里开起了名为“任家大院”的农家乐,“以前外出打工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要供养家里的三个大学生,日子过得特别紧张。去年听说村里造花海,我觉得机会难得,借了亲戚的钱就回来开了这个农家乐,就那两个多月我净赚了三万多元,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花海,悄然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以前,村里像任大叔这样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都含饴弄孙过着颐养天年的生活,他的创业举动让乡亲们触动不小。自从任家大院开业后,村干部和公司领导就给予他资金、人员培训、卫生安全、对外宣传等多方面的支持。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陶延金说:“我们在主建花海项目的同时,也着力带动村民开办农家乐,按照打造品牌的标准,帮助他们规范化经营,去年算是试营业,效果不错,今年我们进一步完善花海的建设,总结经验开办更多高品质的农家乐,把油嘴湾花海的招牌立得更稳。”

  让村民都借着美丽的花海把日子过得更美,是当地村干部们的目标。为此,村里安排村民到花海和农家乐工作,或以古法制作当地传统特产,洋芋粉条、酩馏酒、土榨油、面粉等商品都是游客的必选。这每一项产业都是村民能干好的,也是能让他们致富的。

  村里添了个美景,村民们的日子也过得美滋滋。人们的脸上满是希望,见面聊的都是致富的打算,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渐渐升华,大家意气风发地走在以旅游促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上……

   洪水坪村搬出大山天地宽

  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也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海东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创新搬迁安置方式,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走出了一条具有海东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乐都区洪水坪等易地搬迁安置点成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样板。

  乐都区洪水镇洪水坪村是我省最早的易地搬迁试点村之一。2007年,作为浅山贫困村,原马厂村、郭家庄村、马家岭村、袁家庄村花家岭社的365户1356名贫困村民整体搬下山,成了现在的洪水坪行政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始至今,相继将14个乡镇3000多户农民群众搬迁至洪水坪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水电路、大门、围墙等基础设施,总投资达22418万元。10年后,洪水坪村民说,山里山外天上地下,新村旧村两个世界。

  在乐都区洪水镇洪水坪村,一排排整洁有序的新居显得格外抢眼,一条条平展的道路一头连着新居,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幸福。

  今年开学季上,乐都区洪水镇中心学校迎来了不少转校生。从曾经基础设施落后、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乐都区中坝乡中心学校,到整洁明亮、教学先进的洪水镇中心学校,许多搬迁过来的孩子们将在这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乐都区洪水镇中心学校副校长王总明告诉记者,自洪水坪易地搬迁工程落实以来,先后有20多个中坝乡中心学校的孩子到洪水镇中心学校上学,这些孩子到了这里,无论从教育环境还是教学质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通过易地搬迁脱贫项目新建的乐都区洪水坪集中安置点,整个村庄规划整齐划一,硬化路连接着家家户户,房屋都是水泥砖瓦构造,百姓们终于盼来了好日子。破烂的土夯房变成了一座座崭新的院落,生活用水从窖水变成干净的自来水,泥泞崎岖的山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硬化路。这两天,村民杜金山一家人正忙着搬新居,眼看着就要住进新家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洪水坪村1000多个劳力个个都是技术熟练的手艺人,就连女人们也炼就了粉刷、抹灰的手艺,组建了自己的务工小分队。女人刮泥子年挣3万元,男人干建筑年挣7万元,已经不是稀罕事。洪水坪村党支部书记吴树岗凭借多年在外打拼建立的关系,与青海黄河鑫业有限公司“联姻”,将洪水镇等地的300多名富余劳动力组织到这家公司打工,一年共计创收600多万元,全村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开上了小轿车。如今,一个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乡村游炙手可热 撬动新经济 送来“金饭碗”
   ★开栏的话★   从旅游淡旺季到全时全人民政府
德令哈:携手易地搬迁 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
  青海新闻网讯 自德令哈市尕海镇“共产党好、总书Qhnews.Com
海东计划完成旅游投资55亿元
  青海新闻网讯 入春以来,海东旅游经济持续升温。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