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总书记嘱托 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

02.03.2018  00:42

编者按

2月22日上午,省委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座谈会,省委书记王国生与李玉兰等13位来自全省各地的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面对面交流,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驻村干部加油鼓劲,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除了汇报脱贫攻坚工作外,大家还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教育引导、整合扶贫资金、加强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等提出了意见建议。本报从今日起将连续推出两个整版,报道他们讲述的乡村发展变化、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干群关系改善和个人收获感悟的动人故事。

怒放在十里河畔的“玉兰花”

争取资金102.4万元,新建了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和村级幼儿园;

投资190万修建了3个村级文化广场;

投资800万使村道基本实现硬化;

投资70万元,发放软梨等果树苗2048株,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落实资金200万元,占地0.27公顷的冷藏库今年8月竣工……

村里的这些建设新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群众称为“书记大姐”的李玉兰的辛勤付出和忙碌奔波。

2015年10月,年近六旬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牧局干部李玉兰突破不少阻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开往隆治乡桥头村的公交车,去完成组织交给她的使命,担任隆治乡桥头村“第一书记”。

刚到村委会,正逢召开党员会议,村党支部书记李进忠向党员们介绍她的基本情况时,从稀稀拉拉的掌声和各种怪话中,李玉兰感觉到大家对她的质疑。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还是自己主动请缨,那就更要坚持,干出个样子,李玉兰暗下决心。

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奋斗的目标。李玉兰上任伊始就严格按照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和精准识别的要求,对全村424户1605人再一次进行了全面的多层次多角度摸底调查,并根据“三议一表决”制度,最终确定贫困户24户74人。

她主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沟通,先后多次召开村支部会、村“两委”会和党员大会等,集中学习了精准扶贫政策,宣讲了党的惠农政策,进一步统一村干部的思想认识。通过“三会一课”、“固定党日”、村民代表大会、群众问题解答会等形式,为党员群众解疑答惑,取得了党员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李玉兰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发展产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桥头村贫穷落后的现状,通过调查走访她了解到桥头村盛产软梨,速冻的软梨具有润肺止咳的保健功效,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但是由于软梨无法储存,运输销售成本大利润薄,果农们的积极性不高。怎么才能扬长避短呢?

软梨一般在中秋节前后采摘,要储藏到冬季才能卖上好价钱。但是由于没有冷藏库,大部分的软梨无法保存,很多群众就选择了采摘后就卖掉,而这个时候每公斤软梨还卖不上2元钱,而到了冬天快过年的时候,一公斤软梨可以卖到10元。巨大的利润反差摆在面前,群众也纷纷提出了能不能修建一个冷藏库的想法。

面对群众的困难,身为“第一书记”的李玉兰怎么也坐不住了。但是钱从哪里来?困难和压力让她彻夜难眠,几番思考后,李玉兰脑中出现了一个清晰的思路,那就是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争取领导的支持。

一次次汇报终于换来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扶持。2017年7月,一个占地0.27公顷,投资200万元的冷藏库开工建设。

在李书记鼓励打气下,全村再种植软梨果树13公顷,贫困户户均种植0.13公顷以上,有的甚至达到0.3公顷。

发挥气候优势,发展经济作物;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在李玉兰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桥头村已于2016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我们现在是巩固提升阶段,还要继续努力,不能让群众返贫。”

冷藏库在今年8月建成后,将结束软梨难以保存的困难,可以卖个好价钱,也极大地提振了李书记的信心。“2017年,我们再次为24户贫困户各发放了50株大树苗,今年就能结果增收。”

在李书记的带领下,桥头村在2017年还建成了53公顷的葵花基地,收获的葵花籽远销甘肃省瓜州县,当年实现经济效益28万元。“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公顷,让更多的乡亲们在家门口挣钱,巩固好我们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李书记盘算着。

为了做大做强葵花产业,在李玉兰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村里通往葵花基地的38公里的道路实现了硬化;村里的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筹划好的田间喷灌设施,正月十五过后即将开工……

山路弯弯,还须爬坡过坎。村民们记忆犹新,在贫困户李长青的软梨树下,有李玉兰讲解种植技术的身影;在赵晓莲的农家菜铺里,有李玉兰指导销售的身影;在老党员赵成全家,有李玉兰探望慰问的身影……

从刚到村遭受质疑到后来的理解和支持、再到后面的“书记大姐”的称呼,李玉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桥头村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尊敬。“今年,我就要退休了,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党员,回顾两年多‘第一书记’的扶贫驻村经历,我恋恋不舍啊。相信已经踏上脱贫康庄大道的桥头村,必将揭开崭新一页。”说完话李玉兰眼含热泪……(尹耀增)

“要把群众的每件事放心上”

穿过隐藏在森林中独特的藏式碉楼民居,走过蜿蜒曲折的玛柯河,盼望着,盼望着,2015年10月,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吉卡乡贡章村198户737名牧民群众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扶贫驻村工作队。

果洛州纪委监察委科员魏昂欠才让是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初到贡章村,两眼一抹黑的他觉得这和想象中的牧区草原不一样,没有“天苍苍,野茫茫”,更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贡章村在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狭长的地界上,被一座座的小山遮住了眼,虽然号称有近133平方千米的可利用草场,而全村各类牲畜加起来才9415头(只、匹),家底薄弱。

置身大山,地无三里平,家底薄弱,发展受制约。扶贫,扶贫,光说不练假把式,走村入户才是第一步。

不走不知道,进村入户才了解,村委班子人员不齐,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泥泞不堪的村道,微弱的通讯信号……村里的集体经济就一个供销社,看着就是一个小卖部,里面最多的东西就是日用品和衣服;全村共有3个合作社,全都是畜牧业,牛羊本来就少,市场竞争力就更谈不上了……这些都让魏昂欠才让及其他工作队员深感肩上担子不轻。

产业单一,竞争力不足,贫困面大,帮扶人口多……压力就是动力,天大的困难也要上,咱身后撑腰的就是党和政府,发展才是硬道理,驻村工作队的“致富经”开始念起来了。

三下五除二,魏昂欠才让和他的驻村工作队通过和村“两委”商量,扩大村供销社经营范围,增加了米、面、油、蔬菜、水果、五金、手机等通讯设备,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立竿见影,2016年盈利20多万元。

魏昂欠才让通过走访了解到村里有好多人都有缝制藏服的手艺,这让他有了成立藏服加工厂的念头。说干就干,联系班玛县扶贫局等,一共投资了97万元成立了吉卡乡三色圣莲服装加工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懈努力,在2017年承接了班玛县3500套学生的藏校服订单,让合作社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走访、调查贫困户时魏昂欠才让发现好多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其中一户贫困户让他记忆深刻。村民康保的独生女地吉在2014年去放牧时不幸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地吉忍着疼痛没有告诉父母,直到2015年初她站不起来了,才告诉父母。去医院检查脊椎骨两节骨头坏死,总共花费医药费20多万,康保一家为了能让孩子康复,卖掉所有的牛羊还借了钱,一个本该幸福的家庭,成为了贫困户。

魏昂欠才让知道情况后,联系了民政局和扶贫局,为地吉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联系医管办和民政局让康保的药费报销达到了90%;在知道康保有裁缝的手艺后,吸收他到藏服服装加工合作社缝制藏服,每月工资1200元,年底还有分红。就在去年,康保一家顺利脱贫了,他拉着魏昂欠才让的手说:“感谢你们这些党的好干部。”

“盘”活了集体资产,“谋”划了村集体经济,魏昂欠才让成为了百姓最暖心的靠山,他回顾两年多的扶贫历程,心里自然有很多话要说——驻村两年来,走村入户拉家常,烈日当头的时候在走,风雨淅沥的时候也在走。与牧民群众打交道,最要紧的就是用心用情去融入,去老乡家里喝一喝奶茶、聊一聊生活,只有亲人朋友般的交流,让群众感受到你是村里人。真扶贫就要把群众的每件事放心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在你的心里留下痕迹,才能真正地了解村情民意。

光阴荏苒,新的春日已经生机勃勃。走在平坦的村道上,说起今后的扶贫工作魏昂欠才让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搞好扶贫工作没有“万能钥匙”,只有了解情况后对症下药,因户施策,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扶好贫。2018年,工作队和村“两委”已有了新打算,更多让群众开心的事还在后头呢……(张浩)

“扶贫路上绝不能出现岔路口”

再过两天就是元宵节了,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海峰村,家家门房前挂着红灯笼,穿着新衣的孩子们在休闲广场嬉戏放鞭炮,可以看出村子里过年的余味还没有完全消散。“没出十五就不算过完年哩!”村里的贫困户赛力毛措笑呵呵地说。

这几天除了走亲访友,赛力毛措还准备趁孩子还没开学,带着孩子去城里转转。往年这个时候,赛力毛措家别说是热热闹闹地过个年,能有点闲钱买一些年货就算不错了。可是就在前年,第一书记带着精准扶贫的政策走进村子,别说她家的生活翻了个新,就连整个村子都有了不少新变化。

说起2015年时见到的海峰村,村里的第一书记、省委政法委宣传信息处副调研员赵涛用了一个字“乱”来形容。“又乱又穷,班子乱、财务乱、村庄乱,还是省定的后进村。”面对这种情况,而且再加上赵涛对藏区村庄的情况了解不多,他害怕会愧对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驻村的第一周,赵涛是在犹豫、忐忑和焦虑中度过的。

“当时我想到了离开,但是第一书记这个称谓既是责任更是一份荣誉,我是部队转业下来的,当过兵的人决不能当‘逃兵’,精准扶贫之路也决不能有‘岔路口’。”带着这样的认知,赵涛的驻村工作从给自己“充电”开始了。学中央、省委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各类通知文件、学扶贫开发各项政策规定、学海北州的风土人情和村级治理的相关知识,当厚厚的一本学习笔记记满了的时候,赵涛带领海峰村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也坚定了。

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才能理清思路、精准施策。赵涛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谈心,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促膝长谈,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逐条分类认真分析,切实帮村里人找到了穷乱的“病根”。

在不断的考察和商议中,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最终形成了“狠抓党建治乱、产业带动治穷,一户一策推进、阶段巩固提升”的脱贫思路。

有了思路,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赵涛他们首先向村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炮”——为海峰村克土社修路。这条土路晴天尘土雨天泥,赵涛也领略过不少它的坑洼与泥泞之苦。“修好这条路,是争取村里人的信任、支持和重树村党组织形象的关键,一定要把脱贫攻坚第一仗打好。”赵涛暗自下定决心。

经过扶贫工作队的了解,海北州村级公路建设计划早在三年前已安排完毕,赵涛只好反复到省、州、县相关部门解释说明,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克土社6公里长的水泥路终于修到了群众的家门口,克土社的不少群众夸起了村里新来的干部们,“新干部们做事太‘干散’(有能力)了!”

解决了村里人出行上的困难,赵涛和扶贫工作队的成员开始在怎样提高群众的收入方面“动脑筋”。

“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完善养殖基础设施,扶持发展生态牛羊养殖产业;为村委接通50兆光纤宽带,为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引接20兆光纤宽带;在海晏县率先建成村级社会综治视频监控系统……三年来,这一批批项目、一组组数据,让海峰村重新焕发活力,全村人迈向小康社会的步伐愈发坚定有力。

就拿赛力毛措来说,她现在也算是有“资产”的人,2015年以前她可是无畜户、无技能、无收入来源的“三无”人员。2016年,工作队帮她协调了5万元贴息贷款,购买了2辆沙漠摩托车和1匹马,加入到了克土社乡村旅游合作社,在金沙湾靠给游客出租沙漠摩托车来增收,去年她一年的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

“2016年底,海峰村建档立卡的3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村‘两委’班子也由‘软’变‘硬’。在去年的换届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均高票连选连任,这些收获让我对村里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赵涛说,2017年海峰村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5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达到5500元以上,今年的发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丁玉梅)

“扛起扶贫大旗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干部下乡,驻村蹲点,是党的老传统、好传统。谈起如今的干部下乡,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旦麻村村委会主任东智赞不绝口:“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胡永孝没人不服气,没有他就没有我们村的今天,他扶贫拉帮我们过好日子,我们心里服的是他这个人。”

“我们连吃的水都没有,哪还有水用来洗脚?”这句话是胡永孝和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天在东智家,晚上准备洗脚歇息时东智随口说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让东智万万没想到的是,“我随口一说但他听到了心里,几十年村里没水喝的问题他给解决了。”

“群众吃不上水”这事从进村第一天就成了胡永孝的心病,带着“现在的惠农政策这么好,村民怎么连水都吃不上”的疑问,他开始入户走访群众,上山观察和了解旦麻村的地理环境。在他的工作笔记本的首页写着“村里自来水因水源枯竭,村民要从2公里外的山沟背水吃。”随后跟进的是满满的走访和调查的情况总结。

谈起2015年胡永孝为群众找水的经历,村民杨热卓玛记忆犹新,“他来我家看了水缸,听了我每天要去背水,就只是说了句‘哦,我知道了。’”杨热卓玛回忆道,当时以为他只是问问,但后来注意到他每天都钻山沟爬山坡,打听后才知道他在找新的水源。

“该村现有的自来水因水源不足,无法满足全村人畜饮水。”正式上岗后,胡永孝向原单位递交了第一份报告,详细地阐述了旦麻村饮水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得到原单位省政府法制办的大力支持后,胡永孝身先士卒带领群众挖水渠,亲自去建材市场购买自来水水管和水泥等材料,不到一个月就彻底解决了困扰全村几十年的人畜饮水问题。

“不光是吃水的事儿,还有很多事情给我们办了。”村民李加激动地告诉记者,曾经在旦麻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上打雷、河滩寻娃”,如今这样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

旦麻村是一个随山势而建的一个自然村,坐落在燕官公路64公里处的深沟内,两侧都是荒山,民宅背靠荒山面朝河滩,因为没有公路干河滩就成了村民出外的唯一道路。“一到下大雨天就会出现洪水和泥石流,别说娃娃了就连大人都经常被冲走。”李加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仍然心有余悸,但看看如今的生活他憨厚的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

为了彻底改变群众的生活面貌,2016年胡永孝争取到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减轻群众搬迁的负担,胡永孝又通过关系从榆林市祥和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争取了物资和帮扶资金,折合人民币达80余万元。2017年4月,旦麻村69户人家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顺利搬进了新村。

如今已经住进新村的李加和80岁的母亲,谈起此事每每都是眼含热泪。“胡书记在我们村受苦受累,给大家干了不少好事,能搬到这里来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尕真切(谢谢)……”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是胡永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水的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如今的胡永孝想得最多的就是:“只有发展教育和技能培训,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8年,我们的工作重心是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依托旦麻村本身禀赋的草场面积较大的资源优势,完成以草膘牛羊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项目,帮助群众走上持续增收致富的路子。”胡永孝说。

胡永孝具体介绍道,针对旦麻村青壮年文盲、半文盲较多的落后现状,已经开始发展教育脱贫等一批扶贫攻坚计划,去年已推荐4名贫困户学习“拉面”技术,今年将加大“带薪在岗实训+创业”项目,提高村民的内生发展动力,促进转移就业脱贫致富。

“走在乡土路上,扛起扶贫大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正是由于胡永孝和群众打成一片,把贫困村当成自己的家,把贫困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村里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旦麻村的格桑花”。(李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