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乡来了贴心好干部——记果洛州拉加镇党委副书记安志忠

19.11.2015  16:04

  从陌生到熟悉,从初到草原的不适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现任果洛藏族自治州拉加镇党委副书记的安志忠,从2013年10月被省委选派赴拉加镇开展帮扶藏区乡镇工作至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恪尽职守,以生动实践树立了下乡干部的榜样力量。

  长期以来,他始终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理念,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与扶贫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基层和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如今,提起他的名字,乡亲们便会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他是下乡帮扶的好干部。

  1978年夏天,出生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李家村的贫苦人家,自幼母亲去世,童年过着串百家门、吃百家饭的生活。童年的经历让他在心灵上刻上了感恩的烙印,坚韧奋发、积极进取的性格,也让他从小养成了热爱农村、亲近百姓、心系基层的情怀。

  与扶贫工作结缘,是在兴海县委组织部工作期间。当时正值全省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扎实开展联乡包村帮户工作。他既是兴海此项工作的组织者,又是主动实践者,虽然工资不高,也能挤出一部分,联系大米滩村一户贫困户一名贫困学生。在兴海县委办公室工作期间,作为负责人,从县水务局积极争取资金13万元为联点唐乃亥乡龙曲村新建人畜安全饮水。

  人生的经历使他不论在农村,还是在牧区更好地适应了工作、学习和生活。不论是粗茶淡饭还是酥油糌粑,都能吃得惯;不论是农家烟炕还是牧家帐篷,都能睡得香。

  “省委选派干部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就是要把办公桌搬到基层一线去,在一线开展工作,在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这是他在去拉加帮扶的一篇《民情日记》中写的一段话。

  2010年,组织选调他到团省委直属机关党委任副书记,省直机关定点扶贫工作成为他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尖扎县贾加乡南当村成了第三家乡,在这里,他一蹲就是4年。南当村老支书仁增多杰说:“团省委自打扶贫我们村,每年来的干部一拨换了一拨,但安书记一直没变”。

  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把基本情况摸清楚,把群众基本诉求搞明白。2010年2月26日在尖扎县贾加乡南当村驻村第一天起就下决心为那里的百姓办一些力所能及,群众急需的实事。将驻村人员合理分组后,利用10天时间走家串户,召开不同层面座谈会,全面掌握了南当村的基本情况,详细记录了61户村民的家庭信息,归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准了影响南当村发展的瓶颈。找到致贫原因后及时向团省委党组汇报,反复征求村、乡、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当村三年扶贫计划和具体措施。每逢上级领导来南当村调研,村民就说这里的情况安书记最清楚,村民夸赞团干部扎实、蹲得住,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2013年11月14日,团省委领导送4名帮扶干部进驻拉加镇加思乎村,70公里4个小时的车程首先给了帮扶干部一个沉重的包袱。申书记一行离开后,他立即组织召开帮扶组会议,鼓励大家既来之则安之,不论帮扶工作多累多艰辛,作为团干部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摸清底数,一定要走帐串户,一定要走完最后一公里,一定要走访最后一户人。高原的冬天寒风刺骨,崎岖的山路令人心颤,却挡不住团干部热情似火的干劲。

  就这样,通过十多天的走访调研,帮扶组走遍了加思乎村每条沟、每个村民集中点,行程近三百公里,村民家、帐篷里、土墩上、摩托边都留下了他们现场办公记录的身影。他们用最原始的图解标注法,在民情日记本上手绘记录了加思乎村常住138户人家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和每个集中点居住状况、基础设施以及每条道路上所需的桥梁、涵洞数量,全面掌握了加思乎村的基本情况,真正做到了对帮扶工作心中有数。他手工绘制的加思乎村建议路线图诠释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有专业人士不相信是手工绘制而成。

  “下乡帮扶,自己首先要沉得下去,融得进去,一定要相信群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不当“指挥家”,要当执行者。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乡镇干部,严格遵守乡镇工作纪律,服从乡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和乡镇干部打成一片。摒弃了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的思想顾虑,和基层干部群众融进去,获得了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孙海玲)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