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互助经验——又一个精彩的青海故事

20.04.2017  19:06

   四月春花烂漫时,大地芬芳喜事多。

  从今年初以来,独具魅力的大型土族特色文化活动,一茬接着一茬,先是“土族花儿”在央视唱响,接着土族大型歌舞诗剧《彩虹部落》在中央民族歌舞剧院成功演出……一个个“土族”标志的精彩纷呈的节目,走进全国亿万观众的心里。

  仅2014年至2016年底,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连续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县文化馆被授予“全国十佳优秀文化馆”;同时,该县还荣获了全省宣传文化示范县。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互助文化事业发展的“内蕴”——互助经验。

   互助经验:“三区”文化工作新名词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互助土族自治县“三区”文化工作得到了国家人事司汪志刚司长的高度评价。去年9月,由文化部牵头22个省厅主管领导齐聚西部“彩虹”的故乡,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时,对于互助县文化建设和发展有一个一致的评价,“该县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摸索出了一个成功的‘互助经验’”。从此“互助经验”在全国文化工作领域频繁出现。

  早在2013年,中央组织部、文化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门就组织实施了选派优秀文化工作者,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三区”去工作或提供服务的活动,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而互助县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土族自治县,曾提出“文化兴县”发展战略,这与中央提出的“三区”工作不谋而合。

  “互助经验”的内涵是,该县在“三区”工作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采取了“县帮乡帮村帮人”的联动服务模式,文化活动无死角地覆盖全县每个村庄、社区、企业。也就是说,从全县各文化单位和机构抽调精英骨干,组成27个文化工作组被分派到全县19个乡镇、8个社区和4个文化企业和剧团开展工作,项目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土族文化挖掘整理、非遗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20项。

  有了框架又有了优质的“建材”,几年时间互助县文化“花坛”悄然落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人一技”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争奇斗艳。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互助县丹麻镇,打造的文化品牌“千人安召舞+花儿”如今可谓是家喻户晓,每逢重大活动千人安召舞总是压轴出场,土族“花儿”通过再创作歌颂“美好生活、发展成果”等内容的唱词开始流行。2016年丹麻镇中学的6名学生将“花儿”唱进了央视的少儿节目,打破了在家不能唱、有长辈不能唱的症结,“花儿”这个传统文化得以积极健康的传承和发扬。

  不仅如此,互助县还有15个乡镇也创新出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哈拉直沟乡有“玉雕+秦腔”,东沟乡有“土族婚礼+梆梆会”……在土乡,无论走到哪个乡镇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特色。

   文化活动: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一部分

  在丹麻镇活动站图书阅览室里,今年63岁的苏索成龙正在翻阅报纸。从活动室建成以来,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看报、参加土族“花儿”节目的排练。

  为了让文化建设看得见摸得着,能让文化活动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互助县文化部门拿出55万元经费,加强了对乡镇文化干部、民间艺人、文化志愿者、民间艺术团队的培养和扶持。“我们镇,镇上有文化站,村里有文化活动室,村民们还有自己的农家书屋。”丹麻镇文化站站长安生海说,“文化活动室已覆盖全镇所有村落,全镇2.3万人中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数占到了60%以上。”

  互助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宣传县”,社区文化天天有、广场文化周周演,是如今该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群众可以足不出社区和村,就能免费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大餐。表演、竞赛、曲艺、讲座等文化活动触手可及,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文化”。目前,全县19个乡镇,有17个建了乡镇文化广场,294个村107个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广场。而且,还建成了农家书屋294个,每个书屋藏书均在2000册以上。

  县文化馆副馆长马亚琼说,全县文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才层出不穷,文化下乡活动四季不间断。仅去年一年,光文化演出就达1000余场,直接服务群众15余万人次,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大大增强了群众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县文化馆:改到深处是“活路”

  为了增强“三贴近”,让县文化馆的工作更趋合理,推出更多优秀的文化节目和文化活动。2014年底,互助县文化馆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成立了理事会,89名民间艺术团体负责人和非遗传承人,以及县文化部门选派的11名理事,担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培训的重任,以及大型文化活动的组织、特色文艺作品创作和文化产品研发等多项工作。

  去年,县文化馆被定为全省文化馆理事会试点单位,为全省各县文化馆成立理事会开了先河。理事会是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一项新生事物,文化馆在探索推行理事会时注重分权制衡、独立运行和公开透明三个方面的主体作用。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理事会,是讨论《彩虹儿女》大型舞剧剧本那次,面对北京的大导演,剧本故事构思、舞剧编排采纳了我们这些‘草根’的意见,节目最终很成功。”互助县文化馆理事会成员吕万全回忆说。

  文化馆理事会从成立至今,一直在为当地群众提供文化知识讲解,文化活动服务等公益服务,举办的乡镇文化骨干培训班课程已经涉及文化知识辅导、舞蹈传授、音响和摄影设备的操作等多个课程,并为100多个行政村7000余人进行了专项服务。同时,协助民营文化团队“出县”,前往西宁、平安、湟中等多个市、区、县演出,观众人数累计达到3.6万多人。

  “文化馆理事会,从多年来发挥作用的情况看,说明文化馆改革是正确的。”互助县文化馆副馆长马亚琼说,文化馆已是全省文化馆理事会试点单位,这不光是经验的交流,更是对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养团不养人”:新模式探出新气象

  进入4月,在互助县的田间地头,百姓们开始为今年的春耕忙碌着。如果稍加留意,其中就夹杂着该县戏曲艺术团的演员。

  “不怕耽误演出,我们建有微信群,有演出任务,演员召之即来,没演出就‘卸甲归田’,种田打工和‘卖艺’两不误。”戏曲艺术团团长苏占福所说的这种经营模式,正是文化馆针对民营文化艺术团队,因受到电影、网络等现代影视载体的冲击,艺人大量流失转行,传统文化艺术出现消亡的困境,探索出的“养团不养人”发展模式。

  “‘养团不养人’形成闲暇季节排练、农忙干农活、务工季外出务工、有演出随叫随到的特色。”互助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闫国良说。从2010年开始,实施“养团不养人”模式,主要特点是文化团队的演艺设备和人员培训由文化馆负责,收入来源则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和谁邀请演出谁支付费用的民间艺术团队发展思路。截至目前,包括农民秦腔业余剧团、白牡丹民族歌舞团在内的8个民营艺术团体已纳入这个模式,模式在盘活了文化市场的同时,为文化产业公与私合作开启了新的模式。

  互助县丹麻镇的皮影戏艺人李宗祥介绍,在这种模式下演出的收入比自己单干要多得多。至于“养团不养人”模式对文化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李宗祥说:“这样一来即丰富了各类文化活动的内容,又保住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参演人员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创办企业:迈入非遗生产性保护之路

  在位于互助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五楼的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厂房里缝纫机在不停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吉然和席秀忠正在这里手把手地教工人们制作土族服饰。

  2006年互助盘绣和服饰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2007年互助县成立了从事非遗生产保护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如今在少数民族聚集的乡镇都建立项目传习基地,培养了民间手工艺人近2000人。

  “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吸收全县的民间艺人,通过管理培训和手艺传承,已经形成了土族服饰制作工艺、土族盘秀工艺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族传统手工艺制品的保护机制。”互助县文化馆产业部经理哈承清透露,互助非遗生产性保护率先在全省开展了起来,产品目前已经延伸到具有土族文化风味的酒店全套用品、手机壳、U盘、鼠标垫等30多个品种。

  哈承清说,创办企业不仅让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了完整的保留,通过融合和研发现代产品,已经让文化和旅游融合在了一起,旅游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又带动了旅游市场。(李兴发)

   视点短评

   群众文化百花齐放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群众文化要大发展,基层文化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忽视。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如何才能实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呢?

  这就必须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切实把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体现在行动上,贯穿到群众文化生活中,通过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奠定坚实根基,注入强大活力。

  互助县以此为出发点,健全政策措施,融合民俗文化、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游牧文化、酒文化和高原生态文化等于一体。加快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和活动场地建设速度,相继实施了县城新城区体育场、294个“文化进村入户”工程等项目,县城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明显改善,图书馆的藏书量增加且免费开放,为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队伍建设。基于此,互助县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乡土文化人才的成长。为此,互助县在“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文化服务工作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主要是在文化部门和文化带头人的组织下将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艺人、文化艺术爱好者纳入团队,形成民营的文化艺术团队,文化部门只保证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民间文化艺术团队收入主要通过民间庙会活动。采取“谁邀请,谁支付费用”的方式间接获取回馈。形成了“闲暇季节排练、农忙干农活、务工季外出务工,有演出任务随叫随到”的“养团不养人”的服务模式,实现了低成本的有效运行的模式,让文化艺术团队避免资金之困。

  在上述两项措施的持续发力下,互助人秉承悠久的河湟历史文化,打响土族文化知名旅游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旅游建设的“比翼齐飞”。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 、全省文化先进县、全省“曲艺示范基地”、全省“花儿传承基地”、全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先进集体”等殊荣见证着互助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尹耀增)

   故事传真

   蔡国斌的秦腔情怀

  3月14日,乍暖还寒。河湟谷地的春天似乎来得有些迟,迎着春风,记者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广场上群众们围坐在一起唱着花儿,哼着曲儿,大楼里悠扬动听的钢琴声不绝于耳,一切都显得温暖又和谐。

  见到蔡国斌的时候,他正在县文化馆文化产业公司的工作室中装裱着相框,当我们聊到秦腔,这个45岁的男人立马精神头十足,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暂时结束了手中的工作,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与秦腔之间结下的不解之缘。

  蔡国斌出生于互助县林川乡韭菜沟村的秦腔世家,由于爷爷和父亲都在表演秦腔,从小便在耳濡目染下喜欢上了秦腔,并在父亲的熏陶和指导下学会了很多戏,17岁就加入了村里的剧团,剧团30个演员,只有他一个是唱花脸的。

  2005年,蔡国斌跟随地质队前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务工,每天能拿到200元钱的收入,在工作了一个多月以后的一天,村里的剧团因为要去县上表演,蔡国斌又是主角,就赶紧打电话叫他回来。

  于是蔡国斌向地质队请了五天假,坐着班车赶回互助,表演了五天以后又赶回工地,当时来回车费花费了500多元,请假扣除了1000元的工资,回去之后,他们队长还打趣道:“你说你回去唱了个戏,浪费了1500多元钱,划得来吗?”

  正当记者也有这个疑问时,蔡国斌感叹:“没办法,这是我大半辈子的爱好,我喜欢并追求的艺术,虽然会有很多事情都顾不上,但是我不能丢掉秦腔,既然在为剧团表演,我也不能脱离组织,这就是我选择的路,无论如何也要走下去。

  2007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前一天,按照传统习俗,村剧团要到县上的庙会去演戏,因为是“大日子”,蔡国斌本来是要跟他的父亲一同前往参加演出,但是就在准备驱车出发的时候,蔡国斌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倒了下来,正当蔡国斌十分着急不知所措之时,父亲毅然决然让他先去参加演出。

  第二天,蔡国斌正在戏台上表演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得知消息的蔡国斌坚持唱完那一天的戏,在晚上赶回家中给父亲烧纸,由于演出需要五天,蔡国斌顾不上家中的事情,急忙返回县城接着表演。

  五天后,蔡国斌才算是安下心来,回到家中,给去世的父亲好好唱了一出戏,“父亲一直是唱戏的,所以他希望我能去庙会表演,他也知道我走了剧团没法演,全家人也很支持我,都让以演出为主,为大家唱戏表演,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也很欣慰。”蔡国斌说完叹了叹气。

  2011年,蔡国斌被调到了互助县文化馆,更加专业的环境使他对自己唱秦腔的要求更高,他不断地学习、培训、排练新戏、去各地演出,这不仅是蔡国斌对秦腔的痴迷,更是对继承父亲遗嘱的信念,“秦腔我是一定要唱的,并且要唱到最后。”蔡国斌坚定地说。(罗珺)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