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2018〕10号)

05.02.2018  17:42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

现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宁市人民政府    

2018年1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青政〔2017〕12号),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发展,推进经济提质增效,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立足“做强西宁、服务全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为打造绿色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 2018 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步伐加快,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产业。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宽带和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通信扶贫建设任务,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行政村光纤接入能力达到12M以上,实现“全光网”城市目标,基本搭建智慧城市框架。

  到 2020 年,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更加深化,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现代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动我市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蓬勃发展,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信息消费需求有效拓展,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保、旅游、体育、文化产业、扶贫等民生领域融合更加紧密,应用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多元。四区三县农民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各领域更加深入,互联网融合创业创新环境更加成熟,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信息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网络覆盖全面提速,“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光纤到户网络覆盖所有城市家庭,3G/4G网络覆盖城市和热点区域,并实现所有行政村延伸覆盖。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赶超全国水平,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8%以上,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8%以上。基本建成全域高效实用的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生态链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初具规模,力争达到东部发达城市水平。

  到 2025 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同步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管理系统和平台全面建成并实现稳定运行,基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产业高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重点领域及重要行动

  (一)“互联网+”创业创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加快构建众创空间。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模式,建立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建设多种形式的孵化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网络、社交、共享等空间,降低大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支持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市级职业院校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建或参与管理运营众创空间。

   2 .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促进、培育辅导、媒体延伸、创客孵化、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政府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利用财政资金购置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按成本价优先向众创空间的创业企业开放,支持企业、科研机构优先向创业企业开放其自有科研设施。

专栏一:“互联网+”创新创业重点项目

  ——众创空间构建工程:围绕本地区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特点,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园区、四区三县建设一批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2018年,培育引导成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6个。2020年,达到10个。2025年,达到15个。率先在市级职业院校或经济开发区园区内利用现有资源、产学研合作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加快设立公益性大学生创新创业场所以及社会实验室。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

  ——创新创业绿色通道工程:在众创空间优先实施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小微企业名录,按照中央和省级涉企目录清单,对初创企业优先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创新创业培训工程:依靠众创空间培育一批专业创业辅导师,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投资人和专家学者优先到众创空间开展辅导活动。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

(二)“互联网+”协同制造(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1 .加大“互联网 + ”协同制造培育力度。加强对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服务企业的培育,2018年,新培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200户以上,企业总数达到2100户;2020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突破2500户;2025年,力争突破3500户。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建立“互联网+”协同制造重点企业名录,2018年,力争培育重点企业50户以上,每年培育重点企业新增5户以上;2025年,重点企业培育数量力争突破100户。

   2 .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重点项目。加强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智能生产线、数字车间、智慧工厂。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制造执行系统和数控技术在制造企业的普及应用,促进研发设计数字化、制造工艺仿真化和生产过程可视化。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传感设备及通信技术,推进生产设备联网,实现联网设备的在线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运维等服务,全面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3 .打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打造重点产业科研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和公共服务;打造招商引资综合移动平台,整合市、县(区)、园区招商引资信息和平台数据,拓展城市、地区、园区形象宣传、招商引资推介、企业品牌产品展示等功能;依托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企业,集中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行业主管部门工作效率。

   4 .加速园区内部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园区上下游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专栏二:“互联网+”协同制造重点工程

  ——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提升工程。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网络化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在县域工业园区培育发展配套产业基地。集中建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2018年,建设互联网企业软件产业园,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提供技术支撑。2020年,在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重点领域互联网+协同制造能力有所提升。2025年,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形成立足我市产业格局、彰显西宁特色的智能制造优势。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通过企业主导、市场选择、动态调整的方式,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承担资源汇聚共享等功能。推动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企业级平台,开发满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2018年,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和制造企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中型企业宽带“企企通”工程,工业园区和制造企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基本覆盖。2020年,重点行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建成2-3个支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级平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基本实现网络化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物联网应用与制造企业生产制造系统深度融合,形成制造业新生态。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工程。鼓励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内部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广泛互联以及相关工业数据的集成互通,开展面向高价值智能装备的网络化服务,实现产品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故障诊断等远程服务应用。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协同设计、众包众创、云制造等创新型应用,实现各类工业软件与模块化设计制造资源在线调用。2018年,有色及钢铁行业引进和推广工业机器人在投料装车、铸锭扒渣、轧钢推渣、浇铸搬运、阳极操作、成品码垛等特殊岗位上的试点应用。2020年,初步形成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模式,建立10个左右应用试点。2025年,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在重点领域及重点传统行业全面推广。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三)“互联网+”现代农牧业(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1 .构建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遵循“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原则,构建全市统一的农牧业综合服务云平台,同时积极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示范,为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信息应用一站式服务。加强农业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增强信息服务大厅和村级信息服务站服务能力。以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培育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2 .搭建农牧业物联网应用平台。依托已实施的“物联网”应用试点项目,建设一批智慧农牧业示范基地(园区),重点在设施农业自动控制、农作物种植智能管理、畜禽养殖动态监测、屠宰场实时监管、农畜产品营销、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等领域率先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农机定位作业、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设施农业智能化控制、农业专家远程诊断、动(植)物疫病自动监测等智能系统的应用推广。

   3 .构建农牧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基于现有的西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物联网”智能控制、农村“三资”管理、定点屠宰场网络监管等应用系统,构建我市农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农业产业园用于支撑平台的“物联网”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我市绿色生态农牧业全过程、全方位信息服务。加快建设农牧业数据中心,构建农牧业大数据分析预警、农牧业建设项目管理、资源信息查询等应用系统,强化农情调度,推进农牧业行政管理在线化和数据化。完善12316信息服务、农业综合执法、专家远程视频诊断、农业投入品监管、新型职业农民在线培训等应用系统,提升农业生产要素、农业资源、农产品供给需求、建设项目等数字化管理水平。

专栏三:“互联网+”现代农牧业重点工程

  ——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2018年,搭建农牧业生产信息主动服务平台,提供产前农业技术指导、产中生产管理以及产后交易等服务。2020年,进一步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于现有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全覆盖。2025年,推进农业信息入户。 (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溯源体系建设工程。2020年,搭建具有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与食品溯源认证功能的西宁特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重点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的网上销售及规范化管理,提升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市食药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建设农牧业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2020年,为全市农民和农村经营主体提供包括农业科技、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情信息等服务。 (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气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四)“互联网+”普惠金融(牵头单位:市金融办;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农牧局、市交通局、市旅游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推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应用。开展网络借贷等金融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我市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链。结合我市实际,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动互联网金融在农牧、交通、旅游、教育、医疗、社区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 .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推进我市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推进提升金融信息化服务普惠水平,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便捷、对象广泛的特点,引导其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各类低收入人群的融资难问题。建立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特征相适应的风险控制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金融产业生态环境。

  (五)“互联网+”智慧民生服务(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房产局、市卫计委、市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食药监局、市文广局、市信访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地方、行业信用信息库建设,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建设。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契机全面推进西宁市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健全政务信息公开渠道与政民交流渠道,完善政务诚信建设。加强工商、税务、政采、金融、电商、交通、综治、公安、交警等领域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实现政府信息与企业信息的有效衔接,降低市内商务交易成本,推广商务诚信。加强诚信信息在医疗、教育、社保、低保、救助、劳工等与民生相关领域的采集与应用,完善“黑名单”或惩戒记录信息,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2 .扩大互联网医疗试点范围。以市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资源中心,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通过区域医疗影像中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和区域远程会诊中心等医疗协同系统建设,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在专业技术和医疗设备上的优势和科学带头引领作用。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以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卫生综合管理库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四大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市级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省、市服务平台对接,开展预约挂号、分级诊疗、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健康咨询、影像云等服务,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管理和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

   3 .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国家及省金保工程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功能,实现与财政、综治、公安、税务、教育、卫计等部门数据、业务协同,利用互联网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用工求职、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中介、社保关系转移、个性化信息推送等新业务。推行医疗费用联网异地结算,加强医疗保险智能监控和宏观决策分析。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电子化,提升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分析决策能力,拓展就业信息服务渠道,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失业监测及失业预警机制。

   4 .推进智慧旅游服务。在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藏医药博物馆等智慧景区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乡村、景区、企业,建设西宁市旅游综合云平台,实现与各级政府、交通、气象、综治、交警等部门及旅游企业的数据采集及共享。为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完整、实时的数据支持,实现指挥、协调、服务等功能以及旅游资源的可管、可控。

   5 .培育青藏高原信息消费文化。以文化产业园为平台,重点培育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新媒体等新型文化产业,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鼓励生产网络新闻出版、社交、文学、影视、动漫等文化产品。依托市大数据基础平台,建立文化旅游地理信息综合平台,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文化馆的集成综合展示。

   6 .进一步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依托我市大数据基础平台,加快“智慧体育”建设,开发建立“互联网+体育”运行平台,构建智慧型全民健身服务综合体,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为社区、家庭及个人在互联网健身方面提供服务。建立健全体育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相关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全民健身网络服务水平。

   7 .以新技术支撑教育均衡化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应用驱动、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数字资源和基础数据库,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教育信息化运行网络、教育资源云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校(点)网络接入率达100%,实施优质资源班班通工程,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设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帮助薄弱学校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探索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程,以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新教育技术模式,探索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教育评价与管理中的运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8 .打造智慧社区。依托全省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打造“市—县(区)—社区(网格)”三级纵向管理。

   9 .打造智慧信访。依托互联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西宁市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和视频接访系统,积极借鉴北京市“智慧信访”大数据分析平台和省信访局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建设的运行经验,依托我市智慧城市云平台纵向联通市、县、乡以及有条件的村社区,横向联通市、县的信访机构和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进一步畅通和拓宽群众表达诉求渠道,依托“两个系统”建设推出信访手机APP客户端,拓展微信公众号服务内容,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接受群众评价和社会监督,推动相关地方和单位落实工作责任,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形成信访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

专栏五:“互联网+”智慧民生重点工程

  ——市场监管领域重点工程。2018年,完成西宁市市场主体信息库及联动监管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共享+信用监管+数据分析”的全新监管方式,建立“大数据、大监管、大信用”的市场联动监管新格局。完善市场主体监管体系,实行全方位的事中事后联动监管,归集西宁市近17万户市场主体的信息,建成西宁市市场主体“一库”,完成基础数据归集和处理。2020年,初步建成联动监管平台,以“一库”数据为基础,通过双告知、双随机进行联合惩戒,让市场失信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市级各相关部门)

  ——社会信用体系重点工程。建设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纵向贯通,与市各有关部门、机构平台横向联通。建设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开展“红盾”“网剑”等专项行动,加强网络交易行为监管。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属各部门,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开展在线预约诊疗、在线支付、医疗咨询、转诊服务。推广市二医院手机App和微信端移动医疗系统,2020年,力争在市级医院全部使用,2025,年覆盖至县级医院。加快电子居民健康卡实现跨地区、跨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互认共享。2018年,完成试点医院接口程序开发、流程改造。2020年,在市属医院和县级医院全面完成。2025年,完成基础卫生机构接口开发和流程改造。 (牵头单位:市卫计委;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社保领域重点工程。加快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推进“一人一卡”“一数一源”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全省统一的个人身份认证平台,提升社保卡的互联网应用能力。整合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人力资源基础信息,建立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实现就业创业服务、社保服务、人才服务、认证服务等渠道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旅游领域重点工程。加快完善综合旅游服务平台工程,加快建立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交通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与交通部门数据互通互联,运用旅游部门和景区已建成的相关终端设备,结合旅游行业的实际业务实现气象信息的实时发布,提升气象信息服务于公众的能力及覆盖面;加快完善西宁旅游咨询网,加强旅行团报名、景区网络订票、机票酒店预定等电子商务功能,进一步实现在线旅游咨询、游客投诉反馈等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完善西宁旅游政务网,加强对旅游信息数据的管控。完成与景区视频监控等系统对接。 (牵头单位:市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市文广局、市财政局、市食药监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文化领域重点工程。建立西宁市文化旅游地理信息综合平台,2018年,数字图书馆继续拓宽网上图书数字资源,全面完善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开展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将平面网页式浏览内容升级为3D立体式浏览形式。数字文化馆通过建立西宁数字文化“云端服务”,形成“文化阵地云平台、四区三县云平台、文化志愿者云平台”三大板块和一个综合性“文化云端分享圈”服务格局。2020年,新建模拟数字展厅,全面实现美术馆、博物馆网上模拟展览。开发和应用集信息发布、需求征集、意见反馈、在线互动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管理系统,精准识别群众文化需求。2025年,打造多个智能化、数字化图书阅读空间,提升数字文化公共服务品质和能力。探索建立公共文化物联网,形成与设施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有机结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实现美术馆、博物馆网络鉴赏、教学、鉴别等互动内容。 (牵头单位:市文广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旅游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教育领域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中心校以上学校建设“无线网络”,城镇学校接入带宽不低于100M,班出口带宽均不低于1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接入带宽不低于50M,班出口带宽均不低于5M。2018年,建成教育云智慧应用整体架构,建成覆盖县区(包括教学点)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远程互动教学系统。2020年,实现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教学、教研、管理等应用的云服务,实现学情、教情、管理智能分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2025年,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支撑下建成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

  ——体育领域重点工程。2018年,搭建微信、微博“双微”平台;搭建西宁智慧体育手机APP,板块内容设置新闻资讯、健身场地、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信息等。2020年,开展体育健身宣传与咨询、信息发布、健身指导、场地查询、场地预订、赛事查询、网上报名、网上约战、结果查询、预约教练、体质监测等服务。2025年,建立个人健身档案,开展个性化健身方案与健身处方推荐,体育赛事与健身活动的在线购票、在线支付等。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卫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智慧社区重点工程。打造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社区街道管理和服务运行的关键信息资源,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推广物业企业自主开发或第三方提供的物业信息管理平台,引导使用开放式智慧物业应用平台,提供物业服务相关事项管理、业主缴费、智能停车等基于业主需求的服务。2018年,力争建成10个示范小区。2020年,继续加大推广物业管理平台,力争全市达到30%覆盖率。2025年,力争达到90%覆盖率。 (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房产局、市民政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全面实现网上办理信访事项。充分利用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信访形式、工作过程、工作范围“三个全覆盖”。2018年,实现在全市职能部门、县(区)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一级全面接通市级信访信息系统,纵向与全国、省级、县区信访数据实现共享,实现网上流转顺畅、网下办理落地;完成网上接访大厅建设、手机APP应用开发,拓展微信公众号互动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反映诉求。2020年,实现横向与市级有关部门数据共享,逐步将费时费力的集体信访、越级信访引导为方便快捷的“掌上信访”。 (责任单位:市信访局)

(六)“互联网+”智慧交通物流(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提高交通运输智能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全市交通运输智能化系统和交通管理智能化系统,将西宁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综合交通信息枢纽。2018年,加强交通运输关键设施的信息采集,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实现对重点道路和交通运输工具运行状况实时监控。2020年,优化城市交通需求管控,完善集合智慧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车辆管理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协调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运输综合监管和交通应急处置等平台建设和应用,切实提高交通治理能力;为公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便民出行信息服务,构建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公交到站、出租电召、停车诱导、路况疏导等服务内容,完善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2025年,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数据资源,挖掘人口分布、车辆运行、公众出行等特征和规律,加强对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政策制定等决策的支持。

   2 .完善智能物流仓储配送服务体系。支持大中型物流企业建设“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物流配送云服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协同发展。鼓励运用物联网感知与大数据技术建设智能仓储体系,鼓励物流企业在装载卸货、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环节应用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提高作业效率,提升物流仓储信息可视化管理能力与运管水平。加强物流配送企业、快递企业车辆定位管理,优化配送路线和运力。提升物流配送智慧水平,大力推广大数据、云计算、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加强物流车辆定位管理,优化配送路线和运力。

专栏六:“互联网+”智慧交通物流重点工程

  ——交通资源信息共享互通工程。推进本市辖区重点区域干线公路信息化、网络化升级改造,促进交通要素资源在线共享;推动西宁城市公交向城乡结合部拓展延伸,促进城乡客运信息有效衔接。 (牵头单位: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便民出行工程。2018年,协调推进本市辖区城区道路、干线公路信息化、网络化升级改造。2020年,在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节点,推广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道路流量实时监测与引导、智能泊车等服务;推进城市公交智能化,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质量应用,鼓励各互联网平台为民众提供路况查询、路线规划等出行服务;逐步建设城市停车场及居民小区ETCP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利用交通部门实景监控信息结合气象信息,实现针对交通运输安全的气象预警信号、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提高交通气象服务时效性、扩大交通气象服务覆盖面。 (牵头单位: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气象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七)“互联网+”电子商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局、市国税局、市科技局、市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食药监局、市旅游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乡镇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和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2020年,实现全市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全覆盖。

   2 .推动社区电商发展。依托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以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为重点,以居民生活需求和消费习惯为导向,整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和社区周边商业实体资源,建设社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构建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涵盖购物、休闲、养老、家政、物业、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下单、现场体验、便捷支付、网订店取、配送到家的“一站式”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商圈。

   3 .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快西宁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依托保税区引进培育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应用企业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外向型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拓展营销渠道,加快品牌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规范化发展。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关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试点工作。

   4 .拓展行业电商应用。推动本土传统优势商贸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加快商贸服务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鼓励大型实体零售、餐饮、旅游、住宿等商贸企业利用互联网向智能化、多样化商业服务综合企业转型,由商品销售为主转向“商品+服务”并重。

专栏七:“互联网+”电子商务重点工程

  ——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程。大力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2018年,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2020年,三县建设23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湟源县建成40个村级服务站(点)。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综合配套、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食药监局、市科技局、市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电子商务示范试点工程。以西宁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重点支持培育一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示范项目。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食药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八)“互联网+”绿色生态(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夯实资源环境动态监测能力。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整合汇聚生态环境大数据,强化对各类生态要素的动态监测。对全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要素监测点位进行优化布局,扩容改造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传输网络,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不断研究和促进大数据创新应用,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2 .推动智慧生态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依托物联网、海绵城市等技术,积极开发利用微咸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推进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环保“一张图(网格划分图)、一张网(网格管理网)、一套标准(工作标准流程)”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为指引,创新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理顺环保工作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问题的发现机制、处置机制和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和环境保护治理水平。

   3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指导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和推广“互联网+回收”创新模式,加快建设全市再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平台,鼓励和支持具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标准的企业开展在线回收、网上交易、价格发布、数据统计等互联网回收创新模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应用信息化水平。

专栏八:“互联网+”绿色生态重点工程

  ——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工程。2018年至2020年,依据《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7版)》等技术规范和文件要求,建设符合西宁实际需求的云平台资源及系统,构建西宁时空大数据及时空信息云平台。完成数字西宁到智慧西宁时空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中开发智能化应用。2021年至2025年,持续推动我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使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城市管理、治理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在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生态治理及保护修复、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地理信息服务保障。 (牵头单位:市国土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气象局、市旅游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农牧局、市公安局、市综治办、市应急办、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自动化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设。2018年至2019年,应用GNSS、自动传感器、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无人机技术,建设西宁市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信息系统,对重大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报。2020年至2025年,建设完善西宁市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信息平台,通过系统功能升级、多类型监测传感器接入以及全市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大数据的融合,实现灾害监测的智能化分析、研判、评估和信息及时高效推送。建成集预警预报、工程治理项目监管、辅助决策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平台。 (牵头单位:市国土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应急办、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建设生态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现有环境信息资源和数据,优化数据采集流程和网络,依托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建立市级综合性生态保护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系统。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建立市级综合性生态环保投诉系统。建设城市扬尘夜间红外监测监控及城市扬尘精细化监测监管系统,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各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九)“互联网+”智能能源(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建设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城投公司)

   1 .推动电网与通信基础设施融合。在市内推广应用智能电表,加强智能楼宇建设,运用省绿色、节能建筑监管平台。依托智能电网,发展家庭能效管理等多种新型业务,实现家庭能效分析评估、能源使用可视化管理、用能情况分析、家电运行控制、节能目标预测与控制、用能优化策略和能源管理决策支持。加强能源系统与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推广4G无线通信、电力载波等通信新技术在智能电站的应用。

   2 .培育能源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绿色能源灵活交易市场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以混合所有制、独资等形式投资成立新的发售电主体,吸纳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引导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节能服务公司等提供售电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售电主体。发展市内能源互联网新业态,鼓励发达地区的先进能源生产与服务企业投资建设面向风电、光伏等能源大数据运营平台,为能源资源评估、选址优化等业务提供专业化服务。

专栏九:“互联网+”智慧能源重点工程

——西宁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在全市开展新能源汽车应用试点;打造绿色循环低碳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政府采购和公务车领域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大新能源汽车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认识。在西宁市核心地段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实现新能源资源信息互通共享,提升多地点、多充电桩的智能调度与分时利用水平。 (牵头单位: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规划建设局、市环保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城投公司、西宁供电公司)

(十)“互联网+”政务服务(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责任单位:市属各单位,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一网”建设。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西宁市便民服务网,实现分层、分类管理与社会服务和管理一体化。实行市、县(区)、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的四级分层、部门协同的服务管理模式,构建全市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形成全市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

   2 .“一号”建设。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电子证照库,建设我市电子证照库。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号”申请。

   3 .“一窗”建设。提升政务服务大厅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机构能力,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拓展自助服务、社区代办等服务渠道,构建跨区域、跨层级、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

   4 .加强从职能部门到县(区)、从县(区)到街道(镇)、从街道(镇)到社区(村)的政务网络连接,完善政务网络中枢及网格化管理架构。

专栏十:“互联网+”政务服务重点工程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实施电子政务外网市级千兆骨干网络提升工程,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延伸至镇、村、街道及社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业务专网向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迁移对接,促进网络整合。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工程。2018年,建成西宁城市数据中心,汇聚各行业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形成信息资源池。为西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信息交换、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提供支撑。 (牵头单位: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各通信运营商)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工程。编制政府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对外开放和社会化开发利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库分别在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平台上部署。2018年,市级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接入全市统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初步实现与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基本完成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共用与业务协同应用。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程。2018年,依托省级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完成西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项目建设,完成市级平台软硬件部署,完成市级各单位政务资源系统对接,完成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方案电子化流转;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依托省政府集约化门户网站,将市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集政务公开、政策发布解读和舆论引导、回应关切和便民服务、公共数据开放的大平台,建成整体联动、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2020年,完成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务服务门户、移动服务大厅、实体大厅实现“同城通办”、“就近申办”、“上门代办”、“线上线下通办”;完成微信服务平台建设,继续优化市级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实施电子化流转方式。建设全市政务数据开放门户,落实省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数据集中向社会有序开放,鼓励和引导社会化开发利用。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责任单位:市属各单位,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十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房产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光网建设重点,确保光纤宽带村村通建设。实施“光进铜退”工程,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等建筑群全面实施光纤到户,加快既有小区光纤改造升级。持续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其与水、电、公路等项目同步规划和建设。加快三网融合建设进度,提高三网融合业务支撑能力。

   2 .优化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行政村无线信号全面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以四区为中心,分区域、分场景进行差异化网络建设。

   3 .培育和打造面向全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与灾备中心。依托我市气候冷凉的优势,建设大中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积极引进大数据挖掘、分析、备份技术和装备。鼓励市内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购买数据中心服务。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西北地区领先的数据资源备份中心。

  4.加快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基础建设。依托西宁市智慧城市建设,建设西宁市大数据中心及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政务信息互通共享及数据归集。逐步实现区域行业大数据运用,依托大数据运营逐步拓展信息产业经济。

专栏十一:“互联网+”大数据应用重点工程

  ——大数据中心和基础平台建设工程。2018年,建设中国联通高原(国家级)大数据中心,积极推动和引进通信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大型数据灾备中心落户我市;建设装备制造大数据平台。2025年,形成西宁大数据聚集区,把大数据产业纳入绿色发展样版城市建设范围,通过引进合作伙伴进行本地数据中心建设升级,吸引国内企业入驻园区,全力打造高科技、低成本、绿色节能的大数据产业基地,把特定的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竞争优势。 (牵头单位: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宽带无线城市工程。实现FTTH覆盖全市所有城市家庭,商务楼宇实现千兆到楼,推进4G网络在全市行政村的覆盖,宽带网络水平力争达到东部发达城市水平。到2018年,实现“全光网”城市建设目标。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文广局、市规划建设局、市房产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创建工程。2020年,数据社会化采集机制基本健全,完成全市政务数据整合汇聚与共享工程,建成政务大数据云和重点领域专题数据集;政务工作、公共事业、城市运行、商事服务和生产生活等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全面建成,构建西宁市大数据产业和应用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数据平台与技术企业,以大数据为核心要素、以大平台为营运支撑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建设局,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十二)“互联网+”精准扶贫(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办、市残联,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1 .提高扶贫精准度。以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贫困家庭收入监测工作为重点,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业务系统和西宁市精准扶贫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贫困户、贫困村建档立卡信息,加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对贫困户家庭收入支出、落实的精准扶贫措施进行监测,便于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巩固脱贫成效。

   2 .创新精准扶贫新局面。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推动扶贫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加快实施教育脱贫工程,通过互联网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效传递到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扶贫,探索依托“旺农贷”等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构建“互联网+”众筹农业平台。开展产业扶贫,积极响应工商联“万企连万村”活动,通过“农牧户+互联网+公司”模式,做强农村特色产业。实施“卫生扶贫”,做好贫困地区人口健康数据采集与整理工作,为后续健康扶贫提供决策依据。

   3 .优化精准扶贫服务水平。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社会扶贫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推进扶贫信息与卫计委、教育、残联、民政等其他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发掘数据资源,实现各级相关行业部门针对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信息共享和精准扶贫业务协作。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贫困地区资源配置中的功能,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有利于消除贫困的组合机制,实现精准扶贫的全社会参与。

专栏十二:“互联网+”精准扶贫重点工程

  ——建设精准扶贫管理系统。2018年,建设西宁市精准扶贫管理系统,发挥互联网在信息采集、汇总、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对贫困户家庭收入支出、落实的精准扶贫措施进行监测。依托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村、农业、农民各项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工作,同时为农牧民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方案和精准的市场供求信息,进一步提升农村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能力。 (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

  ——加快电商扶贫工程。完善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领域和空间,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走出去”,有效推进农业、农业经济发展。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金融办)

  ——加快产业扶贫工程。2020年,依托农牧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产业扶贫信息化系统,采用“互联网+农村”的模式扶持农村实体经济。通过“农户+互联网+公司”等模式,发挥龙头产业引领带动作用。运用“互联网+”思维延伸农业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借助互联网着力打造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支持扶贫产业园建设。 (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旅游局、市残联,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构建“互联网 + ”社会扶贫长效机制。2018年,着力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搭建社会资源与贫困对象的帮扶桥梁,努力将社会扶贫网构建成为脱贫攻坚的新品牌、社会扶贫的新平台。 (牵头单位:市农牧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

(十三)“互联网+”公共安全(牵头单位:市综治办;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文广局、市无委办、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1 .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以“雪亮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市公安局既有视频图像共享系统为核心,依托现有视频图像传输网络等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全市统一的视频监控资源调度指挥平台,制定西宁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指南,有效推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着力促进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点位互补、网络互联、平台互通,实现视频监控网络全城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2 .强化公共安全信息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代表的新技术应用,着力提高社会综合治理和信息安全保障的现代化水平。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提升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和等级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规划设计并开展热力图系统建设,为各级公安机关开展大型活动安保、处置突发事件等提供决策依据;依托现有警综平台扩大警务信息采集渠道,提升反恐、涉恐人员信息比对、发现与预警能力。

   3 .强化无线电监控体系建设。推动全市无线监测网格化、考试无线电保障专网、“伪基站”侦测专网建设,确保主要城镇和地域无线电监测无缝覆盖,提升重要行业无线电应用安全,以及反恐维稳、应急处突无线通信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强重要行业专用频率保护性监测,严肃查处涉及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的违法设台行为,防范打击在国家考试中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专栏十三:“互联网+”公共安全重点工程

  ——视频图像集成应用工程。2018年,建成动态人像识别系统400路(其中雪亮工程建设200路、省厅建设200路),高清治安卡口系统24路,互联网视频监控资源联网共享平台,社会自建视频监控资源整合联网系统,西宁市视频专网安全监管系统。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补充建设治安监控、治安卡口、电子警察、人脸抓拍、鹰眼等监控设备。2025年,升级扩容系统平台,整合全市政府各部门视频监控图像资源、互联网视频监控图像资源、社会自建视频监控图像资源,最终实现全市一张网,图像信息互通共享。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安监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雪亮工程”建设项目。2018年,建成以市级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指挥平台为主平台和共享平台+综治信息平台、公安业务实战分平台微架构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体系,完成各县区(园区)综治平台和相关部门业务平台同市级综治平台的对接。在全市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所有视频资源以县区为中心,通过公安视频专网汇聚到市公安局公安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 (牵头单位:市综治办;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

  ——可视化指挥平台建设工程。依托GIS平台,运用有线、无线、卫星通信、视频监控等通信手段和北斗定位等技术,建设市公安局可视化指挥平台,2018年,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应用。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智慧安监”建设工程。依托全国全省一盘棋、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建设,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应用,实现安全生产监管企业数据的采集和动态监管、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管理等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督促企业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落实主体责任。2018年,完成信息化系统一期建设。2020年,完成非煤矿山、危险化产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企业数据采集和动态监管。2025年,完成与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牵头单位:市安监局;责任单位: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互联网+”行动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市直单位、各县区政府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大数据服务管理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统筹解决重大问题,谋划、协调、推进和督促我市“互联网+”行动的贯彻落实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具体措施,共同推进“互联网+”各项工作,确保“互联网+”重点行动和重点工程落地实施。

  (二)强化政策支撑。营造我市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政策环境,为“互联网+”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在财税、土地、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的同时,综合应用政府“先建后补”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项目,推动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从事云计算研发、应用和服务以及大数据开发利用的互联网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经认定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市场化运维为辅的方式,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鼓励互联网创新创业。加快推动制定“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健全人才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渠道,制定高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引进培养实施细则,将互联网人才纳入市人才工作重点和全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采取措施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互联网人才建设队伍,为“互联网+”行动提供人才支持。与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涉及“互联网+”的各级各类培训。加强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促进双方深入交流合作。加强旅游业、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技能培训,培养互联网思维。立足“互联网+”人才需求方向,不拘一格加大对互联网领域领军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的引进。

  (四)加大资金支持。加大政府资金对“互联网+”的扶持力度,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及撬动作用,在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补贴、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直接给予支持,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以股权、债权投资等方式,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和金融资本不断增加投入。全市用于服务业发展引导、科技创新扶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招商引资等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要加大对互联网产业支持力度,重点用于龙头企业培育、大型互联网企业引进、品牌打造、基地建设等。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第三方介入、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互联网+”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模式。

  (五)加强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强化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建设与网络舆情监测,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等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监控、密码保护、容灾备份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互联网重大系统、重要信息等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信息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领域大力推进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等网络信任服务,构建安全可信的互联网应用环境。建设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完善“互联网+”与关键领域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逐步建立完善西宁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互联网+”在我市各行业落地应用构建安全可靠的环境。

(六)开展示范宣传。积极组织开展“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培育打造模式新颖、技术先进、成果显著、融合深入的示范地区或企业。认真总结“互联网+”融合应用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加大我市“互联网+”行动扶持政策和行动成果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在全市形成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8年全省服务业工作培训会议在西宁召开
  为进一步提高各市(州)、县(区)服务业工发改委
27个单位30个应用迁至云平台 西宁市刷新政务速度
  出门乘车刷智慧一卡通,患病就医可提前网上预约,人民政府
30个应用迁至政务云平台西宁市刷新政务速度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周建萍    出门乘青海热线
27个单位30个应用迁至云平台 西宁市刷新政务速度
出门乘车刷智慧一卡通,患病就医可提前网上预约,建设厅
今年我省将打造5家智能工厂
  青海新闻网讯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Qhnews.Com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
海西:“组团式”校园引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新动能新优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学历要求是怎样Qhnews.Com
青海省“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启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3日,Qhnews.Com
我省发布“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十大典型案例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3日,Qhnews.Com
青海省农产品电商直播大赛在西宁启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0日,Qhnews.Com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综合交通中心(N轴以南)主体封顶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伴随最后一方混凝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