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请到海东沾点“土味”

29.04.2016  12:47

  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假期了,虽说只有3天假期,但依旧挡不住人们出游的热情。于是,人们便提前开始购车票、订房间、规划路线,本想让心情放松的假期,却因这些琐事变得焦头烂额,再加上只有三天的出游时间,更让原本紧张的休闲时光变得不可开交。与其辗转反侧将目光放在异地的名胜古迹,倒不如气定神闲地将视野定格在周边的竹篱瓦舍。“土味”、“玩味”十足的乡村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如今,乡村游已经成为短期周边游的一种时尚,因为它们远离城市的喧嚣,给浮躁的心情一点宁静。

  海东市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多彩,多民族传统文化交融,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个假期,不妨约上朋友、带上孩子,来海东感受千年古树的顽强生命力、体验大自然鬼斧神工带给人们的惊险刺激,品尝地道的藏餐,呼吸原始森林中的纯净空气,还可以与秦腔“明星”来个近距离接触。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返璞归真,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安宁。

  品藏餐百年藏庄在塔加

  如果你是一名化隆人却不知道塔加村的话,你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化隆人;如果你是一个外地人来到化隆而不去塔加村,你绝对会带着遗憾而回。塔加村,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村落,一个藏在白云深处的百年藏庄。

  塔加保存相对完好的民居有近20座,据说有的已经过了数百年。“塔加干木奏”是塔加村人引以为豪的一项石砌技艺,意为不用泥或者沙,直接干砌房屋外墙。村民说,所谓“一石九面”,无论石块大小、形状各异,均可顺手而砌,一气呵成。内外墙最后的建筑工序就是糊泥巴,并将墙面磨平,是村子独特的风景线。

  糌粑是青藏高原藏族人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也可说是主食,在塔加地区糌粑也有几种吃法,早上老人一般先要吃“渡麻”,在碗底放少许糌粑,少许酥油,再倒入奶茶,快喝完时把碗底的糌粑舔掉。还有一种就是拌糌粑,在碗底放酥油、曲拉,再倒少许奶茶,然后在上面放很多糌粑,用大拇指和小拇指护住碗边,用另三个手指扣压,轻轻地从左向右转动几圈,即可把一碗糌粑拌好。糌粑富含脂肪、糖和蛋白质,吃起来既有酥油的芳香,又有曲拉的酸甜,还有青稞面的香味,而且营养丰富,耐饥御寒。

  塔加,就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在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的今天,这里依然恬静而神秘。

  看古树碾线岭上十字村

  在距离乐都区碾伯镇以北56公里处芦花乡的碾线岭上,有一个叫做十字村的村庄,虽然海拔在2600至2720米之间,气候条件恶劣,但毫不夸张地说,当你走进十字村,领略这里的千年花叶海棠、豪华避难窑洞、石崖飞瀑、瓦窑遗址、明代老庙的风采,以及世代生活在这里质朴的人们后,相信你对这个偏远的山区古村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会因此而深深地留恋它。

  到十字村,千年花叶海棠是最不可错过的一大自然景观。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十字村,出现一颗千年古树,这无疑是一个奇迹。2003年7月7日,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测定结果显示,该树为唐宋时期生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树高12米,胸径83厘米。

  在十字村的周边的沟内,有多处泉水涌出,其中水流量最大且周边自然环境最优美的,当属位于三社东部一公里药水沟内的药水泉,该泉水自20米的石崖流下,形成天然的小型瀑布,如一条水帘挂在石壁之上。当地村民将该泉水比为药水,据说该水有治疗胃酸胃胀不消化的功能。

  此外,豪华避难窑洞、瓦窑遗址、明代老庙这些人文景观,也是到十字村不可错过的。

  栖林居明代古村赵家寺

  如果想住在传统院落里,拿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一边在书本的海洋里遨游,一边聆听身边的鸟语花香,亦或是约上三五好友,泡一壶好茶,坐在原始森林内一边畅聊人生理想,一边感受微风吹拂耳边的惬意。那么赵家寺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一个明朝时期的古村落,赵家寺村除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外,更有山峦之间的原始森林。

  赵家寺村位于乐都区碾伯镇以北18公里,引胜河东侧1公里处。村子中央的明代古寺、山涧缭绕的薄雾、河中潺潺的水声、林海铺就的山峦……进入赵家寺村的那一刻,你就会强烈地感受到置身世外的意境。徜徉在离村子不远的原始森林中,如果你运气够好,在这里还会发现马鹿的身影。

  寻惊险湾塘村里“死亡谷”

  如果你热爱冒险,那么湾塘村绝对会给你惊喜。湾塘村位于乐都区北部,离区政府约40公里,虽说距离不远,但前往前往湾塘村的盘山硬化道路,会让你体验到穿梭于云端的驾驶乐趣,而如果你选择徒步,建议备好防晒补水设备。

  如果穿梭云端的驾驶还不能满足你冒险的精神,那么位于湾塘村东部焦家垭合的“死亡谷”足以满足你对冒险的要求。焦家垭合东边的山涧处,是被当地人称作天龙池的水池。泉水自山涧流出至天龙池时,由于极大的高度差形成一处小型瀑布,滴水似颗颗珍珠簌簌下落,最终汇聚起来形成天龙池。

  如果要从村庄一睹龙王池的风采,就必须要经过焦家垭合南侧的阴坡尖嘴。前往阴坡尖嘴的道路只容单人经过,所谓的道路实际上也不过是山梁的羊肠小道而已。正如阴坡尖嘴这个地名一样,刀削般的悬崖拔地而起,令人望而生畏。阴坡尖嘴危峰兀立,垂直高度近500米,加之其处于整个外岭最南侧,没有大山做防线的它自然成了风的进入村子的第一站,在这里,风就会像一个精力十足的战士一样,肆无忌惮地袭击该地的生物。说到此,我们不得不提醒,一定要在当地人的引导之下前往,避免人员坠崖事件的发生。

  听秦腔乐都南山黑窑洞

  当听到黑窑洞村这个村名时,相信所有人的内心都会既吃惊村庄名称的不雅,又会对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黑窑洞村属于乐都区蒲台乡管辖,距离乐都区碾伯镇30公里,距离乡政府以南9公里,海拔在2500至2700米之间。

  黑窑洞村地处在浅山地区,山大沟深,群众生活尚未富足。然而,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据说,明末清初,陕西的货郎、匠人来青海做生意,将秦腔带入青海的河湟流域。此后,通过庙会,将秦腔艺术在西宁、乐都、互助、大通、湟中、民和、贵德等河湟地区传播开来。

  黑窑洞村如今还保留着戏台,而每当夕阳西下,古老的戏台还是略显出昔日的威武与辉煌。同样,这里的戏迷们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戏衣戏服。这个小村庄全家族登台演出的男女老少演员多达40多人,上至85岁的祖父,下至5岁的重孙,都是登台演戏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