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01.06.2016  15:30
      “十二五”以来,我省防沙治沙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科技创新,狠抓措施落实,防沙治沙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五年累计完成投资9.11亿元,是“十一五”的4.2倍,完成防沙治沙面积43.58万公顷,是“十一五”的2.1倍,实现目标任务的109%。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减少5.7万公顷,年均减少1.1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1万公顷,年均减少1.02万公顷。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全省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呈现出“双下降”态势,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沙化程度降低;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沙化程度持续逆转。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沙区各级党委、政府将防沙治沙工程确定为重点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传导压力,确保了防沙治沙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省林业厅每年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严格实行验收结果“亮牌”制度,对排名末位的县黄牌警告,连续两年黄牌警告的亮红牌,并在三年内停止安排林业建设项目资金;对排名靠前的县,以加大项目任务、资金的方式给予奖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研究和推广实用防沙治沙技术,切实提高防沙治沙科技水平。在柴达木盆地青藏铁路沿线采用滴灌造林技术营造护路林127公里,造林成活率95%以上,打造了铁路绿色窗口精品。在共和盆地沙珠玉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营造沙漠绿洲,采用机械固沙和生物固沙相结合,灌溉造林与无灌溉条件下扦插、直播造林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模式,自西向东,形成了由封沙育草区、固沙试验区、农田林网组成的防护体系。在树种配置、治理模式、治理技术等方面系统总结,探索出适合我省高寒干旱区荒漠化特点的防治技术和治理模式,做到了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的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大力发展沙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在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着力发展枸杞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德令哈、格尔木、都兰、乌兰、大柴旦、共和等地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省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3.95万亩,进入采果期面积25.95万亩,年产量5.4万吨。枸杞采摘期间吸纳务工人员达6.3万人,实现枸杞劳务收入4亿元,人均收入6000余元。枸杞精深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发展到61家,年产值达到24亿元。枸杞产业的稳步发展,充分调动了沙区广大农牧民防沙治沙和发展林产业的积极性,有力促进防沙治沙进程,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是严格项目管理,提高治沙造林质量。强化治沙造林工程管理,加强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的编制审批工作,切实做到现场调查设计、专家审核批复,按设计施工,确保实施质量。加强种苗质量管理,认真落实“两证一签”制度。实行责任制、监理制、合同制、报账制“四制”制度,加强工程管理,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督,定期开展检查指导,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格实行省、州、县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审计监督,杜绝违规使用资金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