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召开2015年“六·五”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

05.06.2015  18:46

  6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环境保护厅发布了《2014年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同时通报了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全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武良桃主持,省环保厅副厅长于杨进行发布。20余家中央驻青和省属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公报》显示,2014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在水环境方面,长江干支流11个监测断面,黄河干流20个监测断面,澜沧江干流3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标准,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青海境内水质状况为优。湟水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在75%以上,格尔木河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保持优良水质。 

  在大气环境方面,2014年,全省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指标的年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6天,优良率为73.1%,较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全年全省未出现酸性降水。声环境方面,西宁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5分贝,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城市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8分贝,城市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辐射环境方面,全省辐射环境质量和水体、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正常本底水平。 

  在废水排放方面,全省废水排放总量23001万吨,比上年增长4.77%。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0.50万吨,比上年增长1.57%,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9806吨,比上年增长1.36%。排入湟水干、支流的废水量为11917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1.8%,其中工业废水2791万吨、生活污水9120万吨,集中式治理设施5.76万吨。排入湟水干、支流的化学需氧量总量64061吨,比上年增长2.83%;氨氮排放量5848吨,比上年增长2.60%。废气排放方面,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6439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排放量比上年增长14.55%。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5.43万吨,比上年下降1.5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3.45万吨,比上年增长1.71%。固体废物排放方面,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423万吨,比上年增长0.3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699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56%。 

  今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青海各级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对203家企业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决定书,对54家企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金额约380万元。其中,民和县环保局对违规开闸泄水清淤导致湟水河下游水质受到影响的金星水电站予以了行政处罚,并启动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民和县公安局依法对金星水电站法人予以行政拘留,此案为青海首例因环境违法行为企业负责人被行政拘留的案件;西宁市环保局对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大自然地毯纱有限公司废水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案件,分别实施了按日连续处罚和强制查封,此案为青海首例实施“按日计罚”、“查封扣押”措施的环境违法案件;格尔木市环保局对青海俊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私设暗管及渗坑向荒地排放含铬废水的环境违法案件,作出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对其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目前已由格尔木市公安机关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生产的责任人实施了刑事拘留,正在按程序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案为青海首例移送司法机关的环境犯罪案件。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