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委五项措施进一步强化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25.10.2015  13:30

  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是推动落实“四个全面”的重要力量。青海省委紧紧围绕选苗子、补脑子、搭梯子、给位子、结对子五项举措,推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选苗子”,拓宽渠道纳群贤。着力拓宽择人领域,打破区域行业界限,形成了由组织、统战部门牵头负责,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社会团体、“两新”组织以及基层党委广泛参与的党外干部工作格局。坚持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党外代表人士纳入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做到手中有人,心中有底,培养有目标,推荐有对象,安排有人选。目前,全省建立了6240人的党外人才信息系统,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代表性强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补脑子”,教育培训强素质。坚持把党外干部教育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相结合,推动实现党外干部理论武装、凝聚共识、继承传统、提升能力的目标。坚持以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等活动为载体,分类制定完善培训大纲,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及时为党外干部队伍“充电”。十八大以来,先后选派290名党外干部参加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举办的省内外各级各类培训班次;举办党外干部专门培训班84期,培训党外干部3661人次。

  “搭梯子”,实践锻炼增才干。为弥补党外干部成长普遍缺乏行政领导岗位锻炼的“短板”,通过上挂下派、轮岗交流等方式,有意识地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充分挖掘潜能,拓宽工作思路,丰富领导经验。十八大以来,先后选派21名县处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赴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选派33名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在省政府工作部门挂职,选派12名优秀党外干部在省内党外干部实践挂职基地挂职,组织400余名党外干部参与了同心实践、入企帮扶等实践活动。

  “给位子”,倾斜关注促成长。实行政策倾斜,不断加大党外干部选拔使用力度。

  打破党外干部使用“一副到底”的局面,党外干部担任正职安排人数明显增多,实现了党外干部在人大、政府、政协、法检两院、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安排的全覆盖,真正做到有位、有责、有权。全省共有5582名党外干部担任科级以上职务,占36.5%;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党外代表共2143人,占25%;各级政协委员中,党外委员共3332人,占58%。

  “结对子”,优化环境交诤友。注重结对交友,省委先后印发《关于省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的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的意见》,对省州县三级联谊交友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具体内容。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03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与2078名党外代表人士建立了联系机制。(青组)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