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插上青海精准脱贫的翅膀

13.07.2017  21:44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摘掉“贫困帽”,产业是根本。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提出了鼓励和引导贫困地区挖掘优势资源,走特色产业与扶贫开发互动发展路子的思路,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特色产业:“造血式”扶贫的基础

  把好“方向盘”:筑牢特色产业根基

  产业扶贫如何选好产业至关重要,要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也要因地因人制宜,才能把好产业扶贫的“方向盘”。为因地制宜选准选好特色增收产业,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我省确定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业、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传统手工业、商贸流通业6大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调度收集了各县及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建设规模、投资需求、带动贫困户情况,指导各地确定了贫困村主导产业;汇总编制了省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并由发改、财政、农牧、扶贫等9部门联合下发。通过构建“三区一带”农牧业区域布局,即东部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环湖农牧交错循环发展先行区、青南生态有机畜牧业保护发展区、沿黄冷水养殖适度开发带,为全省16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量身定制了1-2个主导产业和发展项目,推动农牧产业集群发展,筑牢特色产业发展根基。

  启动“发动机”:整合资金金融借力

  如果把扶贫产业比作一辆汽车,那么产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无疑是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要将力量集中在一起,才能让车子动起来。资金“撒胡椒面”就是没能发挥集中使用的优势。2016年,我省30个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探索解决长期以来资金使用“碎片化”等问题,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的新机制。其中,农牧业发展资金分三批切块到县,切块资金达到23.66亿元,占年度农牧业发展资金的86%。今年将在全省所有贫困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财政资金的不足,需要向金融借力。我省积极探索“贫困户+经济组织+扶贫投融资公司+金融机构”等多种金融扶贫模式,实现扶贫资金与金融资金捆绑放大,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为扶贫产业发展助力。

  重构“新格局”:三位一体点面结合

  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主导产业园,我省三位一体点面集合的产业扶贫新格局已然形成。大力发展到户产业。以实施到户、扶持到人的方式,立足产业基础,扶持了42.4万有劳动能力和生产发展愿望的贫困户发展家庭牧场、特色种养业等到户产业。培育村级经济实体。推进村级互助金组织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带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2015年、2016年投入3.09亿元,实施103个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带动3.6万贫困人口增收。着力打造产业园区。注重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实施39个贫困县扶贫产业园项目,着力构建产业基地、农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后商品化处理、特色农畜产品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条,推进贫困地区农牧业产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提高农牧业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农牧民群众多渠道增收。

  架起“连心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扶贫要见实效,要有长效,必须要有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只有把贫困户和产业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让每个贫困户都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我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赋予农牧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贫困群众财产性收入。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组织作用,密切贫困群众与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利益联结机制,转变过去一家一户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2016年,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68万人,参与产业扶贫的种养大户达到5.73万户、各类合作社达到658家。创新合作经营模式,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折股分红、合作经营、订单生产、务工增收等方式,形成贫困群众与新型经营主体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在贫困群众心里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小土豆变成扶贫大产业

  马营乡卡拉村位于海东市乐都区北部,海拔2450米左右,内陆半干旱性气候,年均降雨量400毫米,无灌溉地,是典型的干旱浅山地区。户籍人口84户、3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36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0元。产业结构单一是卡拉村致贫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脱贫,只能在延长马铃薯产业链上下功夫。在组织群众赴外地考察学习的基础上,村两委决定以国斌马铃薯种植合作社为龙头,修建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及粉条加工厂,以提升马铃薯的附加值,促进增收。

  多渠道筹集资金。贫困农户缺发展思路,更缺发展资金,思路确定后,发展资金怎么解决是当务之急。村两委采取建设资金靠政府、运营资金靠银行的方式,使用扶贫产业发展资金51.84万元,整合“一村一品”建设资金20万元、合作社启动资金20万元,银行贷款10万元;建成淀粉加工厂房140平方米、库房140平方米、粉条车间40平方米、蓄水池100立方米,办公室72平方米;购置马铃薯粉条加工生产线1套,安装20吨地磅1台。

  多方位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是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卡拉村引进的马铃薯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加工周期内可加工马铃薯396吨,可生产粉条49.5吨,按每吨粉条市场价格2万元计,毛收入99万元,收购马铃薯每公斤0.8元,共支出31.84万元,水电人工等支出37万元,净收入预计达30万元,生产的残渣养殖100头生猪,增加收益5万元,贫困户户均收益达到1万元,加上工资性收入等,经济效益可观,脱贫成效明显。

  多方式联结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卡拉村建立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采取订单生产、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完善了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变股民,使更多农民享受加工、销售环节中的利益。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178人,覆盖全村所有农户,产地化生产、股份化经营的脱贫模式初步形成。

  生态畜牧业:牧区反贫困的利剑 我省1622个贫困村中牧区六州占40.6%。这些贫困村大多生存环境严酷,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技能,增收难度大;资源禀赋差,抵御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返贫压力大。牧区精准脱贫怎么干?我省探索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脱贫之路。

  培育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机制。以村为单位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引导牧民将牛羊、草场向合作社整合,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经营农畜产品,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劳动力重新分工,并逐步转向二三产业,拓宽收入渠道。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拉格日村是一个纯牧业村,是全省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1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入只有2512元。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生态压力大,脱贫致富难度大。2011年4月,村里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形成了一种统一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截至2016年,全村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48元。目前全村没有一户贫困户,并已有45户牧户彻底搬离草场从事非牧产业。

  整合资金投入,注重技术集成。发展生态畜牧业采取地方为主整合财政资金方式,将畜用暖棚、畜牧良种工程、人工饲草基地、草原围栏、免疫注射栏等项目依据合作社发展需要进行整合建设,既改善了基础设施,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以合作社为平台,积极推进畜种改良和本品种选育;创新科技应用平台,大力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羔羊6月龄活重比传统生产方式增重1倍以上、母羊实现2年3胎,牦牛活重增重25%以上,实现以草定畜条件下增产增收,加快了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四位一体,打造有机品牌。坚持饲草产业、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生态补奖、生态畜牧业四位一体,统筹推进。每年投资5000万元支持饲草产业发展,推进农牧结合、草畜联动、循环发展,形成了订单草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等多种模式。建立了草原生态补奖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和草原管护员队伍,确保把禁牧、草畜平衡、保护生态的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新帐篷行动,部分牧民群众进城入镇定居,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了牧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高原“绿色、有机、无污染”优势,依托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生态有机牧场,打造有机品牌。目前,已建成全国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

  扶贫产业园书写精准脱贫大文章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省级扶贫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2家(其中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龙头企业),55家专业合作社参与园区发展,现已建成生态畜牧核心区、藏城民俗风情示范园和生产示范区(5处羔羊产业基地、8处牦牛奶源基地、1处草原牧鸡基地),完成总投资19790.99万元。

  瞄准精准扶贫对象。始终瞄准藏区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针对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化分类施策,以产业发展、劳动力培训转移、自主创业就业、生态移民搬迁、社会救助等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在产业加工核心区,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106人,龙头企业联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363人。在旅游核心区,安置就业建档立卡40人、联点帮扶贫困户40户。在生产基地示范区,5个羔羊产业基地、8个牦牛奶源基地、1个草原牧鸡基地共就业贫困人口115人,目前实现辐射带动贫困户1654户、6008人。

  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以“建园区、引龙头、扶产业、扩基地、提素质、创机制、探路子”为着力点,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基地建设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纽带,初步构建了特色支柱产业体系,通过引领和示范,辐射带动生态农牧业和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以区域推进、连片开发、精准到户为主要方式,探索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牧民,加快推进刚察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提质增效升级建设,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真正让扶贫对象成为示范园区的主体(把企业带动式、股份合作式、专业合作式、能人带动式与创建示范园区有机衔接起来,探索扶贫对象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探索建立贫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扶贫产业与扶贫对象脱贫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