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来之不易的降碳成绩单

09.03.2016  11:18

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曾被认为是几乎无法完成的。面对各种不利因素,青海迎难而上,顺利完成“十一五”目标,并在“十二五”开局不利的情况下,以“壮士断腕”的毅力和勇气,攻坚克难,最终实现逆袭—— 

拥抱蓝天、呼吸纯净的空气,需要切切实实的“降碳”。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以“壮士断腕”的毅力和勇气,通过不断加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比重,增加森林碳汇,开展低碳试点示范等等措施和手段,全面完成了“十二五”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这个目标在十年前的很多人眼里是不可能完成的——

2006年,国家下达给全国“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其中青海以2005年数据: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3.07吨标煤,仅次于宁夏、贵州,高居能耗前列省份。

敲响的警钟,让青海开始了更严格、更细化的手段、措施。

降碳,从现在做起:

2007年,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从行政措施、法律保障、经济手段三个方面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及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首次纳入出台的措施,对主要领导干部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

从2008年起,青海省一方面停止审批、核准、备案“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产能扩大项目,并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采取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贷款差别利率等措施,减轻节能减排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通过实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超定额用能加价政策、加大排污费征收等措施,增加节能减排工作中执行不力企业的成本。通过逐年加大财政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支持的力度,鼓励六大高耗能工业行业实施了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

十一五”期间,青海完成万元GDP能耗从3.07吨标煤下降到2.547吨标煤的目标,降幅达17.04%,超出国家下达节能目标任务0.04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307立方米下降到230立方米,降低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5%,全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尽管如此,进入“十二五”以后,我省的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我省工业结构中重化工、资源型产业比重高等,加之大多数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装备落后,工业生产层次低、产业链短、能耗高,保增长与降能耗的双重挑战和巨大压力,使得我省节能减排难度依然很大。

十二五”期间,国家给青海下达的目标任务是单位GDP能耗下降10%。但是,“十二五”的第一年,青海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9.4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9.26%。这就意味着在之后几年,青海平均每年需降耗4.86%才能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面对几乎无法完成的目标,青海的态度是,再难啃的“骨头”也要拼下来——

没想到冶金行业烟气回收余热发电技术是在青海突破的。”当国家部委的有关领导,看到青海百通高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的烟气回收余热发电项目时,发出这样的感慨。随着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突破,百通公司破解了铁合金冶炼余热发电这一世界性难题,利用铁合金矿热炉余热发电技术,每生产一吨硅铁就能降低消耗500多千瓦时电。并自主研发了铁合金生产环节自动化加料清灰、出铁口除尘清灰等多项节能技术专利,引领着硅铁行业告别“傻大黑粗”的旧形象。

类似于这样的企业创新、这样的技术突破贯穿了整个“十二五”的始终。

针对“十二五”之前,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实际,2014年,我省全面实施电解铝、铁合金和水泥行业对标专项行动。

全省主动提高淘汰标准、扩大淘汰范围、加快淘汰进度,在重点行业全面推进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电解铝行业实施了电解槽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低温高效电解等技术改造,铁合金行业全面推进了烟气余热发电和环保除尘技术改造,水泥行业开展低温余热发电、工业固废掺入、窑内富氧燃烧等技术改造,碳化硅行业成功攻克并应用了移动式集烟罩技术,改变了传统无组织排放生产方式。

硅铁优势企业单位电耗降至7500千瓦时,吨铝综合交流电耗降至13700千瓦时/吨,水泥粉尘排放浓度降至23毫克/立方米,实现了单位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双下降”。

十二五”以来,青海累计淘汰钢铁、水泥、铁合金、碳化硅等11个行业落后产能208万吨、1845万米、10万标张、110万重量箱,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淘汰目标任务,而且,部分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均高于国家同期水平,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空间。

攻坚克难,戮力同心。2015年,青海用降能耗走在全国前列,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事实,再次证明了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能力。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2015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企业围绕“去产能、降成本、上技改、补链条、强管理、强创新”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挖潜改造、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等应对措施,成为整个五年降碳啃“硬骨头”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