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湟中文化产业之“树”根繁叶茂
产业观察
近年来,湟中县以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目标,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力抓手,牢牢把握塔尔寺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契机,把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叫响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推动文化产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文化产业之“树”逐步成长壮大。
通过切实加大文化旅游投入,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辐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县累计注册文化产业企业达70余家,个体加工经营点达800余家,从业人员达2.3万人。2016年全县文化产业产值达10.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5%。
资源+政策 厚植文化产业之“根”
湟中县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文化产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财政、土地、招商引资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县财政注资专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有序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确定了文化旅游、民间工艺、宗教艺术、康体健身、演艺娱乐5个核心领域,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通过政府投资、信贷支持、社会融资等多渠道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投入资金引导帮助文化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争取各类资金入股到文化产业,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推动文化产业集聚性、规模化发展。培育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2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7家。佛光工艺雕塑、缘汇木雕等8家文化产业企业发展迅速,实现年产值6.8亿元。
3月22日,走进佛光工艺雕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着各自的工序。
作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佛光工艺已形成铜铸、藏式家具、木雕、精雕、油漆绘画等七条生产线,具备相关文化系列产品研发、设计及综合加工能力,年可加工各类藏传文化工艺品1万件以上,产品销往四川、内蒙古、山西、甘肃、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同时销往美国、蒙古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员工90%以上都是周边的农户,以此带动他们共同发展。
家住陈家滩村、负责贴金工序的李玉德是随着佛光工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40岁出头,月均四五千元的收入,李玉德一家的生活过得还不错,能在家门口这样赚钱,李玉德挺满意。
园区+项目 强健文化产业之“躯”
依托塔尔寺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悠久的历史、宏伟的建筑、精美的“藏艺三绝”艺术,湟中县以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大文化旅游投入,延长旅游产业链条,辐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实施项目支撑带动战略,围绕佛光路文化产业轴线,累计投资4.76亿元打造陈家滩特色文化产业区、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区、莲花湖生态文化感知区,先后建成河湟文化博物馆、“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传承体验中心、香巴林卡演艺厅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逐步形成10公里文化产业发展廊道,成为全省最大的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
漫步或者骑行莲花湖畔,去河湟文化博物馆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去塔尔寺聆听梵音,去“八瓣莲花”体验唐卡绘画、彩绘、泥塑,去香巴林卡静静欣赏一台精彩的演出……将来,人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感知湟中文化,品尝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文化大餐”。
“现在,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财政部新设立了‘文化司’,文化产业这个朝阳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而我们湟中,文化底蕴深厚,基础很好,政府再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可以预见,湟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将会‘百花齐放’。”湟中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副局长张珍玲说。
融合+创新 繁华文化产业之“叶”
湟中县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多领域融合发展。
文化“联姻”旅游,依托自然资源、设施农业和文化底蕴,开展“秘境湟中·清心之旅”系列文化活动,组团发展乡村旅游业,先后建设卡阳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群加“凤凰部落”、慕家酩馏酒文化体验园等一批乡村文化旅游实体,每年吸引游客达240余万人次。
文化“嫁接”工业,依托陈家滩特色文化产业园,采取“园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方式,先后引进培育佛光工艺、缘汇木雕、华坊工艺等10家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300余家个体加工店,在民族文化艺术品、藏传佛教用品等领域初步形成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作为全省藏式家具行业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缘汇木雕在重视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村企联建,采取“公司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大力发展加工业,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逐步实现了1555户贫困群众脱贫。
来自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朵海军已经在缘汇木雕干了快八年了,大学美术专业毕业之后就开始从事彩绘相关工作。见到他时,他正在画“金花面”,一个长66㎝、宽32㎝的“面子”,他一天能画三个,画一个的工资是160元。如今,一年下来,也能挣上十万元左右。
文化汇聚人才,湟中县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围绕“八瓣莲花”文化产业,成立农民画、堆绣、镶丝等7个行业协会,与清华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省妇联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20余名民间工艺师担任教师,通过“阳光工程”、非遗传承培训、自主办班、传帮带等形式,大力开展技艺培训,共培训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81人取得民间工艺师专业技术职称资格。
同时,不断更新产品设计理念,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高科技融合,开发出了木雕唐卡、铜雕鎏金工艺墙饰、丝毛工艺挂毯、云锦等新产品38个,为文化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品牌+市场 培育文化产业之“花”
深挖河湟文化、藏文化资源融合点,精选堆绣、镶丝、银铜器等8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精髓,建成“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八瓣莲花”文化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的发展路子,现已成为湟中文化产业的一张“金名片”。
引导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先后建成省内外销售网点500余家,出产的云锦、银铜器、木雕唐卡、藏式家具等特色产品远销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年出口创汇达500万美元。
如今,湟中县以成立青海八瓣莲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契机,将把全县生产“堆绣、银铜器、加牙藏毯、镶丝、雕刻、农民画、泥塑、壁画”等企业、个体户、民间工艺大师整合在一起,依托“互联网+”,利用新媒介推广模式进行线上推广,建立集藏文化艺术技艺制作、学习、体验、购物为一体的线上交易平台,并建立线下体验区,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进行线下体验,为湟中文化产品宣传营销提供一个健康、有序、规范的环境。并力争在全国建立50家“八瓣莲花”连锁体验店,助推湟中特色工艺品销售,促进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潘玲)
经济走笔
深耕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
文化产业是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
发展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民、乐民、富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这一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将会重新标注一个地方的文化气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湟中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渐渐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这得益于湟中县委县政府、骨干企业、文化示范户以及各种匠人的努力。
文化产业想要枝繁叶茂、百花齐放,深耕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是关键。
3月28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2017年中央财政预算。在2017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数为274.57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26.62亿元,增长10.7%。其中,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将继续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底气足。
“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由注重数量型增长向更加重视质量型发展转变。湟中县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这条主线,搭建好的发展平台,打造一些在省内外甚至全国叫得响的特色文化品牌,发挥骨干企业在创意研发、品牌培育、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带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相关的文化企业也应该强健自身筋骨,不断提升技艺,完善特色文化产品营销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居民、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民就业增收。
作为从事银铜器制作的李富邦这样的文化产业示范户,应该继续坚守“匠人精神”,在传承文化、携手旅游、带动村民共同发展上多下功夫。正如李富邦本人所说,“要以文化作为吸引力打造特色小城镇,同时,结合传统技艺,开发适合旅游者的文化旅游产品,让传统文化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缺一不可。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湟中的文化产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从而有效促进湟中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