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课题通过验收和成果评定

17.12.2014  13:37

 

     

2014年12月16日,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和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在海东市乐都区对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的“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项目进行验收,并对完成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与会专家在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材料的基础上,经质疑和讨论,认为该项目在集成创新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适宜于青海河湟谷地的“复合流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的人工湿地建设工艺,建成“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任务和指标,经费使用合理,专款专用,提供的资料齐全、数据翔实,组织管理规范,同意通过验收。同时,专家委员会同意通过成果评价,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专家验收组和成果评定专家委员会建议,项目验收后,按照青海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相关要求,做好产权移交,落实责任主体,确保项目后期继续发挥作用,并进一步向高海拔地区延伸,以提高其应用价值。

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 课题项目由青海省科技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计划立项。项目投资275万元,实际投入281.82万元,其中,省科技厅自助50万元,省环境保护厅配套200万元,自筹31.82万元。示范工程2012年8月组织实施,2013年7月建成投入运行,示范面积1.4万平方米,日污水处理规模500立方米。经持续监测,人工湿地示范工程污水中BOD 5 、COD、NH 3 -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4%、63.5%、57.6%、62.7%;出水水质的BOD 5 、COD和NH 3 -N可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Ⅲ类和Ⅳ类水体标准,TP、TN和SS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粪大肠菌群暖季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体标准。

依托该项目在复合流潜流人工湿地的工艺结构、配水系统、集水系统和导淤系统设计方面具有的创新性,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申请发明专利1件;建立了河湟谷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技术体系,制定了地方标准《河湟谷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范》,已通过专家审定。

该项目首次在青海省实现了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对于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意义及推广应用价值。

据悉,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将在省环境保护厅支持下,加大湟水河流域推广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开展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并进一步探索和推进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实践。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