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测绘 绘出精彩人生——记第二届感动测绘人物刘宏兴

23.12.2016  09:33

  青海新闻网讯 和大多数水电人一样,刘宏兴长期与高山为伴、与峡谷为邻,日复一日地从事着施工测量和技术管理工作。就是这样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测绘人,却多次被工程建设单位、水电四局评为先进个人、先进生产者,成为了“感动测绘人物”。刘宏兴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呢?

   同事们对刘宏兴评价最多的词就是:爱钻研。

  从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宏兴先后参与了黄河李家峡、小浪底、向家坝水电站,缅甸板其公路和云南晋红高速公路等工程的测量技术服务和测绘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不畏艰难,一直坚持刻苦钻研,摸索出了很多实用的测绘方法。比如,他摸索出的一套在现场实时进行空间弯管计算、测量、调整、复测的方法,方便施工人员对空间弯管的安装,为工程建设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2007年,刘宏兴任向家坝水电站测量中心副主任。为保证向家坝水电站洞室的开挖质量,他经过反复思考、论证,大胆提出了“统一布设、标志稳定、精度统一、定期复测”的总体思路,解决了地下洞室群导线网点难找、稳定性差、不能长期使用的难题。向家坝水电站大江截流前期,他又结合汛期水流的特点,对测量水深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制定了详细的测量方案和周密的安全保证措施,解决在急流速下安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的难题,技术成果获得水电四局合理化建议二等奖。

   有担当,则是刘宏兴身上的另一张“标签”。

  2010年4月,刘宏兴出征缅甸,负责板其公路建设单位的测量中心工作,成为央企“走出去”的一名“先行官”。在缅甸,面对重重困难,刘宏兴和同事们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公路全线数万个点位的坐标转换工作。按照程序,工程的首级测量施工控制网一般都由设计单位承建提供。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设计单位只提供了勘察设计阶段的测图控制网,精度较低,不能保证细部施工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刘宏兴仔细地检查资料,和设计单位反复沟通、对比,最终设计单位心悦诚服地认可了测量中心的测绘成果。通过刘宏兴和同事们的努力,很快在板其公路叫响了“中国水电测绘”的品牌。

  工作多年以来,唯一让刘宏兴感到愧疚的就是对家人的牵挂。电话一直是刘宏兴和家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因为工作繁忙,他和大多数建设者一样,能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一年里也就顶多一个月。

  “当初选择了这项工作,家人非常理解,正是家人的默默付出和支持,才成就了我20多年在岗位上的奉献。 “我们是‘工程的眼睛’,要通过手中的测量器,把图纸上的东西放到实地上,引导队伍顺利施工,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刘宏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