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4亿余年,西宁市发掘一处象形石景观

20.08.2019  09:2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一处距今4亿多年的象形石地质遗迹在西宁市被发掘。日前,记者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获悉,该院在实施由省自然资源厅地调局下达的“西宁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期间,在湟中县群加乡与贵德县尕让乡交界的阿加滩一带调查评价出1处具有良好美学观赏及科研科普价值的侵入岩地貌地质遗迹。

  据了解,该地质遗迹沿拉脊山主脊一带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石峰、石柱、崖壁、穿洞等多种单体地貌类型,各种单体地貌组合形成了高几米至十余米不等的“熊大”“唐老鸭”“骆驼”“太平吉象”和“仕女”等十余处象形石景观,每个象形石景观惟妙惟肖,从不同角度观察象形石各具神韵活灵活现,宛如大自然鬼斧神工精雕细琢的雕塑一般。

  这些象形石景观是怎样形成呢?西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组专家告诉记者,该处地质遗迹所处区域属于中祁连及南祁连地块拼接部位,距今大约已有4.7至4.85亿年,由地球深部岩浆侵位形成了象形石的物质基础——早奥陶世花岗岩,在后来地球的演化历史当中该区经历了洋陆转化、大陆碰撞、高原隆升等一系列地质事件,原本完整的花岗岩受构造改造及后期风化剥蚀等作用形成了如今所见的惟妙惟肖的象形石景观。同时,项目组成员还告诉记者,像这种典型的侵入岩地貌地质遗迹在西宁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在省内也较为罕见。在今后该地区可以与区内草原景观及人文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一处集旅游观光、科研科普于一体的地学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