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夙愿今得偿——写在青海“三区三州”电网建设竣工投运之际

24.07.2020  22:15

2020年4月,10千伏尖扎马五路尖扎滩分支线路加紧改造。(马清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雪山起舞,江河扬波。银线飞架,电亮高原。

  带着藏区贫困群众的期盼,青海“三区三州”电网翻山越岭,穿越峡谷,已经点亮偏远脑山村寨的一盏盏明灯,点亮贫困群众心中久远的希望。

  7月23日,刚刚通电两个月的达尕沟里又热闹起来。牧民周加采购的家用电器到货了。雪山峡谷间回荡着周加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记得上一次还是村里接通大电网的时候。

  周加的家,座落在久治县哇尔依乡的一个山沟沟里。这里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深度贫困地区。“看天一条缝,出门一条沟”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通电之前,这个只有两户人家的山沟沟一直“与世隔绝”。

   电,开启希望之路

  随着6月21日青海“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全面竣工。光明夙愿今得偿,青海省内48.5万户186.3万人,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转变,开启通向现代生活的希望之路。

  作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区域,青海省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青海占据了6个,工程覆盖了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专门制定了藏区农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助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贫困地区群众真正用上安全、可靠、充足、稳定的电。现在,这一愿望就要实现了。

  总投资86.34亿元的青海“三区三州”电网建设,2018年开工,历时3年建成投运960项工程。作为一项扶贫治穷工程,它将助力青海90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06个深度贫困村走上脱贫到致富之路。这也是一项光明升级工程,它将大大提升青海藏区供电能力,藏区供电可靠率将由2017年的99.52%提升至99.8%,电压合格率由98.87%提升至99.5%,户均配电容量从1.69千伏安提升至2.18千伏安。可以预见,它将扩大藏区群众在生产生活等领域的电力应用,加快青海藏区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

   电,“输送”幸福生活

  大山深处的赛巴村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州称多县歇武乡,是一个只有50多户牧民的纯牧业村。“山里面风大,以前一停电黑灯瞎火的,我们啥也干不了,很影响日常生活,但自从2019年8月我们这里电网升级改造后,再也不用担心突然没电了。”村民仁青感慨道。

  原来,由于地处深山,一直以来,赛巴村配电设施老化,用电难成了困扰牧民们多年的一块心病。在“三区三州”电网建设中,国网青海电力把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作为电力脱贫攻坚的发力点,将电网向更偏远的农牧区延伸,新建与改造1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1279.83千米,增加变电容量11.84万千伏安,确保了贫困地区群众用电舒心无忧。

  “以前,电不稳,每家只敢开一个灯,用电量很少。现在,我们的用电质量提高了,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断电了,我们也可以放心用冰箱了!”仁青高兴的神情溢于言表。在赛巴村山背面的莫地村,牧民卓娅家门前的围栏上五彩的经幡随风飘扬。196条经幡记录了工程建设的进程,也寄托着卓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我很想家里也能用上电热炕、电暖气,冬天再也不用那么难熬了,再也不用担心宰了牛羊用不了冰箱。电,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

  把有电的幸福生活“输送”的广大贫困群众心中。“三区三州”电网建设中,国网青海电力在提升藏区配电网整体供电能力上下功夫。3年来,不断优化了玉树及果洛地区9个县县城网架,全面提升配电网设备装备水平,解决藏区客户端低电压问题,以“整村整线整台区”改造实施配电网改造,解决3894户客户端低电压问题;全面完成90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06个省定深度贫困村、65项藏区清洁取暖配套电网工程。同时,实现玉树州6个乡、果洛州6个乡及海北州央隆乡等离网光伏供电乡通大网电。

  如今,随着“三区三州”工程建设全面竣工投运,一座座巍峨高耸的铁塔,一条条携带光明和动力的银线,正源源不断将安全、可靠、充足的电力输送到了贫困地区,在为各族群众提供可靠电力保障的同时,也为他们“输送”着幸福生活的动力。

   电,照亮致富之路

  6月13日,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镇的曲丹峪村阳光明媚。50岁的村民安工加推着刚买的压面机往回赶,脸上满是喜悦,“村里的电稳了,致富有奔头了,买个机器回去开个面坊。”

  2019年之前,曲丹峪村还是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攻坚“三区三州”电网建设给村子致富带来了转机。2019年,村里电网升级改造,一改以往电压低、线路老化、输电线路供电半径短等问题,村民们用上了可靠、稳定的电,家家户户都有了致富脱贫的念头。

  “前两年,因为家里穷,我们两口子只能外出打出和卖草生活,每年3000元的收入既要维持家中日常,还要供女儿读书,日子过得很紧巴!”安工加说。

  “电网改造完成后,村里的很多养殖户都购买了粉碎机、搅拌机等大功率电器,实现了牛羊饲料机械加工,让村内经济发展有了底气,很多村民家里添置了家用电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去年就购买了粉碎机的村民桑平,今年又扩大了作坊规模,新购置了一台搅拌机。

  为了助推贫困农牧区经济发展,国网青海电力在“三区两州”电网建设工程中,在青海藏区新增10千伏配电线路415条,线路平均供电半径由2017年底的19.1千米缩短至15.6千米;0.4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由2017年底的3.2千米缩短至1.85千米,电网供电质量大大提升。藏区户均年用电量1670千瓦时,较2017年增长32.24%。

  电力扶贫,给贫困地区发展带来了无限动力。2020年4月15日,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上红科、下红科、莫坝、满掌4个乡的党委书记驱车300多公里,将4面写着“电力扶贫惠民生,国网真情暖民心”“情暖百家解民忧,真诚为民送光明”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国网青海电力员工手中。

  2019年12月31日,莫坝乡举行了通电仪式。这个以往靠离网光伏供电的村子,终于与大电网相连。“牧民群众盼了一辈子的愿望实现了。”上红科乡书记优拉杰激动地说。

  电通了,牧民逐步开展自主创业,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上红科乡尼勒村的谢吾,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电网接通后,谢吾利用草原补贴和各项扶贫款项积攒的钱,购买了汽车修理设备,并在乡政府的帮助下申请营业执照,开起了自己的修理厂,一年能赚十几万元。在提高了家庭收入的同时,修理厂还解决了当地4个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富裕。

  像谢吾一样的创业个体户,上红科乡现在已有8家。更多的贫困群众正谋划着脱贫致富路。“电到哪里,幸福生活就到那里!电足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就更足了。”谢吾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三区三州”电网建设,是关系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3年来,国网青海电力聚力扶贫攻坚,在脱贫攻坚复杂性和难度叠加增大的形势下,全体参建者克服海拔高、施工现场条件恶劣、气候多变等不利因素影响,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破,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大岭10余座,3次横跨长江,2次跨越澜沧江天险;在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的工程沿线,用马帮驮运塔材,施工建设人员爬冰卧雪、手拉肩扛,用洋镐、电镐开挖2米多深的冻土层基础,点亮了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希望与梦想。

  3年来,国网青海电力对全省1064个村,按照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标准“升级”供电能力,新建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83座,新建110千伏、35千伏线路3672千米,新建及增容配变3991台、新建及改造配电线路19453千米,改造户表11.2万户,供电指标水平满足深度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生产生活需要。贫困群众的光明夙愿已经实现。它将推动青海藏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方式革新,为青海藏区现代化农业牧业生产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