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动力十足 迈步小康

11.07.2018  20:23

  过去,眼前难以翻越的大山遮挡了他们致富的希望,脚下坎坷的路途阻挡了他们奔向小康的步伐,因病、因学、因为种种环境因素,不少人因此被动地成为了贫困户,而这贫穷之害对他们来说不亚于“洪水猛兽”,日渐蚕食着他们脱贫致富的意志……

  如今,那些被大山阻挡的人们已经迁入了新居,脚下的路途也变得越来越便捷,看病就医有了“新医合”,义务教育也已惠及深山里的每一位学子,许多家庭告别单一的收入方式,不会再出现有思路没出路、有技术没资金等方面的困扰。

  这些,便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农牧民群众所经历的。得益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深推进,在党和政府各项扶贫举措的帮助下,那些阻挡老百姓致富的“洪水猛兽”正在被各个击破,现今,海西老百姓都铆足力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携手前行,动力十足。

   搬出大山,致富的路越来越宽

  都兰县热水乡有个名为赛什堂的村子,赛什堂藏语意为“金色福地”,可是在过去这个村子却很难被“福气”所眷顾。由于处于雪山脚下,这里的牧民群众每年都饱受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苦,要么是居住的帐篷被雪盖住,要么就是畜养的牛羊在一场雪灾下来病的病,死的死。

  赛什堂村是个牧业村,全村573户1399人。大部分村民都依靠牛羊作为一家人的收入来源,而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深处雪山交通不便的客观因素成为村里人致贫的主要因素。

  “我记得就在我们搬迁过来的前一年,一场罕见的雪灾让村里死了7万头(只)牛羊,那一年大家都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村党支部书记傲金才让回忆说道。

  2015年,都兰县将赛什堂村纳入到易地搬迁项目中,全村搬迁到离县城40公里处的定居点。当时,村民们就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的新居,大家告别了背着帐篷迁徙的生活方式,致富的路子也开始慢慢打开。

  村民尖措,原本也是一个手握着皮鞭放牧的牧民。搬迁过来后,他把自家的牛羊都集中起来,搞起了设施养殖,在他的新居旁就是新建的200平方米的养殖场。除了搞养殖外,他还加工酸奶、曲拉等乳制品到县城和周边的卓兰景区售卖,一年下来抛去牛羊养殖这块,他就能挣一万多元。

  如今,赛什塘村的村民已经不用再为难以捉摸的雪灾心有余悸,就像是丢掉了身后背着的一块大石头一样,大家都甩开了膀子齐心致富,出去务工的务工,搞养殖的搞养殖,更有人成为“牛羊保险”的协保员,致富的路子多的说也说不完……

  格尔木市的郭勒木德镇中村、小岛村,都兰县的巴隆乡科日村,德令哈市的柯鲁柯镇希望村……在海西州像赛什塘村一样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后,许多农牧民群众从此告别了大山和深沟,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发生巨变的村子不胜枚举。

  据了解,海西州有将近1075户3007人在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受益,而涉及范围也涵盖了三县一市,其中都兰县479户1498人、乌兰县175户537人、天峻县400户936人、德令哈市21户36人。

   产业兴旺,钱袋子越来越鼓

  踏上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西面的一处田垄,足足几百亩的地里藜麦长势喜人。

  眼前这些地便是安康村探索发展产业的一个雏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从2016年起,通过土地流转以每年每公顷7500元的价格承包给了青海三江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藜麦种植,这一下村里的生产格局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7年10月份,安康村的藜麦田收获颇丰,首批入股的张世芳、魏国民、吉武德等贫困户就获得了1000元的产业分红,当年藜麦产值达到了20万元,这对于安康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村里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经济,村两委还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缴纳了医疗保险。

  很快,承包后的土地里便开始种植藜麦,每当这个时候公司就会在当地招人,进行除草、耕地、播种等工作,村里人每天去务工的人能有100元的收入。

  村民代存忠的藜麦事业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他和村里的张成福合计着种植藜麦,自己家的0.1公顷地不够,就到其他地方承包,从2017年初到现在代存忠他们的藜麦地从当初的0.1公顷扩大到了1公顷,自己家的收入也从3000元达到2万多元,翻番了近6倍,实现了脱贫。

  “现在村里大概80%的人要么种枸杞,要么种藜麦,按0.01公顷200千克的产量,每千克5元的价格来算,效益比种庄稼高出许多,所以大家搞产业的积极性特别高。”第一书记康军胜介绍说道。如今,村里的贫困户已经全部从事藜麦种植,安康村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贫困村了。

  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建设生态旅游扶贫示范村项目、希里沟镇东庄村、柯柯镇西沙沟村实施旅游扶贫宾馆建设项目、天峻县阳康乡果当村建设自驾游营地项目、都兰县热水乡实施旅游扶贫项目……

  海西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依托资源大力发展农牧产业是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翘板,拓展农牧民群众增收新空间,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动力,海西州进一步加大村级投入,达到以产业扶贫促增收的目的。

  同样,家住天峻县梅陇村的牧民桑杰也在该县“梅陇模式”的产业发展下脱了贫、致了富。桑杰生活的变化得益于当地发展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造血式扶贫”。牧民加入合作社后,草场牲畜股份有分红,作为合作社的社员,每个月还有固定的工资收入,生活稳步跨上新台阶。桑杰说:“以前我家是典型的少畜户也是贫困户,几乎每年我都要借钱过日子。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去年,股份分红加上放牧工资,我们一家收入就达到9万多元。”

   政府“撑腰”,再也不怕入穷坑

  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海西州委州政府时刻把握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明确提出脱贫攻坚新战略新思想,咬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不放松,脚踏实地连续制定减贫方案,除了开展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和资产受益、旅游扶贫、产业园扶贫等脱贫行动计划外,还立足于低保兜底、大病救助、技能培训等关乎贫困群众有可能返贫的细节当中。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连湖村村民王生刚,原本在村里还算中上水平,但因小儿子患有脑瘫的后遗症,他和妻子带着孩子跑遍了省内各大医院。给孩子治病先后花去了10万多元,花光了全部积蓄,还负债5万多元。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王生刚一家的日子发生了彻底的逆转,从2015年低的收入不到3000元,到2016年底实现7.1万余元。脱了贫的王生刚说:“以前每年的收入光给孩子看病都是个问题。现在不用担心了,孩子被纳入免费就医里了。再加上每年稳稳当当搞生猪养殖,再加上政府的低保金和媳妇的护林员工资,生活有了奔头。”

  据了解,海西州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就医门槛费和慢性病财政报销补贴,各市县行委结合建档立卡,建立贫困人口身份识别制度。取消贫困群众在州、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就医门槛费,为特困户实现州内免费就医,这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和光明。

  对贫困劳动力进行精准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转移就业的基础。贫困家庭的一个成员如果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就能带动全家脱贫。“雨露计划”工程主要是开展履带式挖掘机、民族刺绣、烹饪、汽车驾驶员等专业培训,这一计划的实施为贫困人口带来了就业希望。

  “对我们来说,光给钱不一定管用,关键还得有条致富的路子。”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富源村村民马金贵深有感触地说。2014年马金贵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拿到挖掘机作业证书后,在格尔木市污水处理厂从事挖污泥的工作。“从上班第一个月起我每个月都能拿到3500元的工资,家里的条件也随之得到改善。”(苏烽)

  [1]  [2]  下一页
激发脱贫攻坚的“社会活水”——我省社会扶贫工作综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立足电网企业实际,扎实开展定点帮扶,在玛多县和湖北“三县一区”,建成7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和236座村级光伏电站,帮助3.人民政府
今日视点:脱贫攻坚,潮涌高原
  春华秋实,绿浪起伏。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