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大热词看西区惊喜变化

29.01.2016  09:10

   向现代服务业核心区、行政科研办公区、环境最佳居住区建设目标进发;围绕“三产富区、三产强区”战略挺进;浦发、中信、光大等银行先后落户西区;三产增加值首次突破两百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90%……“十二五”五年来,这些关键词引导西区加快发展的铿锵步伐,见证该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更融入其中。

  热词一: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过去五年,是西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该区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率先建设现代城区为引领,以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着眼可持续、着力打基础、着重促发展,新旧城区高度融合发展,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数字说话】“十二五”期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率先在各区县突破两百亿、十四亿元大关,各项指标与“十一五”末相比,实现翻番。

  【五年成绩】综合实力再攀新高。西区以发展总部经济和建设全省金融聚集区为抓手,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的招商理念,相继引进大连万达城市综合体、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亿元项目,浦发、中信、光大等银行先后落户西区,以力盟商业步行街为核心的城市中心商圈和以新华联广场为核心的海湖商务区基本建成,第三产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现代服务业占比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区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百姓点评】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撑起的是老百姓的“腰杆”,鼓起的是老百姓的“腰包”。“出行方便、收入攀升、购物满足”大概是对西区老百姓生活最真实的写照。“现在的西区已成为西宁时尚的坐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这里创业。这不仅带动了经济,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民赵先生这样说道。

  热词二:描绘现代化公园式西区

  打造特色街区、给小街小巷增加文化气息,为市民勾勒最靓丽的西区夜景……五年来,西区致力于建设美丽而又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区。

  【变化说话】该区统筹推进和谐宜居西区建设,城区品位和载体功能明显提升。五年来,完成43条小街小巷街景整治、71个小区设施改造、12741户棚户区改造、征收拆迁45万平方米,率先建成全省首条绿道,打造出兴海路河湟文化美食一条街等特色街区。数字城管建设取得新进展,环卫、绿化、市政一体化改革试点效果明显,城市亮化获全国城市照明建设奖。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水平,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称号。海湖新区涉迁9个村、2万村民全部入住安置小区,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实现农转非4587户,17056人。新建文汇路、通海路两个街道办事处,海湖新区社会事务逐步纳入规范化服务管理。

  【百姓点评】 “主干道整洁清爽,小街巷干净卫生,道路两侧可以说都是美景,出门就是休闲健身场地,生活在这样的辖区内才让人真正感到幸福!”看着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一天天改善,家住虎台三巷杰森花园的李大爷喜上眉梢。

  热词三:越来越多收入用于民生

  五年来,西区累计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69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收入的80%以上,各族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变化说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领先全市,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青海省数字化校园示范区”等称号。去年115户228名农村低保人员接轨城市低保标准。就业创业工作连续五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建成全市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处群众健身广场、16个健康小屋和9个中医馆。创新食药安全监管模式,建成“阳光厨房”400个。依托城西区文化艺术中心等载体,扎实推进市民文化大餐工程,先后荣获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文明城区等称号。“平安西区”、“法治西区”建设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位居全市前列。

  【百姓点评】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实行,对于一些低保户来说就是雪中送炭。“有了这个低保款,我们生活有保障了。”殷家庄村的金玉花高兴地对记者说。最低生活保障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

  热词四:改革让群众获得感实实在在

  西区坚持用改革创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市赋予我区的多项改革先行试点任务,发展活力不断释放,行政效能明显提高,让群众获得感实实在在。

  【变化说话】五年来,西区启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5项。大力推进服务三产发展载体建设,建成全区楼宇信息平台和全省首个第三产业服务中心,全市电子商务中心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市场主体增量连续两年居全市首位。在教育、就业、城管、综治等多个领域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管办分离的城西区第一幼儿园建成使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社会治理创新品牌不断涌现,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百姓点评】简政放权的效果,最终要由广大群众来检验。现在办事“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好办了”,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了,政府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群众切实感受到简政放权带来的变化明显,感受到改革的获得感。

  热词五:党建出特色出亮点出实效

  通过五年的建设,西区党的建设再上台阶。该区坚持把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来抓,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党建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变化说话】西区全面推进“三基”建设,顺利完成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培育打造了环新宁广场商圈综合党委、“五网联动”、“移动办公桌”等多项基层党建亮点。强化“两个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具体措施,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断释放反腐倡廉强烈信号,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百姓点评】西区创新建设了大商圈综合党委模式,受到商圈内企业的欢迎。青海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宝琳说:“我们都特别支持环新宁广场商圈综合党委的成立,这样一来,商圈内的党组织活动就能够更好地开展起来。通过综合党委,将建设一个企业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的推动下,各家企业有机会抓住更多的发展机遇,形成了更大的发展合力,促进环新宁广场商圈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