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盈余,观青海绿色

26.11.2015  14:35

  青海新闻网讯

  11月1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共同发布最新一期关于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需求的研究报告《地球生命力报告·中国2015》。《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有6个省区(内蒙古、云南、海南、新疆、青海、西藏)生态盈余,但到2015年,我国仅有青海、西藏两个省区维持生态盈余。换句话说,一些“财大气粗”的经济发达省份,在生态财富方面出现生态赤字。 

    生态盈余,相对于生态赤字。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生态容量足以支持其人类活动。在省三江源办公室主任李晓南看来,我省仍在生态盈余仅有的两省区名单中,仅从第三方机构评价,“十二五”期间,我省包括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植被恢复进一步明显、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水草丰美的喜人景象。 

   黄河源头再现草原美景  

     ◆记者观察  

  初冬,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城出发,沿214国道向东行驶,就进入一望无际的湖泊和沼泽。放眼望去,星星点点、金光闪闪的湖泊如星辰散落大地,让人目不转睛。星星海,一个由四百多个大大小小湖泊形成的奇观,三江源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早些年,这里曾是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路过星星海时,你会看到柏油马路上的簌簌流沙,那种场面让人恐惧。

  今年夏天,记者再次乘车路过星星海,特地留意柏油马路。与以往不同的是,柏油路洁净如洗,公路两旁以往移动的沙子凝固在绿草间。站在高处,俯瞰草原,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千湖美景”。

  在黄河源头的扎陵湖畔,记者再次见证草原的喜人变化。如今的扎陵湖,早年黄河断流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水晶般的湖面一望无际,与远处的草原相映成趣,融为一体。

  风沙少了,草原恢复了,湿地大面积增加。记者感叹,扎陵湖畔今非昔比,通过几年的防沙治沙,扎陵湖畔的水草变美,藏野驴又回到这片可爱的生活乐园。

    ◆群众感言  

  玛多县牧民扎昂感叹,早些年,星星海一带风沙特别厉害,起风时,风沙经常把路堵住,车辆无法通行,而随着三江源工程的实施,风沙天气越来越少了。

  响应国家生态保护政策,扎昂放弃了牛羊和草场,举家来到玛多县城。几年过去了,扎昂在县城也拥有了一份事业,三个孩子陆续上了学。今年8月,扎昂带着家人专程去了趟曾经放牧生活的地方。欣喜的是,曾经美丽而令人神往的湖泊又出现在草原。

  面对家园的巨大变化,扎昂合不拢嘴。扎昂说与搬迁前相比,如今草原的湖泊又渐渐多了,草又变得更加茂盛起来。

  与扎昂一样,生活在扎陵湖畔的牧民仁增也深切体会到草原植被的恢复,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湖水涨了,草地变湿地了。

    ◆数据看变化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在工程实施前的1970年年末至2004年,三江源区草地总面积净减少1389.9平方千米,湿地与水体总面积净减少375.14平方千米,荒漠面积净增加674.38平方千米。在工程实施后的2005年至2012年,三江源区水体与湿地面积净增加279.85平方千米,荒漠生态系统的面积净减少492.61平方千米。

  监测结果表明,生态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荒漠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减少,荒漠生态系统逐步向草地生态系统转变,工程前30年荒漠面积扩大的趋势发生初步逆转,黄河源头“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

    林业建设又展新姿  

     ◆记者观察  

  以长江、黄河、澜沧江河谷为主干,三江源草原深处高山峡谷纵横,这些高山峡谷中零落分布着一些森林灌木。与无边无际的草原相比,这些森林灌木的面积不是很大,但它却是高原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生态体系,保护好这些有限的天然林资源,对于保护好生命的水源,显得至关重要。

  从同仁县城沿隆务河向南溯流而上,海拔逐渐升高,随之出现在眼前的是连绵的高山和遍布山野的苍松翠柏,这就是紧邻泽库草原的麦秀林场。穿过这片高寒森林,便进入了平均海拔3700米,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16县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泽库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农区和牧区的划分也以此为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片总面积为99.8万亩的林地是青南草原和黄河谷地农业区的天然屏障,在调节草原气候、涵养及净化黄河支流隆务河水源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生态角色。

  从黄河流域再到长江流域。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玛可河林区的牧民们也尝到了封山育林带来的积极效益。

  玛可河林业局管护着我省境内长江流域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曾经以出产大量的木材而闻名,林区的群众也曾一度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如今,随着天保工程和三江源工程的实施,这片总面积150多万亩的林区已被全部封育。

  自从实施封山育林后,原来的伐木工都干起了育苗和植树工作,林区的群众也参与植树。这几年仅人工补植面积就达数万亩。科学测定的结果是林区森林覆盖率增加,林地面积扩大,林分质量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加强,林中野生动植物数量也明显增加,雪鸡、麝、猕猴等珍稀动物已屡见不鲜。

    ◆群众感言  

  随着封山育林的深入实施,麦秀林区深处的龙藏村村民告诉记者,林场不仅发工资让村里的年轻人当护林员,而且还出钱组织村民在林区拉围栏、建苗圃,我们有了增收渠道,牛羊也实行圈养了。如今,许多人家用上了煤和液化气,虽然有的人家还用烧柴,但已经不砍柴了,而是用跟着护林员进山捡来的柴。

  居住在玛可河林区的亚尔堂乡群众对封山育林的看法也有了极大的转变。果芒村牧民桑华说,如今虽然不让伐树,不让在林中放牧,但党和政府为我们建设了两用暖棚和种草基地,而且为我们创造许多挣钱的机会,比如,当护林员有工资,到林场干活也有收入,我们的日子更好过了,保护森林的热情也更高了。

  正是始终坚持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理念,随着这项浩大工程的推进,群众对包括封山育林在内的所有项目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疑惑、恐慌到理解、支持乃至主动参与,应该说这是三江源生态建设中最有意义的重大收获。

    ◆数据看变化  

  遥感监测表明,植被覆盖度提高的地区总面积占三江源全区总土地面积的79.18%,其中植被覆盖度轻微提高(提高幅度2%至10%)和明显提高(提高幅度高于10%)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3.67%和35.51%。

  遥感监测表明,三江源一期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后,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使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能力有所增强。其间,(2005年至2012年)三江源区土壤保持量为每年7.23亿吨,比工程实施前(1998年至2004年)的每年5.46亿吨,增加了1.77亿吨,增幅为32.5%。

  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植被覆盖没有增加,在降雨侵蚀力增加的同等气候条件下,会出现每年1.97亿吨的侵蚀增量,增幅达66%。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恢复有效遏制了由于降雨增加导致的每年1.77亿吨侵蚀增量,生态工程取得了重要的土壤保持成效。

    动物栖息渐入佳境  

     ◆记者观察  

  2012年8月,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生态专家吕植率领的三江源野外科研团队,在通天河沿岸保护区和索加-曲麻河保护区,七次目击雪豹活动的踪迹。

  2013年11月、12月,摄影爱好者噶松仁青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萨呼腾镇沙青沟成功拍摄到三组雪豹的照片。

  2014年6月,一只雪豹偷偷跳进杂多县牧民达杰东周的牛圈,饱食小牛后跳不出牛圈被活捉。

  ……

  11月10日晚,一只雪豹出现在杂多县城,这已是濒危物种雪豹今年第三次“光顾”县城。

  雪豹,一种美丽的猫科动物。近年来,雪豹频现,是三江源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的力证。

  除了雪豹,雪域精灵藏羚羊,是近年来三江源地区最为常见的动物了。

  2011年,记者曾到过可可西里,那时,一路时而能遇见藏羚羊。但与现在不同的是,藏羚羊老远见到汽车就跑,对人保持高度的警惕。如今却不一样了,在青藏公路两侧经常能看见觅食的藏羚羊,而且它们也不太怕人了,跟人的安全距离缩短了。

  除了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野牦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时进入我们的视线。尤其在楚玛河流域,经常能看到上百头成群的藏野驴在河边嬉戏。以前草原上少见的野生动物逐渐增多,说明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了。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沼泽湿地保护、沙漠化土地防治等生态公益性项目和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目前,三江源地区林地面积逐步扩大,森林生态功能增强、沼泽湿地逐渐恢复、湖泊面积增大……草原众多趋好的态势,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

   ◆群众感言  

  玉树市民才让说,雪豹是草原生态食物链的一种。雪豹的增加,意味着与雪豹有关联的动物数量也相应增加。雪豹最爱的“美食”是岩羊,岩羊多在裸露的岩石地活动,这与雪豹的活动地点一样。

  近年来,加之岩羊种群数量增加,目前有几万只,这就意味着能养活的雪豹就更多了。岩羊增多的原因在于,保护区草场的禁牧保护,加上牧民放养的羊少了、捕杀的少了,草场空了,岩羊的生存空间大了,岩羊数量增加也就比较快。

  蒙古族小伙巴义尔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工作了四个年头。这几年,巴义尔深刻感受到,经过无数人的不懈努力,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恢复明显。巴义尔说,今年他们没有救护过一只藏羚羊,可见,藏羚羊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

  经常往西藏跑长途的货车司机马积恩说:“现在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边上都能看到藏羚羊,而且它们也不太怕人了,跟人的安全距离缩短了。以前,藏羚羊老远见到人就跑。现在尤其到了藏羚羊迁徙的时候,在五道梁的动物通道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藏羚羊。

    ◆数据看变化  

  据监测,三江源地区藏野驴、藏羚羊、岩羊、野牦牛、藏野马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目前,黄河源区玛多县境内的藏原羚数量已达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3万多头,比10年前增加了2000多头;岩羊7000多只,比10年前增加了4800多只,其他野生动物和各种野生鸟类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调查显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藏羚羊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不足2万只,已恢复到目前的7万多只。2012年首次观测时,班德湖的斑头雁数量仅为1170只,到2014年增加到近3000只。

  从2006年开始,青海省依托黄河上游苏只河鱼类增殖站、玛可河川陕哲罗鲑救护中心等科研保护基地,累计向黄河、长江流域上游地区放流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齐口裂腹鱼等鱼苗600余万尾,极大地补充和恢复了三江源渔业水域的鱼类种质资源,促进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目前,三江源共分布兽类93种、鸟类255种、鱼类41种。十年来,为保护三江源的生物多样性,依托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我省采取退牧还草、野生动物保护工程、珍稀土著鱼类增殖放流等综合措施,已经取得实效。

   湿地系统全面改善  

     ◆记者观察  

  10月初,走进享有“黑颈鹤故乡”之称的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湖面上水鸟嬉戏,湖边有牛羊饮水,悠然自得。

  太阳升起后,黑颈鹤从四面八方飞来。中午时分,数量达到顶峰,上百只黑颈鹤在隆宝滩地上叽叽喳喳闹个不停,有的在隆宝湖里捕食,有的在滩地上翩翩起舞,有的组队展翅翱翔,还有的在天空中飞了一圈又一圈,越飞越高。太阳落山以后,不管人群是否散去,黑颈鹤都会自觉歇息,在隆宝滩上相依相偎,等天明再飞起来。

  10月,草原的冬天早早来临,可是成群的黑颈鹤依旧依恋故土,不愿到千里之外的南方过冬。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黑顶鹤“情系”这片土地,主要是保护区这块浸润的湿地,以及丰富的食物,为黑顶鹤提供了安逸的生活环境。每年成群的黑顶鹤到隆宝后产蛋,直至培育小的生命,它是保护区生物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位于我省海拔约4200米的玉树州玉树市隆宝镇草甸上一狭长地带,东西延伸2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1万公顷,是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三江源区面积较大的一块湿地。因为湿地的存在,每年草原春暖花开的时候,黑顶鹤会不远万里从遥远的南方飞到高原,延续新的生命。

  我省湿地资源面积为814.36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一。我省湿地资源具有类型多样、原始生态系统功能强大的特点,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目前,全省分布的湿地主要分布在海西、玉树、果洛等地区,几乎包括了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的所有类型,值得一提的是,湿地面积持续增加,为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种类的增加,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环境。

   ◆群众感言  

  经过连续多年治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取得初步改善,“中华水塔”功能得到增强。以人工增雨为例,仅在2013年,三江源地区就增加降水42.91亿立方米,相当于300个杭州西湖的水体容量。玛多县三江源办公室负责人说:“三江源一期工程实施以来,玛多县局部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千湖美景’又回来了。

  经过十年的建设,三江源地区各生态系统变化趋向稳定,区内草地、水域、湿地、森林面积大幅增加,为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提供了强大的生存基础,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又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发挥了关键作用。

    ◆数据看变化  

  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提高,水资源总量增加,水质保持优良。工程实施前(1998至2004年)三江源地区林草与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384.88亿立方米/年,工程实施后(2005至2012年)为408.95亿立方米/年,增加了24.07亿立方米/年,增幅为6.25%。

  三江源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断面水质为I类和II类,个别断面水质的个别指标为III类。说明工程实施后江河源区水资源总量增加,水质保持优良,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