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天文科普馆——一座迈向太空的阶梯

23.03.2016  15:38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小城,小到3、4岁的孩童,大到17、18岁的青年,都会在天文科普馆根据年龄层次、接受率、知识结构的不同,接受天文知识的熏陶。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见此情景后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我不仅要在国内宣传,我还要在国外宣传,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小城,叫德令哈,若干年后,全民懂天文。”

  A 探秘天文馆

  德令哈天文科普馆是由紫金山天文台指导建设的独立式天文科普馆,坐落于德令哈市长江路,总建筑面积3974平方米,是全国第二大天文主题科普馆。

  走进德令哈天文科普馆,序厅的大屏幕上星星、星云和雪山围绕着“德令哈天文科普馆”上下,序厅的建筑风格是结合了德令哈当地的雪山风貌和中国古代天文元素及星空穹顶设计而成。

  在一楼的天文科普厅,通过手触多媒体屏幕,《宇宙的尺度》依次向参观者展示着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的过程,夸克是最小物质,依次是原子核、染色体、细胞、人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武仙座星系团、可观测宇宙,立体形象的为人们呈现着多层级宇宙。

  头顶发亮的圆球时刻吸引着人们抬头观看它,没错!这是木星,一颗等比例缩小的木星模型在你的头顶发出黄色的光芒,在没有专业天文设备观看的时候,你的肉眼就能非常仔细的观看到它。哦,你还想看水星、火星,没问题,瞧都在这里。

  当然,这里永远少不了专业、风趣、幽默的讲解员,他们不仅仅为你们讲解天文知识,还能回答你们关于天文的任何知识。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淡黄色的星体周围漂浮着明暗相间的彩云,腰间缠绕着发出白色光辉的光环,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漂亮的大草帽,优雅动人……”好吧,记者听的入迷了,感觉土星就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带着一顶漂亮的大草帽在远处招手。

  视觉、听觉双重享受着有趣的天文知识,莫不如亲自动手通过多媒体屏幕操作更能直观的了解宇宙。看着前面的队伍真想拨开他们冲到最前面感受一下,经过焦急的等待,终于轮到记者了,记者亲身体会了一下《宇宙的演化》,了解了恒星、行星、生命等一系列的进化过程,接受了又一次天文知识的洗礼。

  三维立体的多媒体影像生动的展示了地球和地球的邻居们,再加上讲解员的讲解,你会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的天文知识又增长了一大截。在心里,记者默默的为天文科普馆点了很多的“赞”。

  一楼就如此精彩,二楼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在公共休息区域前面,一幅巨大的展墙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从古至今,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从中国最早的观测超新星爆发记录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经历了上千年的历程。

  讲解员安世冉从中国古人对于宇宙的探索到西方“巨眼观天400年”的宇宙探索历程,为参观的人群讲述了探索宇宙的历史。这种历史性的讲解往往是枯燥的,但在安世冉的讲解下显得生动有趣,大家都听的非常认真。

  在中国航天成就厅,从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到第一艘无人火箭神舟一号,再到载人火箭神舟九号。让人们非常直观的了解中国的航天成就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往前走,记者眼前一亮,一幅巨大美丽的宇宙屏幕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站在指定的区域进行操作。捕捉天体是通过四台投影机拼接出一整面的天体,以隔空取物的方式,让记者亲自捕捉天体,而在屏幕上会显示相关的知识点。

  “这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了解了很多天文知识、太空知识,我知道了好多宇宙的奥妙。以后还会让爸爸妈妈带我常来这里。”白玛旺钦小朋友兴奋对记者说。这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不少家长也表示,科普实践活动既满足了孩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也初步培养了孩子的集体观念,既增长了知识,又开拓了视野。

  [1]  [2]  [3]  下一页
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 (第19号)
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   西宁红十字会
关于晋升王海涛同志职级的通知
青红党组〔2020〕16号   青红党组〔2020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