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声:以生态打造青海 绿色发展新优势

19.01.2017  02:3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引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建设的各方面,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更加扎实有效,青海从未懈怠。

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抓手,发展绿色经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格多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布旦感慨万千。多布旦介绍说,格多村受自然环境、超载放牧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上个世纪末,黑土滩——这一草场严重退化的标志就出现在了格多村。

以前格多村是玛沁县的贫困村,多年来生态环境恶劣。牧户们草场的收入几乎为零,每家的日子都过得很紧巴。如今,牧户入了合作社,在保护生态的过程中,挣上了‘票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现在,收草的日子,就是分红的日子,每个圆的‘面包草’,价格都在百元以上。草,富了村子,合作社又在三个不同地点建起了牛羊养殖基地。合作社供草养羊待羊出栏后,再给村民分红,这是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一棵‘摇钱树’,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多布旦说。

德令哈市退休工人李锡成说:“我生活在德令哈市已经几十年,从最初来时一片荒芜,到现在绿树成阴、高楼耸立,对这座城市已经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这几十年见证了它的发展,与它一起成长。

初到德令哈时,低矮的平房星罗密布地排列,巴音河水浑浊不堪,河岸两旁都是泥泞的小路,周边的工业园区源源不断地向天空中‘吐烟’。如今的德令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道路两旁的树越长越高,巴音河也一改往日的旧貌,河道宽阔干净、湖水清澈见底。政府借着这股‘绿色发展的东风’合理开发了可鲁克湖的生态资源,提高了我们德令哈的知名度。绿色发展带来的好处,让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李锡成说。

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绿色长城。家住格尔木市体育场社区的居民李生华老人对近年来的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有着高度的评价,他说,相对于前几年,现在的居住环境特别好,到处可以看见树啊,花啊,出去转转心情都是好的,同时,也由衷地希望,小区的绿化面积能够再大一点,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格尔木这个戈壁滩能够变成名副其实的“绿色长城”。

格尔木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刘海萍介绍说,去年,格尔木市实施生态建设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达到了10300.71万元,全市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市园林绿化为中心,以城市四个出口绿色通道为生态主轴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森林体系。今后,林业局将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城市空间潜力,丰富绿化方式和手段,提升绿化质量。

过度放牧曾经导致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境内草场日益退化,黑土滩和沙化一度从草原深处侵蚀到公路沿线。说起对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希冀,泽库县恰科日乡高什则村牧民哇多用质朴的语言谈起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哇多说:“这两年,泽库的每一片草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片片沙地和黑土滩上,都种起了林木与牧草,沙子不仅被固定住了,还有逐渐缩小的迹象,到了春季,风沙也没有以前那么大,加上每一个村都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草场得到了解放,牧草长势也一年比一年好。县上还搞了个‘限塑’,我们都很赞同,也是很主动地参与了这个活动,有时候,这些塑料被风吹得满地跑,万一被牛羊吃进肚子里,会让我们这些牧民产生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