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两高”绘就生态之美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蹲点调研之十八

09.12.2020  18:10

绿水青山。(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供图)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近年来,全省上下生动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建设新青海的探索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方位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首要前提,生态文明浓墨重彩,绿色发展渐入佳境。

   从生态立省到“一优两高”,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三江之源,大河奔流;千山堆绣,百川织锦。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屏障”“地球第三极”,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项目成果显示,全省生态资产总价值为18.39万亿元,其中,三江源区生态资产价值12.66万亿元,占68.9%。

  生态保护既是立足青海的基本省情和独特生态环境必然要求,也是我省历来遵循的发展之要。

  从提出“生态立省”到“一优两高”战略的实施,我们看到的是多年来青海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定力,也是青海600多万各族儿女践行生态报国的具体行动。

  实施《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总设计图”“总施工图”的省份;印发《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89.82%,青海“半壁江山”纳入三江源保护区;试行青海省第一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立法《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印发《青海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意味着舍弃对生态不友好的经济效益,从源头上开展污染管控;率先在全国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形成了“1+N”国家公园政策制度体系……

  随着一次次部署,一项项行动,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探索,全省上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到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脉络越来越清晰。

   把保护理念上升为实际行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生态资源就是最大的资源,生态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绿色发展就是最大的发展。为此,全省上下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以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生态制度构建五大行动为载体,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开创生态保护建设新局面。

  从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率先在全国承担起先行先试的任务,到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之一,让青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再到启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青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越走越稳,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也为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青海贡献。

  与此同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相继开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流域、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柴达木地区荒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河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重大生态保护举措。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下,青海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为谱写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海力量。

   创造良好生态环境,让良好的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9年,全省8个市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主要城市西宁、海东市优良天数平均比例达89%;今年1至6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3% ,主要城市西宁、海东市为93%。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高原蓝”成为大美青海独特风景。

  坚持“好水差水”一起抓,统筹推进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实施长江、黄河干流、青海湖和湟水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推进县级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列入国家调度的61个县级地表水型水源地环境问题全部整治,建成37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重点流域、重点湖库自动连续监测。

  据统计,今年1至7月,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19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长江、黄河、澜沧江出省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青海湖、龙羊峡等湖库水质保持优良稳定;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或优于Ⅲ类,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强化土壤环境安全防控,稳步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西宁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统筹布局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社会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设施建设,处置能力达到每年153万吨,电解铝及石油开采行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区专项检查整改、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等工作的持续推进,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途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系统意识形态和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全社会参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

  从理念到行动,从理想到现实。今日之青海,在“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的引领下,全省各族儿女矢志不渝,奋力前行,共同在江源大地上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田得乾)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