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位家属昨海上“扫墓”海上共祭有望常态化

03.04.2015  15:13
核心提示:  昨天,300余位逝者家属在天津塘沽港渤海湾撒落花瓣,向逝者寄托哀思。本报记者 方非摄  “这里没有墓碑,只有碧波万顷,真正的丰碑在我们心中……”  昨天,渤海之上,五彩的花瓣撒向大海。骨灰撒海逝者

  昨天,300余位逝者家属在天津塘沽港渤海湾撒落花瓣,向逝者寄托哀思。本报记者 方非摄

  “这里没有墓碑,只有碧波万顷,真正的丰碑在我们心中……

  昨天,渤海之上,五彩的花瓣撒向大海。骨灰撒海逝者的300名家属,面对碧波,祭奠亲人。

  今后,这种由民政部门组织的免费海上“扫墓”有望成为本市殡葬的常规服务,以引导鼓励市民接纳骨灰撒海这一环保安葬方式。据民政部门透露,今年骨灰撒海量预计首超2000份。

  市委市政府送来花篮

  昨天清晨5时许,报名参加海上“扫墓”的300名市民陆续到达圆明园南侧的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统一乘大巴前往当年亲人骨灰的撒海地——渤海湾。

  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家属们到了海边,极目远眺,浪花的每一次翻腾,都能掀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

  登船处,以北京市委、市政府名义敬献的花篮格外显眼,“感谢他们选择生态安葬,为北京做出贡献。”一位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主办方特地为参加海上共祭的市民准备了品种丰富的花束,有菊花、康乃馨、百合、兰花以及多种颜色搭配的草本植物。

  也许是因为没有墓碑林立,也许是因为面对着开阔的海面,船上的气氛并不沉重,有几位家属甚至面带笑容,显然,他们为能重回海撒地祭奠亲人,颇为安慰。

  念毕祭文,家属们依次走出船舱,到甲板和船舷处,将花束的花瓣摘下,撒入大海。每位骨灰撒海逝者可以有两名亲属参加海上共祭,他们分工明确,一人祭奠,一人用手机、相机拍摄纪录。

  “老父亲喜欢大海,走了五六年后,母亲也走了。两人的骨灰一起回归大海。”已经退休的张女士姐妹俩,此次代替全家人来为父母“扫墓”,“我们要把视频带回家,给家人看看,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在这边,很好!”张女士说。

  海上“扫墓”有望常态化

  去年,本市首次举行海上共祭,昨天是第二次,今后,这种海上“扫墓”的模式有望常态化。

  相比普通墓穴安葬,骨灰撒海逝者的家属扫墓很不方便,通常会到江河边,或是长青园公墓骨灰撒海纪念碑处祭奠亲人。能重回当年海撒地看看,一直是骨灰海撒逝者亲属的心愿。“重回当年亲人骨灰撒海时的海面,更像是扫墓,仪式感更强。”61岁的刘女士说。

  市殡仪服务中心主任王德东表示,家属海上“扫墓”的需求很强烈,今后有计划将这一免费服务逐步常态化,不仅满足家属的需求,也能引导更多的人接受骨灰撒海这种环保的安葬方式。

  不过,受海上条件影响,每年只能免费组织300人次参与海上共祭。据透露,殡仪中心正考虑将共祭的地点转移到离撒海登船码头五六公里处的一处游轮码头,在海边完成共祭等活动,这处地点可以满足上千人参加共祭。

  今年骨灰撒海已预约至7月

  截至今年3月31日,本市已连续组织241次骨灰撒海活动,在天津渤海湾撒海骨灰达到11876份。

  今年前三个月的骨灰撒海业务办理量已相当于去年全年的5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已超过90%。“到今年3月底,已经有922份骨灰预约撒海,预计今年骨灰撒海会超过2000份,需要组织撒海60次左右。”王德东介绍说,从4月9日起,本市在每周二和每周四免费组织骨灰撒海,目前的撒海预约量需要持续到7月才能完成。

  王德东表示,近年来骨灰撒海量快速提高,一方面党员干部及其家属海葬数量增多,另一方面火化后就办理撒海的数量也在增多,而且还有很多市民从墓地取出逝者骨灰办理撒海。

  骨灰撒海的逝者家人也愿意身后将骨灰撒海。参与共祭的刘建平介绍说,自己家里最早一位撒海的是奶奶,后来是叔叔,再后来是2007年刘建平的爱人离世,也选择了骨灰撒海。

  目前,市民政局将骨灰撒海活动的补贴由原来的每份2000元调整为每份4000元,随行家属由两人免费调整为6人免费。

  相关链接

  骨灰撒海可享10项服务

  骨灰撒海除可享受补贴外,还可享受免费纸质环保骨灰盒,免费存放骨灰,免费乘车、乘船和出行保险,免费鲜花,免费骨灰撒海告别仪式,免费放飞平安鸽,免费骨灰撒海公证,全程免费紧急医疗救护,免费自助午餐,免费骨灰撒海活动纪念光盘。

  三网点可办撒海手续

  北京市骨灰撒海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是北京市骨灰撒海的专门机构,全年办理骨灰撒海手续。

  目前全市共设有三个办理网点: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海淀区颐和园路17号,电话62543669);八宝山殡仪馆办理处(八宝山革命公墓院内,电话88255229);东郊殡仪馆办理处(东郊殡仪馆院内,电话52458930)。(记者 童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