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吃空饷”为何演变成这样?
“北外乔木滚出北外”话题页
“何炅吃空饷”事件,始自5月13日晚北外副教授乔木发的微博。4天后,何炅辞去教职。本想着事件就此结束,没想到一波过去,一波又起。5月25日上午,乔木称,事件至此已近两周,但他遭到众多网友辱骂、攻击和人身威胁,手机、邮箱、微信、女儿照片等个人隐私被网友公布,“私信收了280页”。事儿闹大了,网友们自然有话要说。
汪莹:280页私信骂“爆料人”,到底谁该道歉?
不得不承认,舆论的发酵已经超出了事件本身的边界。乔木的爆料可以说是在官员“吃空饷”之外,发现了另一个病灶——明星或者公众人物“吃空饷”。如果顺着这条思路好好调查、认真处理,相信还会杜绝更多凭空占据公共资源、浪费社会财富的“吃空饷”现象。只是,网络舆论似乎已经对这个核心问题失去了兴趣,甚至对何炅挂空职8年多却“没有拿过一分”的“饷银”到底去哪儿了都失去了兴趣,而是兴致勃勃地掘进着爆料人的隐私信息,或者,跟风“何粉”用铺天盖地的辱骂以暴制“爆”。
面对这么多辱骂私信,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人人都有因爆料公共事件或公众人物而被无限“人肉”和“攻击”的风险,那么,在一个人人自危的舆论场下,还有谁会敢于为民意鼓与呼?
汪昌莲:网友“群殴”举报人是一种网络暴力
显然,网友曝光、“群殴”举报人,已经超出了对于这起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当事人造成了名誉损害,更使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将举报人及妻女的真实身份、手机、邮箱、微信、照片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不但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网友“群殴”举报人,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必须终结。终结的力量来自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媒体“把关人”的到位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及自律。同时,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
大量网民和粉丝的出格反应,以及在舆论上“声援”和“力挺”何炅,显然是一种是非观念模糊的表现,也是在“吃空饷”事件上没有真正坚持正义的表现。这样的舆论本身就是负面的,如果越炒越凶,越闹越大,不仅无助于事件解决,无助于培养网络舆论的理性客观,反而极易给网络舆论造成更大的是非混淆,以及误导更多的网民。
如果过度盲目地追星,就会让理性丧失、是非观念不分。现实中,某些“粉丝”喜欢某某明星到了疯狂的地步,丑的也是美的、坏的也是好的、错的违法犯罪的也是对的。无数事实证明,过度迷恋和追星,不仅不会给明星本人带来多大好处,反而可能“毁”了他们。
江德斌:何不做一个理性安静的粉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这是正常的情感寄托,并不为过。但是,做粉丝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不能随意践踏、超越界限。假若缺乏理智地追星,不仅会有损偶像的声誉,更会伤害自己。所以,不如做一个安静理性的粉丝,静静守候偶像,为其正确的言行点赞,对其错误举止提出批评,而后者更能体现对偶像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