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之窗在青海湖畔实时观测到260余只普氏原羚种群

09.10.2017  14:35

  普氏原羚又称中华对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珍惜濒危物种,1875年由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发现并命名。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极剧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现在普氏原羚只栖息在青海省环青海湖周边区域内,1999年被中国政府列为“极度濒危野生动物”,2012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全球羚羊保护行动计划》中名列首位的濒危羚羊类物种。

  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雄羚长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内弯,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嘴唇黑色,颌下白色。成年体重雄性个体重约27公斤,雌性个体重约23公斤。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并略带楮石色,秋末换毛,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四肢内侧和腹部着白色毛被,其中间为醒目的棕黑色尾巴。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它的奔跑姿态、它的体形、它特有的内钩犄角,更优美于藏羚羊。一旦受到惊吓,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臀部的白毛会竖起外翻,在绿色和黄色草地的反衬下格外醒目,警示同伴有危险临近。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奔跑时像离弦的箭,姿势与众不同,前后肢分别并在一起,后肢用力后 蹬,身体跃入空中,着地时用力后撑,这种跳跃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线,分外优美。

  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的发情交配期是12月至翌年1月,这时,雌雄合群形成较大的繁殖群体。雄性有争偶现象,但争斗并不激烈,胜者率领数只到20多只雌羚羊一起活动,败者往往尾随群体伺机交配,或离开群体另觅新欢,有时也会有一雄一雌同居的情况。产仔期间群体暂时解散,雄兽结成小的团体或单独活动,雌兽则单独到山凹的高草丛或灌木丛等较为僻静的地方分娩,雌羚7月产羔,每胎产1仔,偶有2仔,羚羔出生后几分钟即能站立,幼羚跟随母羚一道活动,直至成年,雄羚不参予哺育幼羚。

  为保护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青海省刚察县人民政府在哈尔盖河流域建立了100平方公里的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保护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为中国最大的普氏原羚野外救护繁殖基地,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种群数量从2003年不足200只到目前官方监测的1200多只,17年来数量增长4倍多。

  青海湖四周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有6-7个种群,即鸟岛附近、湖东种羊场及克土一带、青海湖火车站附近、湖北岸海晏县甘子河乡、刚察县哈尔盖乡、天峻县生格乡等,资料记载的最大种群数量仅为百余只。2017年10月2日下午15时许,青海生态之窗刚察县哈尔盖观测点实时观测到260余只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聚集在保护区近3公里长的狭长区域,时而觅食争斗、时而奔跑的壮观场面,也印证了随着对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种群数量有所增长。

      自2016年6月青海生态之窗建立以来,省环境保护厅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近20个已建成点位,采取自动及人工值守方式,近距离观测研究藏羚羊、中华对角羚、藏野驴、黑颈鹤、野牦牛、雪豹、青海湖裸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的典型活动,并通过青海环保云平台海量存储系统,不断积累观测资料。本次260余只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大种群集中觅食、活动的壮观场面,亦通过青海生态之窗系统全过程录像,时长达3个小时。

 

 

 

 

喜迎十九大:葛玉修再上央视传播 “生态青海”
  青海新闻网讯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青山绿水,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