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莫问隋!

05.04.2023  08:13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9年7月,江苏省南通市一位叫汤淳渊的老人去世了。汤淳渊是南通大学一名退休教师,多年来长期资助一名失去母亲的孩子。后来这个孩子想通过汇款单上留下的名字“莫问隋”找到这位恩人,却困难重重。

   莫问我是谁

  “莫问隋”是汤淳渊老人每次汇款时留的化名,也是南通方言“莫问谁”的谐音。经过媒体报道,老人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他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的精神,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南通大学学生。

  清风徐来,青山驻翠。后来,“莫文隋”成为南通大学研究生教团的名称,成为南通大学志愿服务的响亮品牌,也是一代代有梦想的南通学子共同的荣耀。

   7批江苏支教团队先后赴海南州支教

  朱颂海、卞永洁、苏芬、王紫晴、韦婧,1名男生,4名女生,一个团队。3月10日下午, 5名来自南通大学的支教学生正在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为孩子们授课,他们是南通大学派到贵德县的第七批研究生支教团。

  虽然支教时间仅有短短半年,但孩子们已经有些离不开他们了。从到南通大学报到,被“莫文隋红马甲”接进学校的第一天开始,支教团的每个人心里就都有了一颗种子:健康、阳光、专业、博爱。他们又把这颗种子带到了青藏高原。

  卞永洁的班里有一名调皮的小男孩,经常不写作业,成绩不好。卞永洁说:“我觉得他挺好!”这话被孩子听到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不仅每天认真写作业,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他还常常等在老师上下课的途中,就为了帮老师接拿手里的东西。

  “这是孩子最质朴的表达,让我觉得对孩子的激励是多么重要!”卞永洁说。

  韦婧是支教团团长。有一天,她发现有个孩子上课时在偷看什么。那是一张上一批支教学长的照片,韦婧“狠心”没收,并告诉学生,老师先保存,到假期再来取,没想到假期到了,孩子真的来要照片了。

  江苏援青研究生支教团每年轮换一届。一天晚自习后,卞永洁被一群孩子围了起来,索要上一批支教老师徐盈的联系方式,并让卞老师发合照给徐盈。拨通徐盈的视频电话,孩子们抢着和徐老师说话。看着孩子们与徐盈的难舍之情,卞永洁有些感动,也深感使命光荣。

  期待最美的重逢

  这样真实而平淡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老师,你能不能多加会儿班啊,我给你付加班工资!”

  孩子们只想和老师多一些相处时间。

  “老师,哪天到我家来,我给你煮牛肉熬奶茶!”

  ……

  今年7月,第七批“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又该期满了,孩子们舍不得老师走。

  支教团中唯一一名男教师朱颂海负责教九年级语文,刚开始这个班课堂纪律差,朱颂海万般头疼,但他抓住了孩子们的“软肋”:“如果再不改,老师就不教你们了!”

  没想到这句话产生了奇效,课堂纪律突然好转。第二天,朱颂海还收到了班级课代表代表全班同学写来的道歉信。他们怕老师生气真的离开。朱颂海保存了这封信,当成他支教生涯的最好留念。

  “老师别走,把我们带到九年级,我考到江苏去找你!”

  “不行啊,老师也要回去继续读书,不过我可以在江苏等你,考上大学可以来找老师!”

  离开,就会有更美的重逢。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校长去乎热说,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从2018年起,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来到学校开展支教工作,截至目前,已有5批25人在学校支教,传承和发扬莫文隋精神。去乎热说,这些支教老师适应能力强,能融入到学校大家庭。他们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保质保量地完成课件任务的同时协助学校日常工作,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们。

  如今,“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已成为贵德县民族寄宿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