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西宁供电公司打造农光互补发展新模式

19.10.2017  15:36

  青海新闻网讯 “啥时候能实现在大棚里种菜,在大棚外利用阳光发电,保证大棚里设备的运行呢?”菜农们的这个愿望,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得以实现。

  该项目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的盛天农科园区,占地面积达284公顷,项目计划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25兆瓦。其中,一期5兆瓦(设施冬暖大棚256栋)已施工完毕。投资2.4亿元二期20兆瓦也如期开工,此举是大通立足高原农业,结合国家清洁能源政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大通县首次采用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发电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光照资源,打造的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农光互补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实现科技高效的循环发展。立体式利用的土地资源,大通县率先发展光伏农业产业,实现农光互补的新型发展模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可直接为温室进行补光,促进温室大棚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动植物快速增长。

  “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是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后,既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又实现光电转换,不仅可实现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还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结合起到示范推广的典范作用。”大通县有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大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的光照优势,该项目农光互补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为国家电网提供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600万吨,同时可实现就业700余人,实现脱贫3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