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走进省美术馆了解青海奋进的70年

04.10.2019  14:00

  国庆假期,不少人走进了青海省美术馆,参观“奋进的青海——青海解放70周年成就展”。

  10月2日一早,记者来到省美术馆,看到来馆参观的游客已络绎不绝。青海解放70周年成就展共分为三个展厅27个单元,通过一组组数据、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99年建成第一个公路隧道——达坂山隧道”“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平西高速公路,全长117公里”……

  “达坂山隧道修成之前,开车从西宁到门源要从山上翻过去,在悬崖边行驶不仅危险、还要花费近6个小时时间,隧道修成以后就只需要两三个小时了。”今年80岁的老人张亲英站在反映我省公路建设纵深发展的照片前凝望许久,向记者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从事公路建设的时光。

  “我是1958年到的西宁,那时候全市只有西大街一条水泥路,其余的都是土路。”张亲英说:“我参与过青藏公路的几次改建,当年的路都是砂石路,我们也没有现在那些先进的铺路机械,全靠肩挑手提。看到现在青海公路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不由得要赞叹国家的富强。”

  “那时候的生活真是太艰苦了。我17岁从山东来到西宁,住在城东区韵家口的帐篷里,天天拿土豆当饭吃。当时的西宁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建筑和绿地,所以那时风沙特别大。”79岁的老人赵章指着西宁市南北山绿化的照片感叹道:“再看看现在,当年光秃秃的南北山覆盖满了植被,城市里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公园,市场里随时都能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我的退休工资也从1000元涨到了4500元。我是亲身见证了青海的奋进发展,也享受到了青海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爸爸,这个东西是什么啊?”

  “这个叫风箱,是爸爸妈妈小时候做饭用的东西。”

  “你看那个凤凰牌自行车,是人们当时的主要代步工具。”

  煤油灯、收音机、“大哥大”、传呼机、缝纫机、小人书、打字机……在展厅时光博物馆区域的展柜里,摆满了当年的老物件,往日的记忆在马俊海一家三代人之间流淌。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村里只有一家人有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7时,全村人都会准时准点抬着板凳到他们家院子里看新闻联播。”马俊海的目光在展柜里搜寻着自己曾经用过的老物件:“我在1998年花了一个月300元的工资买了一个这样的传呼机、又在2001年花了两个月780元的工资买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你再看看现在,早已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了。从这里就能看出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这种红灯牌收音机,我在1974年凑了三个月工资凭票买了一台,现在还在我家里摆着。当时货源紧张,你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这个。”这时,一旁的退休老师洛桑扎西也找到了自己曾使用过的东西:“我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小学当老师那几年,当地的信息相当封闭,想知晓新闻就只能通过读报,但人民日报和青海日报一周才送来一次,送来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旧闻’,出于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望,我才购买了一台收音机。”

  “现在的牧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再也不像过去那么闭塞。当年点着煤油灯给孩子们上课的我,怎么都想不到青海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百姓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莫昌伟)

为祖国献礼 《我的西宁》正式发行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Qhnews.Com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