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青海建设打造人才智力“引擎”

08.01.2019  23:51

2018年12月,在全省卫生人才工作会上,我省确定37人为第一批青海省高层次卫生引进人才,2个团队为青海省高层次卫生引进团队,为健康青海建设打造人才智力“引擎”。

卫生健康行业既是重要的民生窗口,又是人才密集的领域。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指导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围绕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壮大卫生人才队伍,为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卫生人员5.49万人,较2010年增加2.08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66万人,执业(助理)医师增加0.48万人,注册护士增加0.81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24.10%提高到2017年的34.81%,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由2010年的0.63%提升到2017年的1.24%。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由2010年的3508人增加至2017年的5296人,增长了50.97%,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12.74%提高到2017年的31.51%。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2010年的4.25人提高到2017年的6.93人。

培养+引进

构筑人才小高地

1月5日,小寒。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温度低至零下21度。但是在杂多县人民医院,却是暖意融融。省人民医院赴青南支医医疗队杂多分队的11名队员在副院长张强的带领下一进驻受援医院,便马上开始开展工作。上午10时,医疗队队长、主治医师任军邦主刀,开展了第一台阑尾切除手术。几个小时后,患者便可以正常活动并进食。县人民医院的大夫高兴地说:“省医院的专家来医院做手术,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这是我省启动省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青南地区医疗工作的一个侧影,也是我省卫生人才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制定《青海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办法(试行)》《青海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办法(试行)》,下大力气拓展人才培养和引进渠道,培养本省高层次卫生人才140名。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人才61名、培养人才73名。注重搭建事业平台,推广“青大——清华”组团式引才模式,上海中医药大学4名专家“组团式”帮扶省中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与清华长庚医院签订协议,开展包虫病三年攻坚行动;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建立中医药发展合作帮扶机制,开启“校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援青医疗人才、“博士服务团”医学博士作用,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组建新型学科,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业务。

为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2011年起,省卫生健康委协同人社部门为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5000余名医务人员。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本科医学生130名、招收在岗村医400名左右。实施特岗全科医生试点计划,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全科医生50名。持续加大对口帮扶,安排省内24所三级医院对口帮扶57所县级医院,辽宁省和解放军沈阳联勤保障中心60所三级医院帮扶60所县级医院,协调六省市21所三级医院帮扶21所县级医院,安排省内各级公立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全覆盖。2018年盘活编制,建立150名的青南支医编制库,以编制置换方式实施青南支医专项工作。发挥医联体作用,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95个,医联体内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激励人才成长,全省卫生健康领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其中院士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1名,国家和卫生行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3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3名,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青海学者1名,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1名,青海省人才“小高地”领军人才7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达105名,为5名杰出医学专家建立“名医工作室”,褒奖百名“高原好医师”,营造了尊医重卫、共享健康的良好环境。

落实住院医师规培制度

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

我省实施综合医改以来,在公立医院改革、大病医疗保险、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实施先住院后结算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要巩固和深化医改的成果,培养一批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的医生是关键。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医师队伍的培养,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抓手,全面落实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并将之作为深化医改工作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行。

省政府出台《青海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明确住培基地建设、学科布局、医师准入、学位衔接、职业注册、岗位聘用等具体问题。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青海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制定《青海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席会议制度(试行)》,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统筹规划,全面推开,为制度落地生根,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从2014年起,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别审核认定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省中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和省藏医院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住培制度推进过程中,通过现场督导、调研、暗访、与学员座谈等方式,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学员待遇,注重师资培训,严格落实教学计划。结合我省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6家基地主要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赴上海东方医院、华山医院,成都华西医院考察学习,充分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制定了《青海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青海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管理办法(试行)》《青海省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青海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制度。2015年,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组建了149人的专家库,成立了全省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紧紧围绕“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制度建设”三个着力点,全面加强建设。

从2014年起,每年积极争取、筹措资金,组织基地医院和全科社区实训基地的70名师资赴四川华西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培训。 2016年,又积极争取国家外专局支持,选派各基地管理人员和带教师资20人,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院进行培训。特别是2018年7月,我省首次举办了住培基地带教师资的技能竞赛,大大提高了我省师资带教能力。

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 2017年在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专家对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评估中,我省各项工作在全国排名前列,获得国家200万元的奖励经费。2014级235名在培医师,培训期间取得职业医师资格证书211名,整体通过率为86%。 2018年,在全国住培结业考核中,按照国家划定的分数线,我省住培学员整体通过率达到87.2%,较去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燃人才引擎 蓄跨越力量

被誉为世界“经理人中的经理人”的杰克·韦尔奇有句名言: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战略!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由于我省发展底子薄、基础弱、任务重,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卫生人才工作还面临着许多“瓶颈”问题。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道理,对医疗卫生工作来说,房屋很重要,设备也很重要,但比房屋、设备更重要的是人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有人来干事、有人会干事、有人干成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必须把加强卫生人オ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一优两高”战略部署,聚焦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和美好向往抓好人才工作。要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入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技术过硬、作风顽强,具有仁心仁术、大德大爱大担当的人才队伍,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壮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梧桐树枝繁叶茂,金凤凰高枝鸣唱。”我们要强化求贤若渴的理念,敞开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招揽各方人オ、各类人オ为我所用。要优化人オ环境,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重视人文关怀,加强感情沟通,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各级各类卫生人才身心健康,通过各种形式増强他们的归属感、荣誉感。要强化“聚天英才而用之”的理念,勇于打破一切束缚、破除一切障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让每位人才在服务人民中升华人生价值。(李欣)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