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脱贫 奋斗新年景

26.03.2019  09:21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东达东达,不是“冻”就是“打”,说的是这个地方穷,

  “东达要翻身,念好牛羊经”,说的是这个地方穷则思变,

  2018年6月开工建设的20幢120平米的羊棚能一次性容纳3万只羊,近日将投入使用。

  ……

  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党委政府坚持走以党建促发展,一头抓能人,一头抓贫困户,同时让一般群众受益的脱贫路子。该乡通过推行“能人议事会”、“好事坏事计分制”、“五小化解法”、“六个不流于形式”等方法抓好党建工作,促进了干群关系,让党员能人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好思路、好项目拿出来带动贫困户发展。这其中,东达村表现最为抢眼。

  “抓”党支部,队伍更有干劲了

  东达村,由于地理条件差,气候异常等因素,农业收入较低,曾被评为省定贫困村。为了改变东达村落后的面貌,村两委动了不少心思,通过党员发挥作用,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 2017年,东达村实现脱贫, 201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了8200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东达村党支部书记牛生谈起这几年的变化很是感慨:东达村一共有197户750人。过去的东达村可以说是全海北州最穷的一个村。当地人都说,东达东达,不是“冻”就是“打”,也正因为此,外村的姑娘不愿意嫁到这里。如今村子强了,村民富了,村里发展起来了,现在除了在州上和县上住的村民外,村里150户人家,有90户家里都有了小汽车,嫁到东达村的姑娘也越来越多。

  如何让村子发展起来,思想转变最关键,转变思想观念首先得从党员干部开始。

  2010年,针对部分党员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集体经济发展不管不问等问题,东达村开始开展党员“好事坏事计分制”:党员做了“好事”或“坏事”,都要记录,并由见证人签字,或由群众反映到村“两委”,经调查审核、审议等程序,进行评分、计分,每月公示一次,年终将“好事坏事”得分与群众评议分和党员互评分结合,奖优罚劣。

  村里的五保户朱世祥老汉因病在海晏县医院住院,他的老伴一人照料忙不过来。在海晏县医院打工的老党员杨发财主动为老两口送饭、送水,照顾了一个多月直到出院。东达村还开设了老年照料室,党员吴燕梅开着小商店,主动担负起了打扫卫生工作,每天铺床叠被,及时清洗床单被罩。

  党员起到了带头作用,群众也深受感染。牛生有回忆, 2012年村民刘长寿得了重病,媳妇在他生病后跑回老家只留下一个五岁的女娃娃,家里没人照顾他和年幼的孩子。于是全村党员主动轮流到医院照看,几乎每人轮流了两次,但他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在刘长寿住院的一年多时间里,全村几乎每家都去照看过,直到刘长寿去世。那时候她的孩子还小,我们便把她送到了她的远房亲戚家。

  海北州各级领导对“好事坏事计分制”评价很高:操作易行,激发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每一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这一管理农村党员的有力抓手,打破了基层党建工作“支书一人挑”的尴尬局面,未来要不断完善并坚持下去。

  “活”党支部,村民致富更有奔头了

  “好事坏事计分制”团结了党员干部,凝聚了人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更加充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更加坚定。

  牛生有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曾经跑过大车,什么样的苦都吃过。他是个善于学习的人,时不时向贩运牛羊的老板取经,和很多老板成了朋友。门道摸清了,牛生有觉得他们能干的事我也能干。

  2015年初,东达村支部通过讨论达成一致,准备为村里开办第一个集体经济,着手创建富民特色种养殖合作社。

  在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努力下开始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经过一年时间,试种成功。为了形成规模,牛生有和村委会主任垫资盖起了一座养殖大棚,就这样,东达村第一个村集体产业诞生了。

  “东达要翻身,念好牛羊经”,这是流传在东达村的一句顺口溜,牛生有深谙其中的道理,于是牛羊养殖育肥成为东达村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此后,集牛羊育肥、农畜产品销售、食用菌栽培、加工、农业生产经营有关技术、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慢慢发展起来。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牛生有凭借着多年跑车积累下来的人脉和信息,建立了6个牛羊交易信息微信群,哪里的老板需要牛羊,今年市场的行情如何,牛生有都能掌握第一手信息,以便出售牲畜。为了实行高效养殖,东达村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全村的牛羊规划集中到一个养殖基地,实行人畜分离、精选收羊、高效养殖、精准信息等措施。慢慢地,他们改变了一年一季出售牛羊的旧观念,通过冬春补饲、羔羊养殖、集中养殖等形式开始走上四季均衡出栏销售牛羊的新路子。

  在2015年以前东达村的人均收入也就2000元,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8200元,村里纯收入达到1200万元。

  “强”党支部,能人的带动性更好了

  说到能人的带动作用,就不得不提到金滩乡的“能人议事会”。2017年3月份,金滩乡党委、政府在党建促脱贫、党建促发展的大格局下,凝聚社会力量,号召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私营企业在致富路上回报家乡,积极认领贫困户助力精准扶贫,并组建了金滩乡能人议事会。在能人议事会挂牌当天,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23户以及26户贫困边缘户被59位能人全部认领。

  牛书记就是金滩乡“能人议事会”的成员。牛生有和合作社一起认领了9户贫困户,安排在合作社的养殖基地里务工,每人每月发1500元的工资。牛生有告诉记者:“这两年合作社发展不错,帮助贫困户脱贫义不容辞,只要他们靠自己劳动能有份稳定的收入,脱贫奔小康就不是什么难事。”

  在这些能人的带动下,不少贫困户脱了贫,并将自身业发展成为大户。53岁的李有林过去也养羊, 2014年因灾亏损了十多万元,一下子没了生活的支柱。2015年他家精准识别后被确定为贫困户,拿到扶贫资金的李有林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又购置了9头牛并通过草场补助、耕地补助、天保管护员工资等等收入脱了贫。

  村民张成仓,因为孩子三岁时摔伤得了眼病,一家四口人所有的收入都花在孩子看病上。然而孩子在六岁时候还是因为病情恶化失明了,要让孩子重新看见世界就必须做手术换眼角膜。当70万的手术费摆在张成仓面前,他想哭都没有眼泪了。

  在村两委和“能人议事会”的帮助下,2016年张成仓开始搞养殖,通过乡上的培训和自己的刻苦学习,2018年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以后还要努力多挣钱,一定要把孩子的眼睛看好。”因为脱贫效果明显,张成仓被村里评为2017年度五星带动户,成了贫困户里的带动户。

  就在记者去采访的前两天,张成仓又收购了180只羊,开始了新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