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事业谱写人生华章——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玉海

29.04.2016  07:25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玉海工作照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朵海平 通讯员 王辉 摄影报道) 他是一名普通的电网职工,履职尽责是他生命价值的基本信念;他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引领创新是他事业追求的最佳诠释;他同时又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团队合力谱写了满目华章。他就是国网青海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党支部书记李玉海。在他的带领下,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及西北电力系统“工人先锋号”,青海省模范集体,青海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青海省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称号,自己也荣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试验现场的“拼命三郎”

  李玉海说,他的心很“小”,因为只有坚持谨小慎微,才能保障青海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身边人却说,他的心很“大”,因为他的心里不仅装着设备,还装着整个青海电网。

  1991年,李玉海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走上工作岗位迄今,在电气设备试验领域一干就是二十五年。从风华正茂到早生华发,从初出茅庐到独领风骚,他用实干加苦干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脱胎换骨,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

  青藏联网、青新联网、玉树联网这三大联网工程,对于地处内陆的青海来说,其重要意义一点也不亚于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工程。三大联网工程建设紧锣密鼓,为李玉海和他的团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工程建设投运联调联试责任大、工期紧、任务重,业已中年的李玉海仿佛又回到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

  身处海拔4000多米的试验现场,他通常是“7×11”工作模式,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因为现场试验的连续性,他经常顾不上吃饭,而用不怎么开的水泡面是他的家常便饭,细心的同事们曾经统计过他在三大联网工程中共消化了195碗泡面。鏖战高原的300多个日日夜夜,他应对的不仅仅是高海拔设备试验的技术挑战,他还要承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高原反应。但他全然不顾及这些潜在的个人安危,仍然带领着年轻的同事们,圆满完成联调联试的重要使命,有力支撑和保障了三大联网工程的如期顺利投运,他也因此得到了“拼命三郎”这样一个雅号,而三大联网工程建设的丰碑永远镌刻上了李玉海和他的团队的名字。

李玉海和他的工友们

   矢志创新的“科研尖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对李玉海而言,创新如同血液和氧气,原本就和自己的生命紧紧相联;又如同个人成长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未从本体停歇和分离。

  ——在基于SF6气体分解产物诊断电气设备故障的分析研究中,李玉海和他的团队解决了GIS设备故障气室定位问题,极大的缩短了检修时间。

  ——750千伏超高压绝缘油击穿电压测试、绝缘油中颗粒度测试和压力释放阀检验技术研究成果,为电气设备高海拔适应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利用研究成功的变压器油中糠醛测试技术研究项目,完成了61台330千伏主变、电抗器绝缘油中糠醛分析研究工作,为青海电网主变、电抗器寿命评估增加一项新的技术监督手段。

  ——研究成功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数据远传监控系统项目,利用信息网络,建立数据远传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各台330千伏主变实时气体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分析,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篇,建章立制13项,申请专利17项(授权9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GIS设备综合检测技术研究》获2011年度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这些科研技术成果,是李玉海和他的团队近年来立足创新取得的崭新业绩。这些成果的背后,始终有一个目标,有一种情结,有一份坚韧,有一份执着,那就是从未放弃抢占高海拔电气设备试验领域专业技术制高点。也正是因为这份专注、专业和专心,他本人于2011年受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工程技术专家,成为屈指可数的电气试验专业技术带头人。

工作中李玉海与同事进行互动交流

   胸怀大局的“团队楷模”

  二十五年来,李玉海经过了初出茅庐、一试身手、独挡一面、引领创新的人生实践,过程的积累在今天看来是比较漫长的,但又有谁能否认这一漫长过程积累的价值所在?又有谁能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这样的目标追求?李玉海的专业技术成长之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勤奋、勤思、勤学、勤钻,再好的土壤也不足以培育优良的品种,再好的平台也难以造就不凡成就与价值。他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实践的,时间也因此成就了李玉海厚积薄发的人生。

  在李玉海看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充满挑战的电气试验领域,更加需要发挥整个团队的协同作用。提升企业软实力,首当其冲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他也常说,自己的成长得益于组织的悉心培养和前辈们的谆谆教导,在自己的专业生涯最希望看到能够培养出一批青年才俊,这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收获。

  他积极倡导立体科学的科研培训模式,坚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成果共享的“团队学习”理念,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批“创新型”品牌团队和“专家型”高技能人才,走出一条具有浓郁高原企业特色的队伍建设之路。在他的积极推动与示范引领下,先后成立设备状态中心“技能专家队伍”“科技创新队伍”以及“党员突击队”三支骨干队伍,先后获得国家专利34项,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团队成员有3人被聘为“国家电网公司工程技术专家”,1人被聘为“青海省电力公司首席专家”,3人被评为“青海省政府优秀专家”,7人被聘为“青海省电力公司技术专家”。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略眼光和宽广胸怀,设备状态评价中心成为了电科院的人才“小高地”,从这里成长起来和走出去的专业人才,担当起了青海交直流混合电网技术监督与保障的重要使命。

  昨天,一种拼搏进取的信念在这里传承;

  今天,一股向上生长的力量在这里延伸;

  明天,一个开拓创新的梦想在这里实现。

  面向“十三五”,迎接他们的将是特高压入青的重大挑战,我们依然对这个团队充满信心。虽然他们的力量还有待充实,但因为有了信念和信心,他们定会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面向“一强三优”的宏伟蓝图,站在“两个一流”的实践前沿,一路前行、永不停歇,用智慧和汗水构建起青海电网技术监督保障的坚强屏障。

指导年轻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