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学发展“第三极”呼之欲出

11.09.2014  10:25

  北山东部石材城、平安高精铝板带、青海康泰铸锻……穿过隶属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川工业园,沿湟水一直向东,经小峡、过大峡、出老鸦峡,不经意间,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映入眼帘。

  一座新城市吸引一批新投资,一个新工业项目引领一个新的产业,一片新厂房催生一个新城区——海东这个年轻的城市发展势头强劲。以今上半年为例,全市完成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3%,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速列全省第二;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列全省第一。

  在西宁、海西两个“增长极”之后,海东这个全省科学发展“第三极”呼之欲出。

  工业产业更加明晰

  8月30日,在乐都引胜沟口的青海康泰铸锻机械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进行加热炉、翻转机构、玻璃垫等设备的制作和安装。公司技术工艺部部长安杰说:“这台6.8万吨多功能压机建成后可以实现大口径厚壁管挤压成型和大型、特大型的钛合金、高温合金、超强度等难变形金属的锻压成形,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计划10月底挤出第一根钢管,一期投产后将解决400人就业。”

  康泰铸锻是乐都工业园的一个重点企业,以康泰为龙头,乐都工业园坚持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发展铸锻造、汽车零部件、曲轴、农机、太阳能光伏等十大产业,如今,乐都装备制造工业园已初具规模。

  由此,回望2011年初,为了承接我国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延伸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海东工业园区,全力打造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增长极。

  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9.02亿元,实现融资规模203.03亿元,到位资金121.32亿元。园区“高新轻优”产业架构逐渐清晰,中小企业园、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安飞电子、康泰铸锻等一批高成长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商贸物流、光伏设备、机械装备、铝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类轻工业等主导产业日渐明朗。

  同时,组建了九通、博强、甲鼎集团公司,整合企业22家,整合产能95万吨,淘汰落后碳化硅产能4.8万吨。立足“一区四园两个集中区”,加快推进1个千亿元、3个五百亿元、2个百亿元重大产业基地建设。

  行走在海东工业园区的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随处可见如火如荼的“奋战”场景。高耸的塔吊、轰鸣的机器,建设场景热火朝天。

   现代农业特色鲜明

  走进循化查汗都斯乡黄河谷地的露天蔬菜生产基地,一眼望去满眼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基地旁,350栋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建成后,这里将是海东市“巩固提升湟水流域老基地,拓展黄河流域新基地”的“黄河彩篮”工程的重点区域,也是我省“菜园子”的又一主力。

  海东市农牧局副局长保秀萍说,“黄河彩篮”是海东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档的一个重要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黄河谷地这一深刻的农业革命,将会带给海东一个新的春天。

  农业丰,百姓安。作为全省最重要的蔬菜及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海东积极优化种植结构,注重完善“菜篮子”工程,大手笔编织“果盘子”,海东果蔬稳稳占据着全省“菜篮子”半壁江山。

  今年以来,海东农业示范园区新入驻企业12家,累计达到138家。农作物播种面积324.86万亩,特色作物占82.19%。推广全膜马铃薯、玉米105.9万亩。培育家庭牧场262户,新增规模养殖户6428户。肉、奶、禽蛋产量均不同程度增长。

  落实各类资金3.4亿元,417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主体基本完工,种植露地蔬菜4000亩。互助现代农业示范园扩建、乐都九通菜篮子基地全面开工。

  第三产业风生水起

  8月27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三兰巴海村的三门农家院里,三个高大的木雕大门气势宏伟,四面两层楼房干净整洁。“除了住家以外,其余三面房全部用来接待游客。这几个月是旺季,房间根本不够用。”老板马胡赛说,现在过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家家都搞起了农家院,生意真不错。游客多的一天只能接待20桌,接待不了的只好介绍给其他农户,一年下来纯利润能过百万元。

  旅游业只是海东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服务业作为海东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正在风生水起。

  纵观海东近年来的发展轨迹,服务业一直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今年,随着高铁新城的回迁入住和海东青藏高原东部国际物流商贸中心的建设,临空综合经济园将形成密集的人流、物流和大量的资金流、信息流,各类新兴业态将形成“井喷”态势。

  物产集团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红星美凯龙家具市场、三田雍泓石材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甲综合医院和健康养老城……越来越多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海东。

  此外,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组建了海东市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瞿昙寺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景区前期工作全面展开。

   黄河岸边织“彩篮”

  黄河岸边,180栋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整齐排列,温室内,一个个穴盘中育苗的辣椒、西红柿、甜西瓜等蔬菜瓜果已破土而出,长出了两片嫩芽,温室之中每隔1.2米就有一个滴灌的水管。温室外50亩土地上全膜种植的冠菊含苞待放,每株冠菊能开近200朵花,冠菊开花后,采摘、烘干、真空包装,运往北京。温室远处挖掘机、搅拌机轰鸣,还有100栋温室正在建设……这一幕幕场景,是本报采访组9月2日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农业园区牙什尕特色果蔬餐饮园看到的。

  海东市农牧局副局长保秀萍说道:“餐饮园只是海东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一小部分,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循化和化隆打造的‘黄河彩篮’菜篮子生产基地一期规划已基本完工,已建成600栋日光节能温棚,配套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现代种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蔬菜育苗工作已经开始了,预计今年11月中旬第一批蔬菜瓜果即可上市。”

  “黄河彩篮”菜篮子生产基地是我省农业区光、水、热、土等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种植蔬菜瓜果等多种作物,还能套种、复种两季早熟作物。

  “菜篮子”丰富了,如何填满“肉盘子”?海东市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养殖,配套实施品种肉羊、肉牛繁殖,修建青储窖,每户家庭牧场发放干青草粉碎机,循化县计划今年扶持建设家庭牧场100户,牲畜社会饲养总量达到120万头(只)以上,肉类总产量达到4500吨。

  循化县道纬藏族乡起台堡村的韦树胜养殖肉羊已经有10个年头了,今年,循化县将他家确定为家庭牧场,补助3万元,新建了畜棚,还给了一台粉碎机和一只藏系种公羊,县畜牧局定期进行科学养殖、疾病预防、饲料搭配等方面的培训。韦树胜说,今年,50亩地全部种上了燕麦和青稞,干青草储备不愁了,一年下来收入可达10万元。

  在公伯峡水库,基地辖区内水域为苏只水电站,水域宽阔,水流缓慢,为高原冷水鱼养殖及孵化提供了港湾,在基地内设有大型网箱6个,水产养殖面积达50亩,年产100万枚鱼苗孵化。

  走进化隆县黄河渔林开发公司的冷水鱼养殖基地,远处一排排网箱中,鱼儿在水面上跳跃,公司负责人马木海买指着一个网箱说道:“这片水域投放了方形网箱、抗风浪圆形网箱共143个,投放的三倍体虹鳟鱼苗11万尾,实现纯收入132万元。”

  绽放绿色梦想

  9月4日,青海日报采访组来到互助绿色产业园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穿梭。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东北部这片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到三年的时间,诞生了一个绿色的奇迹。

  自2012年园区规划建设开始,短短几年间,一个资源日益整合、规模日渐壮大、配套不断完善、效益有效提升的绿色产业园区缓缓向我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走进园区一角,是在建的互助德天物流有限公司。这个建成之后能够完成年配送25万吨的物流公司选择在此安家落户并非偶然,而是为了建在它对面的已经初具雏形的青稞酒原酒基地。

  “我们的想法就是通过扩能改造和优化布局,形成国内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配套建设青稞及青稞酒批发零售交易中心,推进青稞酒产业的深层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产品和民族工艺品为主的消费型工业和以生物制药及农畜产品为主的精深加工业,将产业园培育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和高原特色的现代化绿色产业园。”园区管委会负责人白万奎告诉记者。

  “青海汉尧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互助绿色产业园的重要企业之一,占地面积达到34600平方米,是一家集油菜籽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在这里它年可加工油菜籽20万吨。另外,青海湘商投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会在园区开展黑茶、枸杞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计划年产1.5万吨。”一名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伴随着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的相继进驻,以青稞酒酿造、生物制药、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产品开发及民族工艺品综合加工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一个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特色轻工业基地呼之欲出。

  按预期计划,未来几年内,园区将提供0.8-1.2万个就业岗位,聚集的城市人口11-15.9万人,产业引擎作用明显发挥,产城融合的县城新版块基本形成。

  不仅仅是互助绿色产业园。在河湟谷地,还有乐都工业园新型材料和特种装备制造业基地、化隆加合工业园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昂思多产业园高原水镇;循化民族产业园民族用品和清真食品加工出口基地……我们能够看到,海东市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融入全省循环经济体系当中。

  风情海东与众不同

  金秋的北山,已是层林尽染。“这两年来互助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像北山、彩虹部落都是他们必去的景点。”9月3日,当本报采访组来到彩虹之乡互助采访时,已经有6年驾龄的出租车司机靳方梅带着几分自豪地说。

  在她看来,家乡这几年的变化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宽阔的马路和越来越有秩序的交通环境,还有那些接踵而至的游客。

  正如靳方梅所言,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海东市旅游业进一步释放出它的活力,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0亿元,同比增长30%。

  “现在,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旅游、黄河风情旅游是我们海东旅游的‘五大品牌’,与全省一样,每年的5至10月份是海东旅游的最佳时节。”海东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赵元杰告诉记者。

  有风景如画的北山、天池;有见证历史的柳湾、喇家;有民俗称绝的土族、撒拉族。就在海东旅游业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这得天独厚的资源都让“风情海东”与众不同。

  仅乡村游一项,全市共有800家左右,这一行业又解决了近1.2万人的就业问题,平均每户每年的收入将达到20万元。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人家”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而通过不断的加强规范化建设,逐渐形成品牌优势,产生规模效益。仅三兰巴海一个村,全村300多户人家做“农家院”生意的就达到50户左右。

  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旺季更旺、淡季不淡”,海东市还推出了一系列冬季旅游产品。“我们公司以‘冰雪欢乐节’”为主体的冬季旅游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游客的追捧欢迎,去年一个冬季累计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收入达到350万元。”互助土族自治县彩虹部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

  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九月的海东秋意渐浓,却魅力不减。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这座年轻的城市被越来越多的游客知晓、向往。旅游业渐渐成为海东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大美青海·风情海东”的旅游品牌也越来越响亮!(林玟均)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