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全会精神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9.12.2015  10:36

   ——省垣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暨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主题和首要政治任务。为了全面认识、深刻把握中央和省委两个全会的新规划、新理念、新要求、新任务和新举措,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青海日报社、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组织省垣社科理论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现将主要观点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五大发展理念: 影响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省委党校 吴玉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本次全会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是应对困难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科学抉择。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引领,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内在灵魂。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全新的路径。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之下,走一条更加独立自主、依靠内生动力推动、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之路。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五大发展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自觉。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等发展规律。

  以对内涵和相关关系的深刻理解促进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蕴含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等方法论原则。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之间构成了递进与升级关系。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再升级。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迫切需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

   认清省情 抓住重点 合理布局 全面发展

  青海师范大学 许光中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广人稀,国土自然状况多样,气候条件相对复杂,省内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经济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合理布局全省地区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问题非常关注。“十五”时期提出了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构筑特色”的原则,把全省划分为东部综合经济区、柴达木资源开发区和三江源生态经济区三大区域;“十一五”时期提出了重点发展东部地区和柴达木地区,适度发展环青海湖地区,保护和治理三江源地区,逐步形成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格局的要求;2007年,省委省政府在综合研判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及潜力的基础上,把全省划分为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三江源地区和沿黄河发展带、沿湟水发展带及兰青——青藏铁路发展轴线(简称“四区两带一线”);2009年10月9日省委十一届常委会第75次会议通过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构建“四区两带一线”的总体要求;2015年11月21日通过的《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引领,积极构建‘三区一带’农牧业发展格局、‘一轴两群(区)’为主体的城镇化工业化格局,促进产业集聚布局、人口集中居住、城镇集群分布,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省委省政府根据现阶段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加快构建“四区两带一线”,形成了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思想,是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青海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深刻认识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青海大学 张宏岩

  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我省的发展环境,对于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主动全面深化改革,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际发展环境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从国内看,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

  从我省的发展环境来看,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高度,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对口援青力度,这些必将给我省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但是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省产业结构呈现出重工业、资源性产业比重大,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小的特点,在资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经济下行压力将高于其他省份。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随着地区资源、能源等传统比较优势的减弱,以往依赖能源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结构将面临产能过剩、节能环保等多重制约,工业结构偏重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较大改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结构性矛盾将逐步凸显。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转型升级困难依然较大,随着经济发展放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标准和要求的逐步提高,要实现经济成功转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同时提高的难度依然较大。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仍然较低,出口产品竞争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待大幅度提升。

   努力提升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省委组织部 周学武

  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青海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升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履行好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积极主动引领新常态,不断提升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科学研判形势,在战略谋划中提升水平。要深化对青海发展阶段特征的认识,立足青海在全国大局中所处的方位,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谋划发展。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把握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充分考虑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新特点,在抢抓机遇中释放经济发展潜能。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正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和挑战,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实现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健全制度机制,在政策保障中提升水平。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承接好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战略部署,不折不扣贯彻好落实好。认识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探索完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确保经济工作有章可循。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时修订或废除不合时宜的制度,消除阻碍发展的“中梗阻”。坚持制度面前无特殊、制度约束无例外,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上做选择、搞变通,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优化发展环境,在改进作风中提升水平。要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坚决反对“为官不为”和“庸懒散奢”,促使各级干部振奋精神,把所有心思和精力用到抓发展、干实事、见实效上。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理念,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转变职能定位,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深入推进“三基”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带领群众奔小康。

   “一三一”总体要求: 实现青海“十三五”宏伟蓝图的战略指针

  省社会科学院 孙发平

  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

  其中,“一个同步”是目标和方向,必须坚决实现。省委从“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全方位描绘了我省“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必将有力鼓舞全省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干劲,开辟青海发展的新天地。“三区”建设是导向和路径,必须长期坚持。“三区”建设是省委对省情认识的又一次质的飞跃,体现了省委对青海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实现了青海发展理论的一次伟大突破,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创新性成果,符合党和国家对青海的殷切期望,凸显了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只有始终坚持“三区”建设不动摇,才能引领青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时代。“一个高地”是动力和保障,必须大力构筑。思想引领实践,精神激励行动。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历届省委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青海精神,这些精神,是凝心聚力,汇聚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自信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作风在青海高原的生动实践。“十三五”期间,必须大力构筑青海精神高地,夯实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所以,“一三一”的总体要求,内涵丰富,紧密联系,相互支撑,有机统一,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这是省委科学把握发展趋势、积极回应群众期待、突出彰显青海比较优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是青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战略指针。

   精准扶贫的提出及在我省的成功实践

  省扶贫开发局 钟海育

  精准扶贫概念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中第一次提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精准扶贫的认识和把握。精准扶贫,旨在运用精、准、细、严的管理原则,一改过去的大水漫灌为“滴灌”,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架构,以差异化(因户施策)扶持为根本,瞄准扶贫对象,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帮扶措施,涵盖绩效管理。精准扶贫的目的是实现贫困地区持续健康发展,贫困农牧民快速增收,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水平,尽快解决贫困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精准扶贫具有扶贫对象的精确性,扶持政策的针对性,扶贫措施的实效性,责任主体的明确性,扶持方式的灵活性等特征。实施精准扶贫在于更加重视贫困区域、贫困个体的致贫差异性,将特惠政策与普惠政策有机结合,解决好社会根源性、体制性贫困,真正实现由解决温饱到巩固温饱成果的转变,从而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经过多年扶贫攻坚,截至2015年底,我省仍有50多万贫困人口,且大部分居住在青南牧区和东部干旱山区,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增收空间狭窄,致贫因素复杂,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是当前我省扶贫攻坚面临的巨大挑战。在综合研判我省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有利条件基础上,省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向全省发出了攻坚拔寨的动员令。按照全会的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大调研,省委书记、省长率先垂范,全省各级干部积极参与,参与调研的各级干部达到276批次、1259人次。全省建立了驻村帮扶“一联、双帮、三治”的工作机制,省、州、县三级共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7865名,全部驻村履职。制定了“1+17”精准脱贫行动计划(即1个《实施意见》,17个专项扶贫方案)。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点机制,确定40位省级领导分别联系指导39个县(市、区)的扶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采取的这一系列举措和办法,必将指导和推动我省打赢扶贫攻坚战。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青海发展

  青海民族大学 马德君

  中央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以下因素比较重要。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促进生态安全技术发展为方向,着力向结构升级要更优增长、创新驱动要更强动力、资源整合要更高效益,提升“绿色实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生态保护政策扶持体系,建立持续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增进“绿色福祉”。开展防沙治沙、林业产业、湿地保护及流域综合治理、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有害生物防控等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构建“绿色屏障”。

  加快建设战略通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青海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主线,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格库、格敦、格成、西成等铁路和西宁至拉萨、西宁至茫崖、赛尔龙至张掖(省界)、德令哈至久治等高速公路项目,加速省内一主八辅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形成地、空、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尽早实现与南亚、中亚、西亚国家的互通互联。

  实施大数据战略。青海具有土地辽阔,气候凉爽,电力丰富,地处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会通道等发展大数据得天独厚的优势,持续实施“宽带青海数字青海”战略,有序推进“智慧青海”建设,加快推进“大美青海、活力青海、幸福青海、和谐青海”等四个“云朵”建设工程,重点构建贸易政策信息服务平台,提高贸易政策透明度;建立专业化云物流,完善货物运输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促进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助推“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

  构建社会交流网络。“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重在网络化。青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人文宝地,在构建强大的联动社会交流网络上具有先天优势。在构建中应遵循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知(族群和解、宗教对话、公共外交)、心相知在人相交(大学联盟网、人文交流网、媒体传播网、城市伙伴网、民生合作网、旅游互通网),实现国际交往能力的整体提升。

   发展绿色金融 服务大美青海

  省金融学会 王长松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全国的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化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省发展绿色金融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不足。一方面,商业银行主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缺乏价值驱动因素。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没有将发展绿色金融的要求全面纳入业务政策中,缺乏对环境保护的强硬约束和基本标准。二是绿色金融的实践主体相对单一。目前,青海省发展绿色金融的主体是银行,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介入甚少。三是绿色金融覆盖范围狭窄。绿色信贷多是面向大中型国有企业,而众多污染严重、急需环境改造资金的中小企业难以实现环境融资的目的。四是绿色金融指标体系缺乏,绿色金融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建立。

  推动我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构想: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一是规划先行。一方面将绿色金融纳入青海省“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可以编制青海省绿色金融发展专项规划。二是政策扶持。针对绿色金融业务出台更多的财税优惠政策,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三是担保支撑,建立绿色企业的政府分级担保体系。要建立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建立青海省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其推动全省绿色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各金融机构作为绿色金融的执行主体,应逐步建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要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发展绿色保险,建立绿色基金,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碳租赁、碳基金、碳债券等金融产品,全方位构建青海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要建立绿色金融评价机制。“一行三局”、金融办、财政、环保、金融机构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探索建立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金融统一指标体系。实施规范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对绿色金融工作的考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