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写在全省“两会”召开之际(二)

19.01.2015  12:03

   一

  2014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青海迈出了哪些改革步伐?交出了什么改革答卷?

  岁末年初,一个好消息传来:省政府共取消下放423项、优化调整79项行政审批事项,提前一年完成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目标任务。这,只是我省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在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初步形成,共识不断凝聚,效果正在显现,展示了不少特色和亮点,有的走在全国前列”。

   二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于青海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省地处内陆、相对封闭,但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与其他地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唯有抓住这次千载良机,冲破束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以改革红利弥补区位的不足,强化后发优势。

  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与发达省区相比,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面临的困难挑战更多。我们只有奋勇当先、善于创新、勇于革命,积极主动地研究改革问题,只争朝夕地推动改革事业,才能促进青海跨越发展,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正是在这样的高度上思考和谋划,省委省政府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治青理政的战略任务之一,把改革作为谋取新优势、创造新动力的根本之策。

  于是,从河湟谷地到雪域草原,从经济主战场到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恢弘乐章铿锵奏响。

  三

  省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很快,由省委书记骆惠宁任组长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下设5个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先后召开5次会议,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分工方案和2014年工作要点,编制了2014—2020年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明确了“任务书”和“日程表”。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正确方向,加强通盘谋划,强调做到“四个搞清楚”,即把中央的精神搞清楚、把先进的做法搞清楚、把自己的情况搞清楚、把改革的任务搞清楚;各地各部门坚持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抓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行动快、指向准、落点实,自觉用改革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唱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合唱。

  

  其实,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改革作为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始终强调“青海虽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不能落后”,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使我们在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复杂的矛盾问题、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有了前所未有的从容和底气。

  医改:率先在全国推动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公立医疗机构“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和分级诊疗制度七个方面改革。广大农牧民和中低收入者挥别“小病拖、大病扛”的历史,医改是他们心中无法忘怀的温暖记忆。

  房改:在全国创新推出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政策,支持全省25万户农村家庭盖起了新房,全省城镇保障房覆盖率在西北地区位居第一。

  户改:在全国较早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全省近96万农牧民成为“城里人”。他们在享受城镇化和城乡统筹新政的同时,原有的土地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也得到保障。

  教改:将全省2496所中小学校调减到1083所。在三江源地区实施“1+9+3”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目前,这一机制惠及80余万名学生。同时,我省已成为西北第二个实施学前一年资助政策的省份,全国第二个对中职全日制正式学籍所有在校生免学费的省份。

  五

  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选在何处?

  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应该看到,青海的主要矛盾还是发展不足的矛盾,这一矛盾更多的要靠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不仅如此,经济体制是社会各种体制的“连接点”和基础。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寻根究底,大都与经济体制不完善、转型发展不到位密切相关。因此,省委审时度势,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在经济领域,我省先后出台27项改革政策和51项配套措施,行政审批、工商登记、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民间投融资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市场活力、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六

  今天的改革,已经到了涉险滩、闯激流的时期,所面对的都是“硬骨头”,过去那种“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已经独木难支。因此,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省协调推进文化、社会、生态、政治和党建等方面的改革,正确处理好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当期任务与长远目标的关系、专项改革与配套改革的关系,营造相互协调、相互支撑、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

  在社会领域,医药卫生体制、户籍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牧区生态岗位设管制度等改革继续领先,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试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等改革富有成效,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获得国家批准,已在我省先行试点地区启动。检务公开、狱务公开、司法公开、涉法涉诉信访、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顺利推进。

  在文化领域,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开展文化馆组建理事会试点工作。

  在生态领域,我省被国家六部委列入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主体功能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改革全面展开,在全国率先建立草原、公益林生态保护补奖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在政治和党建领域,健全项目征集、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完善人大专题询问办法。创新“双月协商座谈会”制度,建立专题协商机制,着力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制定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七

  现在回过头看,青海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蹄疾步稳、深入推进,很关键的一条是坚持了问题导向。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改革的议题由“问题”决定,改革的路径由“问题”选择,改革的成果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来评判。

  全省上下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紧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切实加强薄弱环节,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作为创新的支点而不是退缩的借口。坚持从已有工作基础、已经具备条件,对解决青海的问题有现实性、牵引性、实效性的方面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而取得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健康运行”的喜人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是对改革本质的深刻揭示,也是一条今后必须坚持和掌握的方法论。

  

  开放也是改革。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更高层次改革,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为全省发展注入活力。深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环湖赛、青洽会、藏毯展、清真食品展等重大经贸文化活动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举办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圆桌会议,推进与中西亚国家经贸合作,积极拓展南亚和东南亚市场,开通了相关国际航线。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强同发达省市和央企战略合作,深化对口援青工作,加强对外事工作的领导,对外交往迈出新步伐。

  在辞旧迎新之际,西宁至格尔木铁路新关角隧道开通运营、兰新高铁西宁站动车组投入运营,新建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开工建设。这三项工程,不仅意味着我省进入高铁时代,也为我省加快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一路一带”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标志着青海的开放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九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一方面,国家将会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对此,我们要承接好。我们还要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体制、国有企业生态文明制度、社会领域推出一些有特色、有亮点的改革。压力不小、任务很重。

  改革越往前走,触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复杂,遇到的难题也越大。但我们深知,青海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已经起锚,面对激流险滩,我们唯有坚定信心与勇气,继续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才能驶向更广阔水域,才能到达理想彼岸。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许存师)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