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公交车司机刘玉鸿6年行车零违章零事故零投诉

13.07.2014  11:19

  青海新闻网讯 天刚刚亮,家住毛胜寺社区里的刘玉鸿就已经出发去上班。刘玉鸿是一名公交车司机,起早贪黑对他已是习以为常。一到车队,他先把车里里外外打扫一遍,然后才抽空吃一口馍馍喝一口水。这是他的早饭。而中午饭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习惯了,有时候一堵车就连中午饭也在车上解决了。”

  刘玉鸿给人的第一印象,憨厚,不爱说话。但是只要你提起西宁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三公司9队的80后驾驶员刘玉鸿,认识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33岁的刘玉鸿自6年前到23路车当司机以来,先后荣获“先进个人” “安康杯优胜个人”“驾驶标兵”“西宁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我以前自己跑车,2008年来到公交公司,既然来了就踏踏实实干活。”刘玉鸿话不多,每问一个问题他都会笑一笑。“他就知道埋头干活,不爱说话。”9车队队长庞月红说,仅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刘玉鸿安全行车近4万公里,“他在公交公司6年,按这个行车公里数算,6年间就跑了24万公里。”

  作为天天在路上跑、经常与乘客打交道的驾驶员,刘玉鸿行车6年间无事故、无投诉、无纠纷,很不容易。“难道你遇到的乘客都没跟你红过脸?”他听到这句话时,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倒不是。我觉得遇到不友好的乘客时,要保持好心态,而且不能带着心事和情绪开车。乘客急了,我也坚决不能急。否则,就容易出事故。”刘玉鸿说,有一次,有两位乘客从后车门上车,他就提醒他们从前门上车还要投币。但是,那两名乘客没人理,提醒了几次后,那两位乘客走过来,把钱扔了过来,说:“你缺钱呀?不就两块钱吗?给你!”

  “当时,我脸上热辣辣的。但我还是把地上的钱捡起来,放到投币箱里。这时,还有乘客帮我捡钱。我尽量控制住自己,静心开车,那趟车总算安全地跑了下来。”刘玉鸿说。

  其实,让大家佩服的是刘玉鸿从不怕累。23路公交车有20辆,按照规定应该配备40名司机,但是现在23路公交车只有36名司机。刘玉鸿是23路车上为数不多的单班司机。“每次有人休假或者生病的时候,车队就会找我跑车,反正我回到家也是看电视,睡觉还不如跑车。”就这样,刘玉鸿一天最多的时候跑7圈。23路公交车一个来回近20公里,7圈也就意味着跑了140公里,“堵车的话就很耗时间,一趟要一个半小时。”刘玉鸿说,在跑车的时候尽量避免喝水,因为中途无法上厕所,即便是到了调度室,有时候根本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

  从业6年来,刘玉鸿从来没请过一次假,任劳任怨,每当运营中看到同事的车辆出现故障时,他都主动给予帮助。问他天天开车,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走着同一条路,有没有厌烦过时,他的回答是:“干一行,爱一行,终究会成就一行。”

  一颗本分的心

  有些年轻人干什么烦什么,而从业6年来,80后公交车司机刘玉鸿从来没请过一次假,天天开着公交车,来来回回走着同一条路,却从没有厌烦过。为什么?他的回答是:“干一行,爱一行,终究会成就一行。”何谓敬业爱岗?这是最好的诠释!

  在刘玉鸿看来,要想开好车,要有一颗本分的心,本本分分做分内的事。因为采访,笔者与公交人打交道十多年。刘玉鸿道出了众多公交人的心声——要想开好车,首先要有一颗本分的心。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公交车司机都应该以乘客的生命安全为主。安全运送乘客是一名公交车司机的职责。刘玉鸿行车6年间无事故、无投诉、无纠纷,实话不容易。充分体现了当代公交车司机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让我们记住这位平凡而又热情敬业的公交车司机——刘玉鸿,正是这样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默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用汗水和辛劳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才使西宁变得如此美好,如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