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西宁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2014〕211号)

10.01.2015  00:48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

  《西宁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2月7日

  

 

 

西宁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西宁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指导意见》(青政办〔2014〕15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把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作为气象工作核心任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按照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业战略,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加强气象工作科学管理,使我市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发展和实现气象现代化,要按照工作政府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加强多部门间的联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部门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推动气象科学知识普及,促进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

  (二)坚持需求牵引、统筹规划、系统科学。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创新性思考,系统性规划,以政府和广大公众的需求为牵引,统筹兼顾,科学布局。气象现代化发展既要考虑西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要体现出一定的超前性,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需求,体现宜居、生态、安全的高原都市气象现代化建设特色。

  (三)坚持项目带动、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围绕全市发展重点,凝练项目,依托项目实施,带动气象现代化发展。加强科技体制与机制创新,积极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不断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注重科学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全的气象基础业务系统,城市运行和大型活动气象保障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宜居、生态、安全的高原城市发展需求。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大于95%,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监控系统进一步优化,设备先进性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故障恢复时间和全年业务可用率分别达到36小时以内和98%。气象信息实现多渠道的畅通传播,公众满意度超过80%以上。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科学管理能力比“十二五”期间显著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推进市、县气象工作政府化

  1.扎实推进湟中、湟源、大通三县局的气象机构综合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局台分设、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体制,全面履行县级气象机构的工作职责,重点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对乡(镇)、社区、村的气象服务组织管理。

2.健全气象工作的政府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以主管市长为组长,主管秘书长、气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防灾减灾工作。

  3.市政府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将气象法律法规执行落实、重大气象项目和工程建设、重大气象灾害防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以及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等工作纳入责任书中,确保各项气象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二)大力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水平

  1.强化气象部门与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完善气象部门与市政府应急办、电信运营商、广播电视台等部门间快速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绿色通道”、逐步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分区发送,实现气象信息服务全覆盖。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专家咨询机制,成立专家委员会,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开展应急工作人员应急管理培训,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演制度,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支持系统和现场应急服务的业务系统建设。

  2.各县成立气象服务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人员,逐步做大做强县级气象服务工作。

  3.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志愿者的作用,推进气象服务向乡(镇)、社区、村延伸,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气象信息员的补助和培训资金投入,加大对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志愿者的培训力度,规范和完善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志愿者的制度化管理和奖励机制。力争在五年内实现每个行政村有1名信息员的目标。

  4.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合作、沟通、协调、联动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不同层次、应对不同气象灾害的气象防灾减灾避灾应急演练。成立由气象协理员、联络员、信息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气象科普宣传队伍,设立农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栏和气象书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文化阵地开展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和救灾(自救)能力。

  5.加强探测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国家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强化雷电防护行政许可管理,将雷电防护安全管理纳入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三)加强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1.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 不断提高观测要素和站网布局的科学性、先进性,促使自动站观测时空分布密度、观测自动化程度、综合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等达到一个更高水平。扩大天气上游地区雷达监测范围,加强对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对突发大风、暴雨(雪)、雷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率,确保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5%以上。

  2.完善综合气象监测体系。 在市区和近郊,重点监测城市热岛效应、内涝、雷电、灰霾和城市近地边界层大气物理和化学成分,以及其他导致人居环境恶化的气象灾害;在农村及林区,重点监测干旱、冰雹、洪涝、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对农牧业、林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对重要交通线路(公路、铁路)和输变电线路,主要监测道路积水和结冰、电线积冰、大风等气象灾害。

  3.加快综合气象监测仪器保障系统建设。 建立实时全网监控;建立健全气象台站保障预案,明确市、县两级保障人员配置和工作职责;制定备件库建设方案,形成市级备份大部零部件、县级备份常用零部件的格局;加强保障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基层维修人员综合能力,提高突击抢修成功率和时效。

  (四)加强现代城市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

  1.强化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加快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天气预报的研制和实施,引进、开发适合西宁天气气候特点的灾害性天气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计算输出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加强对数值预报输出产品的解释应用。建立基于SWAN系统的灾害性天气实时自动识别、预警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增强对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2.强化灾害性天气落区客观预报和乡镇精细化预报。积极探索延伸期预报,建立3小时临近预报业务、5公里网格点或乡镇及其重点区域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系统,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精细程度和预报能力

  3.开展雷电潜势预报、西宁空气质量预报、紫外线等级预报,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条件等级预报。

  4.加强多部门灾害性天气的联防联报,进一步完善气象台站实景监控系统,在市区气象灾害易发地段设立实景视频监控点,实现对城市内涝、积雪、道路结冰等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控,尤其是针对人口密集区、旅游景区、农业主产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高等公路等重点区域的监控,提高预报预测和预警发布能力。

  5.优化预报业务流程。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根据业务布局和分工,修订和完善预报业务流程,进一步促进不同时效预报业务之间的协调统一和有效衔接,保证预报产品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完善天气会商和预报指导流程,加强会商的组织与管理,加强指导预报流程的建设,推进实时在线会商。改进分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建立预测业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检验评价系统,开展预报动态检验业务。

  (五)加强城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城市气象服务产品分析制作系统,开展雷电冰雹预警、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城市气候预测和微气候、环境气象指数、城郊精细农业、高速公路大风与能见度预测以及大气质量预测等气象服务产品的分析制作。做好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景点大气含氧量、人体舒适度、紫外线辐射、灾害性天气等对游客影响的预报服务和评估工作。

  2.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加强气象部门与农牧、林业、国土、环保、交通、建设、城管、民政、水务、旅游等部门的合作和信息交流(水情、火情、污染、农业生产环境、公路能见度等监测信息),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加快与市民生活质量和各行各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气象指数开发与服务。

  3.搭建公共气象服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传输、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图文并茂、生动易懂的气象服务产品,充分利用社会与各有关行业的通信系统及公共媒体设施,及时分发气象服务产品。

  4.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在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完善为农服务“两个体系”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现代设施农业的气象服务品牌;加强农业气象信息传播发布能力建设;推行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气候区划和反季节蔬菜气候环境评价服务。开展极端天气事件对特色作物的影响评价服务。充分运用有利的气候条件,科学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和布局。

  5.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立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扩大人工影响天气规模,加大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力度,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研究,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

  6.开展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开展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气候影响评估,如城市干热岛、城市混浊岛气象评估,并进行城市生态调查,建立城市生态模型,为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相关部门及科研单位合作,共同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和各行业的影响,尤其是适应技术研究、推广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影响评估和提供应对措施等业务服务。

  五、重点工程

  (一)建设更加完善的气象监测体系

  1.优化扩建气象观测站网

  (1)建设、优化本市气象观测站网,全面建成市区、乡镇、流域、山洪地质灾害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加强与水利、水文等部门监测站网相互协调,实现监测信息共享;逐步消除气象监测预警“盲区”,实现灾害易发区、气象敏感区、产业集聚区和人口集聚区气象监测设施全覆盖。在全市50个乡镇中,按照平均每10个村建设1个两要素自动站、每1个乡镇建设1个六要素自动站的标准,增建气象自动监测站138个。

  (2)完善新型及特种气象探测网。在市气象站(廿里铺镇)建成大气成分观测和城市气候观测系统,开展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气溶胶、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成份观测;在西宁体育公园建设新型国家气象观象台(兼气象科技馆),开展高空、地面立体气象要素观测;实现云能天、固态降水、雪深等观测项目的自动化,在廿里铺、西宁体育公园、大通、湟中、湟源等站点布设激光测云仪、全天成像仪、能见度传感器、天气现象传感器。

  (3)完善行业气象监测站网。强化气象监测站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完善行业气象监测站网;构建气象、农牧、林业、国土、环保、交通、建设、城管、民政、水务、旅游等部门联合气象监测与预警信息共享平台。与农业部门合作,推进现代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在城西区、城北区、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各选取一个代表性强的设施农业温棚,建设温室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建设4个土壤水分观测点,开展水浇地、浅山、脑山以及其他重点区域的土壤墒情观测,提高农业气象观测的现代化水平;与林业部门合作,在大通县东峡林区、宝库林区、湟中县群加林区、湟源县东峡林区、西宁南山和北山林业带各建1个五要素(温度、降水、湿度、风向、风速)自动气象站;与交通部门合作,在西宁至日月山之间、在朝阳至小峡口、西宁至大通高等级公路、西宁至贵德之间、在青藏铁路、兰—新铁路客运专线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建设10~15个自动气象站;与城管、交通等部门合作,在市区气象敏感地段设立气象灾害实景视频监控点15~20个,实时监测高等级公路铁路沿线能见度、路面结冰、积雪;与国土、水务等部门合作,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库区、湟水河流域及灾害性天气上游地区,共同建设80个两要素(温度、降水)自动气象站,提高库区、河流域、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防雷减灾业务系统建设,在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区各布设1台闪电定位仪,初步建成闪电定位监测网,发布雷电潜势预报和临近预警;与旅游部门合作,在国家和省级景区建设旅游气象站,开展旅游风景区的温度、湿度、风、降水及负氧离子浓度等要素监测,发布旅游气象服务信息。

  2.提升气象监测应急保障能力

  建设气象设备运行监控及保障综合平台(包括气象灾害应急移动指挥车 1辆、监控平台办公系统1套、维修平台系统1套、设备维修检定系统1套、专综合信息监控大屏幕系统1套、综合监控软件1套,便携式设备维护工具1套)。加快市、县两级监测应急保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能力,力争故障恢复时间和全年业务可用率可分别达到36小时以内和98%。

  (二)建设功能先进的预报预警业务体系

  1.提升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应用能力。引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加强对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本地化技术研究,提高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释用能力,建立本地精细化要素预报方程,每日滚动制作精细到乡镇的气象要素释用产品。

  2.应用多源支撑产品,探索多项订正方法,提升精细客观要素预报能力。以国家级和省级基本气象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应用回归订正方法、高度订正方法、风场订正方法、物理量订正方法等精细订正方法,进行气候分区及背景订正、检验误差订正、预报方法订正(温度、风、湿度),基于MICAPS3.2系统进行本地化应用开发,建立0-72小时连续、滚动、无缝隙的基本气象要素短期精细化客观预报业务系统,实现精细化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乡镇预报。

  3.加强对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空间结构、要素配置和物理过程演变的认识和理解。开展新资料、新方法在气象预测预报业务中的应用研究和预报指标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对突发灾害性、极端性天气发生的规律和预报方法研究;加强对中小尺度系统高影响天气的结构和发生发展机理研究;加强对不同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地形、下垫面、城市的影响研究。形成具有西宁特色的预报指标体系,实现灾害性天气分区域预报、精细到乡镇和重要功能区的降水气温预报,0-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不低于90%;0-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大于70%;0-24小时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大于75%。

  4.建立完善省市县一体化预报业务平台。研发和完善市、县两级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实现实时监测信息、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息、精细化乡镇预报的综合显示、分析和发布,实现“上下联动,在线会商、交互订正”。

  (三)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1.加强政府主导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协调机制,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和完善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各级气象灾害分灾种应急预案,实现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措施联动、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分先后分区域分等级响应。完善气象灾情反馈机制,实现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

  2.建设大通县、湟中县气象预警中心,完善灾害性天气城乡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机制。以手机短信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重点,建立气象部门与通信公司、新闻媒体、网络门户间快速传输信息的绿色通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网和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提升气象网和电子显示屏的软硬件水平,所有乡镇(街道)、中心村和重点学校、社区、机场、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配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显示终端,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达到95%以上。

  3.建立城市人居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加快雾、霾、酸雨、负氧离子、城市热岛效应等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建立城市雾霾天气预报指标体系,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紫外线强度、大气含氧量、穿衣指数、人体舒适度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服务,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高原特色旅游需求。

  4.建立集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面向政府及重点行业的气象服务能力,提升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部门合作的优势,将气象预报预警发布平台与“邮政便民驿站”、“社区便民信息亭”、“公交智能电子站牌”和公共电子显示屏等实时联通,构建公共显示屏气象综合信息传播系统。

  5.建立城市运行保障气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气象服务融入城市运行与管理,加强城市重大活动常态化气象服务。开展城市气候可行性论证,建立完善城市排水管道、大型工程建筑、道路结冰、高速公路大风与能见度预测等防灾气象指标,为城市运行部门的调度、指挥、联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开展城市生态调查,建立城市生态模型,为城市规划编制和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6.增强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建立现代农业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开展农业致灾气象条件的监测与分析;针对关键农事季节、主要农事活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发实用型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影响主要农作物种植、品质和产量形成等关键物候期预报;进行干旱、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短期预报和中长期预测预报;提高农业气象信息快速发布传播能力。

  7.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在现有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基础上,建立市、县作业点之间的4G通讯系统,建立以作业方案修正、作业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为主要内容的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形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配置电视接收器,完善防雷设施,基本完成全部作业站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扩大人工增雨时空规模,在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及西宁市天气上游区新增移动火箭增雨平台10个,燃烧炉增雨作业点3个,将人工增雨作业从目前的只在春季开展扩展到春、秋、冬三季开展,提高空气质量,应对春季干旱,降低草原森林火险。开展空中云水资源利用潜力及作业效果综合评估技术方法的研究。

  8.建立快速高效、集约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升级改造现有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地面高速宽带网络、4G无线网、卫星通信网相结合的气象综合业务信息网络,完成10兆以太网向100兆以太网的过渡,以满足气象资料传输、交换与共享的实际需要。建设市、县电视会商互联互通系统,实现气象部门与应急办、防汛办等单位之间的视频会商,更好地支撑预报会商和应急服务。

  六、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

  (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1.深化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科学设置各级各类岗位及上岗标准,建立岗位年度和聘期相结合的严格考评制度。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量化考核要素,优化评审标准,更加突出重品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导向机制。

  2.健全完善以用为本的人才工作机制。以用为本,完善人才引进、聘用、交流、培养机制,依照岗位需求来选拔、培养使用人才。

  3.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加大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基层一线气象人员岗位技能。加强合作,搭建项目培养、实践培训、合作交流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以专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气象人才培训体系。健全业务和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省内外工作交流和学习进修。

  4.实施“业务科技带头人培养工程”。以解决重点领域业务科研难题和关键技术为重点,以项目为纽带,以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探索高层次人才快速成长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合理的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使现有人员中高职称任职资格达到20%。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1.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结合气象科技发展趋势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高原特色城市气象服务、精细化城市预报、高原生态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形成有较强开发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创新团队。建立稳定投入机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业务科研人员人才交流机制,提高气象科技创新对业务和服务的贡献率。

  2.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机制,设立成果转化专项计划,对成果的转化研究予以持续的经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落实经费、人员,明确责任,建立实用业务开发工作奖励制度,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和有贡献的人员。建立首席预报员工作室,引领凝练重点工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负责科研成果业务应用试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测试和应用评价。

  3.建立健全开放合作机制。加强气象、农牧、水务、交通、环保、民政、旅游等重点行业相互开放,互取所长,资源共享,开创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加强与省内各州、市气象局的联系和互动,建立与省气象局和西部省会城市气象局长期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

  七、加强气象法制、文化和台站建设

  (一)推进气象法制建设。 加快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建设,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社会管理,提高气象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气象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强化气象标准化、气象依法行政信息化建设。

  (二)建设先进气象文化。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气象现代化全过程,大力弘扬以“准确、及时、创新、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精神。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台站标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满足气象职工精神需求。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统一规划、逐站设计和分步建设,按照功能适用、规模适度、建设集约的要求,实施 “一流台站”基础建设工程。全面改善业务、工作及生活条件。

  (四)加强气象事业科学管理。 完善与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优化机构配置,明晰职能职责,改进工作流程,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健全决策执行跟踪反馈及评估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执行能力,实现高效管理。充分应用现代科学管理和信息技术,构建气象科学管理信息支撑系统,提高气象科学化管理的水平。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气象工作政府化要求,加强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将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层层落实责任制,把气象现代化建设切实落到实处。

  (二)强化项目支撑。 根据《实施方案》中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建设工程,组织编制《西宁市气象灾害防御“十三五” 发展规划》,并纳入西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强化项目支撑,结合国家重大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实现西宁气象事业现代化的硬环境。

  (三)强化资金保障。 进一步健全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为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建立稳定增长的公共气象财政保障机制。

  (四)强化责任落实。 成立市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与领导。

  (五)强化考核评估。 加强对现代化指标完成情况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目标任务、完善推进举措、优化保障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项目建设的绩效考核,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实效。

  

附件:西宁市气象现代化(2020年)建设评价指标

 

 

 

附件

西宁市气象现代化(2020年)建设评价指标

 

 

指标

类别

指标

指标说明

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

1.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市、县政府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2.成立地方机构

市、县政府成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和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

3.财政保障指标

逐年加大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增雨作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匹配。

4.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和工作机构数量

市、县气象局均建立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和工作机构。

5.乡(镇)、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机构

乡(镇)成立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兼任气象信息员,覆盖率100%。

6.基本服务均等化指标

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

7.气象服务多样化指标

为相关部门、行业和公众的生产、生活及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80%。

8.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指标

市、县两级政府全部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乡镇及重点风险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率≥100% 。

9.应急联动机制和响应时效

建立完善的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部门应急响应准备率≥90% 。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响应时间≤30分钟。

核心竞争力

10.灾害天气预报准确率

突发气象灾害预报提前量达30分钟以上。

11.日常天气预报准确率

24小时内的晴雨预报准确率≥90%,最高气温 TS≥70%、最低气温TS≥75%。

12.短临预报精细化水平

0-2小时预报1小时间隔精细到乡镇、0-6小时、0-12小时预报3小时间隔精细到县。

13.观测网建设

完成全市50个乡镇区域自动站的布设,建成大气成分等特种观测站。

指标

类别

指标

指标说明

核心竞争力

14.观测自动化

气象观测自动化率≥95%。

15.技术装备保障

故障恢复时间和全年业务可用率可分别达到36小时以内和98%。

16.探测环境质量

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环境评分≥75。

17.网络传输

气象通信带宽省—市100M、市—县20M;省—市—县高清视频会商全覆盖。

18.人影作业能力建设

增加10个火箭增雨点,形成一年四季增雨能力;全市防雹有效控制面积达60万亩;全市人影作业点标准化程度达100%。

19.生态气象服务覆盖率

开展生态环境(农田、草地、大气、城市化等)动态监测评估,开发生态气象服务产品2个以上。

综合软实力评估

20.文明建设

文化场室建设达到100%覆盖,市以上文明单位创建率达到100%以上。

21.基层台站建设

各县级气象机构按照“一流台站”标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22.研发经费与成果转化率

研发经费占总业务费的比例≥2%,科技成果业务转化率≥80%。

23.创新团队

市级创新团队≥2个。

24.全市气象部门各类人才结构比例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90%,硕士以上≥18%;中级以上职称比例≥70%,高级以上职称比例≥20%。

25.高级专家数量

市级气象首席专家≥2人。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
海西:“组团式”校园引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新动能新优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学历要求是怎样Qhnews.Com
青海省“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启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3日,Qhnews.Com
我省发布“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十大典型案例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3日,Qhnews.Com
青海省农产品电商直播大赛在西宁启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0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