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 别让心灵患上“感冒”

28.06.2016  10:09
来源:青海日报

   身体感冒了,我们会吃药打针、对症治疗,但你知道心灵也会“感冒”吗?随着现代生活竞争压力的增大,很多人都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压力山大”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心灵感冒”不容忽视的痛

  就读于我省某高校的大三女生张苹(化名)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被老师和父母寄予很大的希望。考上大学后,她读的是法律专业,父母为此非常自豪,认为她今后一定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为全家人争光,张苹本人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可是在一个多月前,学校选拔一批学生到省外几所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去实习,对自己信心满满的张苹却落选了。这次的落选对她的打击特别大,她甚至担心毕业后会找不到工作,给父母丢脸。每每想到这个,她就会紧张、焦虑、食欲下降,上床后久久不能入睡,时间久了,学习效率也下降了,甚至连正常的学业都有可能无法完成……

  今年38岁的王勤(化名)在西宁市一所中学当老师。之前她在一所基层中学教书,工作认真负责,颇得领导欣赏。可是到新的工作单位工作一个多月后,因为工作失误,被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还在大会上被不点名地批评了几次。这让王勤心里觉得十分压抑,她觉得自己很无能。现在一回到家,她就有想哭的感觉,晚上总因为这些事失眠。但是她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解脱……

  今年37岁的安丽(化名)是西宁市一家合资公司的会计,结婚14年,儿子13岁。和丈夫结婚头几年,夫妻感情尚好。随着孩子的出生、长大,生活更加忙碌,家里家外都需要安丽操持。而丈夫在家里依赖性强,干什么也不着急,夫妻出现矛盾就闷闷不语,或者以朋友聚会、单位加班等理由不回家。这让安丽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急躁。现在,一看到别的夫妻同进同出,安丽的心情就更加难过,常常哭肿双眼,出现食欲下降、睡眠不好、兴趣减少的情况,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她非常痛苦自卑,甚至向丈夫提出了离婚……

  今年65岁的刘伯家住西宁市海湖新区,最近他感到非常心烦和失落。给儿子打电话叫他回来一起吃顿饭,可儿子正在做一项研究,根本抽不出身,刘伯也不好勉强。虽说现在身体还算硬朗,但想想老伴去世了,儿子又不常回家,不禁悲伤不已,觉得活着没有意思……

  过去人们认为,只要没有病就是健康。可许多人从身体上看确实没有疾病,但他们却活得很不愉快,恶劣的心境常常使他们无法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现如今,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也给予了更严格的定义——没有疾病的身体、以愉快为主的心理状态和能够承担自己的角色责任的行为能力。如果一个人虽然身体没有疾病,但整天忧心忡忡、睡不着觉等,并因此而不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就说明他(她)患上了“心灵感冒”。刘苹、王勤、安丽、刘伯的经历就是“心灵感冒”的个案。

  “心灵感冒”应及时诊治

  什么是“心灵感冒”?

  “‘心灵感冒’患者常常感觉矛盾和挫折,情绪波动大,易消极、焦虑,并出现紧张、不安、愤怒、憎恨、忧伤、恐惧等情绪,表现在生理上可能出现头痛、失眠、食欲不振、心悸等。”省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刘桂兰告诉记者。

  现代人的生活在物质上越来越丰富了,可精神上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升学、择偶、求职、晋升、挣钱等问题,让很多人心理上不堪重负,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继保健食品热、健美减肥热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省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之初,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持不理解的态度,觉得那是精神病患者才去的地方。可是从2010年起,许多人都开始主动打电话咨询或者直接上门约诊,光今年上半年,就完成心理咨询1094人次。

  哪些人易患上“心灵感冒”?

  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祁乐平告诉记者,目前“心灵感冒”高发的主要是青少年、职场人群、女性和老年人。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使青少年在心理方面存在“发育不全”的现象,而他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有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事可干,这样的老人很容易感到孤独、精神寂寞、觉得生活没意思。尤其是在生病或出意外时,由于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会因此产生被遗弃的心理,或感到孤苦伶仃而自悲、自怜等。

  女性由于体内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是感染“心灵感冒”的高危人群,有很大一部分是情感问题所致。

  至于职场人群,社会常常把他们叫做“白骨精”,从事的职业压力较大,休闲时间少。“人际关系因为工作关系而比较疏远,没有情感支持,内心成了不断膨胀的气球,很容易在外力增加的情况下‘崩溃爆炸’”。祁乐平这样解释。

  有人感叹:“人在心情不好时,什么事都干不好。”却不知大多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的。对于心理负担本来就很沉重的“心灵感冒”患者来说,他们能否认同走进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很关键。

  在采访中,刘桂兰说:“‘心灵感冒’是可以治愈的,更是可以预防的。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它、不能及时治疗它,讳疾忌医或是病急乱投医,都是不可取的。”

  近年来,我省启动了一系列心理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心理卫生服务,使更多“心灵感冒”患者能获得更加便捷的心理卫生服务。其中在加强心理卫生专科建设,重点培养人才方面,年年选派省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医务人员参加“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规范化培训”、国家心理援助热线项目等培训,使医务人员的心理治疗技术水平全面提高,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明显提高。

  为方便群众就医,省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全面实行预约心理咨询与治疗,利用心理热线、短信及到现场进行预约;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咨询服务,方便基层群众心理健康咨询、用药就医咨询和危机干预;实行无假日门诊,方便学生利用休息日咨询治疗;开设专家特需门诊,解决专科疑难病症;与基层卫生部门合作,走进学校、社区、机关等地,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心理问题;进行入户调查,心理评估,建立档案,心理辅导,对弱势群体提供心理服务。

  针对普通人群,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建立常态化的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和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制定了社会各类人群心理指导方案和措施。

  “人每时每刻都存在心理活动,都在思想,既可通过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出来,也能用身体的症状表现出来。一般人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只要持续时间短,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都属于正常情绪反应,如果持续时间超过两周,社会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就要考虑是不是患上了‘心灵感冒’。”

  刘桂兰介绍,“当发现自己患上了‘心灵感冒’,一定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组织机构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心灵感冒”者如果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帮助,会发现生活依然很美好。

  【链接】

  家门口的“贴心医生”

  “有病就找咱们的‘贴心医生’!”

  这是西宁市城北区马坊社区居民的口头禅。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汪丽玲来说,她觉得这是群众给予她的最高嘉奖。

  1994年,汪丽玲从青海医学院毕业分配到马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室简陋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让这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感到失落。但随着对工作的慢慢熟悉,每天管理住院患者、上门诊、值班,汪丽玲很快适应了基层医生的岗位。

  在基层医院,医生身兼数职,工作琐碎而辛苦。汪丽玲在工作之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慢性病筛查工作上。她常常利用休息日,走访居民家中,和他们拉家常,掌握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尤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她更为关注。

  杨成林是一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病多年,每天都要吃降压药、注射胰岛素、反复测血糖,这让他心情很不好。再加上老伴有病,孩子们又不在身边,杨成林觉得人活着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汪丽玲经常到他家进行慢病随访,给他测血压,耐心讲解糖尿病、高血压的自我保健知识。让他认识到,高血压、糖尿病只是慢性病,经过锻炼、饮食控制,加上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在汪丽玲的贴心治疗下,杨成林的病情逐渐好转,血压和血糖逐渐平稳,心情也好了起来。

  社区居民刁其英患冠心病多年,她老伴患有脑梗塞,常年需要人照顾,孩子们又都不在身边,对于这样的患者,汪丽玲平时就格外关注他们,告诉他们若有身体不适,随时给她打电话。有一天,汪丽玲接到刁大妈打来的电话,说她感觉胸闷气憋。汪丽玲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赶到刁大妈家中,经过初步诊断,是心绞痛发作。当时刁大妈的子女都不在家,去医院很不方便。汪丽玲就给她服用了速效救心丸,然后在邻居的帮助下送到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进行治疗。等刁大妈的子女赶到时,大妈的病情已经缓解,“要不是有汪大夫,我恐怕都没命了!”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是一提起这事儿,刁大妈现在都感动得泪流不止。

  多年的社区卫生工作让汪丽玲深深体会到,社区医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面对居民们信任的目光,我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

  马坊社区居住的多半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比较多。汪丽玲再忙也不会忘记定期给他们打电话询问血压、血糖。她的电话24小时不关机,每次接到电话,从不会嫌麻烦推诿。社区有些退休老职工经济条件不好,由于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汪丽玲就会根据他们的病情,选择经济实惠的药品,不开大处方。大家都说,汪医生开的药,又便宜又有效。

  基层医生虽然身处基层,但更需要掌握全面的医疗知识。汪丽玲一刻也没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她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医学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并积极参加各类医疗知识和技能大赛,积累经验。在2010年《首届西宁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卫生系统岗位大赛》中取得了双人心肺复苏“技术能手”奖,并被授予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荣誉称号;2010年代表西宁市城北区中医院内科参加《城北区医疗系统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夜班休息时间,到大医院学习新技术,解决了周边患者往返大医院检查的劳苦,而且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在不了解的人眼里,社区医生很不起眼,但对社区居民来说,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汪丽玲就像一株普通的树,扎根在社区,为社区老百姓的生活撑起一方庇护。

  如何自我预防“心灵感冒”

  本期话题:“心灵感冒”已不再是一个的陌生的词汇,焦虑、愤怒、抑郁、失眠、记忆力减退,甚至神经性疼痛等问题正日益困扰着人们。“感冒”是小疾,但如果不重视,也会转变成大问题,所以多加注意和预防是必要的。

  本期嘉宾:省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刘桂兰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都处于和谐安好的状态”。可见,健康不单是身体没病,更要身心和谐。与人的生理系统一样,人的心理系统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环境的变化、情绪的起伏、生理的病痛等,都可能让人们的心理染上“感冒”。

  要预防和消除“心灵感冒”,就要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培养心理保健习惯,审视情绪体验,疏导不良情绪。善于顾及他人的需求,同时也要善于正确妥善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健身、社交等,保持轻松快乐的情绪体验。

  要学会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现实;要调整好心态,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要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并切合实际地制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要学会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做到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

  要学会给不良的情绪寻找出路,进行表达。天气好的时候,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晒晒太阳;郁闷、不开心的时候,多找朋友聊聊天,将困惑的事情倾诉出来;业余生活越丰富,表达渠道越多,越容易表达情绪。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处理起事情来更得心应手。一旦出现负面情绪,不要恐慌,可以吃巧克力等自己喜欢的零食缓解焦虑情绪,也可以通过运动等自己习惯的解压方式放松心情,但不可过度沉溺和依赖。

  最后,要直面“心灵感冒”,要认识到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的,既不要不理睬,也不要过度紧张。坦然面对,寻求帮助,是恢复心理健康的最佳途径。如出现严重问题,应及时求助专业心理机构。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