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兴农 地标兴农:门源深山瑰宝走上品牌之路

20.10.2014  14:41

      提起门源,很多人都会想起那句“门源油,满街流”。如今,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一名片,不但门源油在国内大超市里摇身一变,每升卖到了30多元钱,门源奶皮、门源白牦牛等门源特有商品,也走出深山,走上了品牌之路。

  门源油:走上有机食品柜台

  “我们门源的小油菜,是一种生育期短,感温感光性弱的速生早熟油菜类型。它所产的菜籽油,更是理想的食用植物油。以往,门源的数十万亩油菜花海与年产数万吨的菜籽油一样,并不被外界熟知,现在,门源油菜花海成为著名景区。门源菜籽油,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样油菜花,为门源挣来几样财富。”门源回族自治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很是自豪。

  门源奶皮:成为游客宠儿

  曾经,门源奶皮名不见经传,仅作为门源当地一种独特食品,是当地人走亲访友的礼品之一。

  如今,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一的门源奶皮,一张卖到了30元钱,人口总量仅十五万余人的门源县,有5700余户农牧民在做奶皮,户均增收每天五十元。

  “随着门源旅游业的发展,来门源旅游的很多人专门来找这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很多外地厂商也过来寻求代言,今年,预计我们公司门源奶皮的销量能够达到20万张左右。”青海伊源奶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门源白牦牛:深山中的瑰宝

  寻访门源白牦牛,本身就像一场探险。

  从门源出发,进入仙米林场,大山深处是门源县珠固乡寺沟村,沿着崎岖山路行走二十公里,再翻山越岭,能看到一大群通体雪白,浑身没有一丝杂质的牦牛在青山碧水中,或卧,或站,悠闲自在。

  在国内,有两个白牦牛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个在青海省门源县,一个在甘肃省天祝县。耐人寻味的是,这两个县,其实只有一山之隔,无论是海拔、地貌特征,还是气候环境均极为相似。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稀有珍贵的地方类半野生特有种群,白牦牛,自古以来就被看做是吉祥的象征。门源县,更在历史上就被称为“白牦牛之乡“。现在,其稀缺的品质,悠久的历史获得国家级认证,门源白牦牛的身价、市场竞争力、市场知名度获得大幅提高,成为青海绿色产业中又一前景广阔的农畜产品。

  “目前,我们正在开发门源白牦牛的相关系列产品,而从现有市场价格来看,白牦牛肉比普通牦牛肉价格贵一倍还多,这两年养殖白牦牛的农户越来越多。但我个人认为,白牦牛的未来不止这些,这种稀缺、独一无二的品质,一定能走出不一样的天地”。门源县白牦牛协会会长,寺沟村村民何才让却加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