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互联网+”行动

07.03.2017  17:38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2017年政府工作总体部署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并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列入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我国农村大多以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为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以高效、快捷的方式进行出售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农村地区生产设备陈旧、生产方式单一,制约了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农村地域偏远、交通欠发达、信息要素流动缓慢,为农产品出售形成屏障。农村信息渠道的闭塞使得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对外供给受阻。然而,互联网却加快了城乡之间的信息要素流动,促进了信息化和工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农民借助互联网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完成产品销售,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销售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比如近年来农村电商的飞跃发展,就是依托互联网兴起的新兴农产品销售模式,这进一步推进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面对我国农业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主要矛盾,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想要取得显著成效,与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抓农村工作相比,除了有继承和延续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和发展。创新与发展,正是顺应了当今基于大数据的崛起而形成的“互联网++”创新潮流。互联网+作为创新模式的重要表现方式,可以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坏节。农民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智能农业和精准农业生产。依托互联网+的人工智能化不仅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产品供给质量,改善了供不应求的现状,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