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托管改变农村生态

20.09.2017  19:27
9月19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关情况。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在发布会上表示,农业生产托管是实践中提出的迫切要求。他指出,农业生产托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民没有劳动力,但是又不愿意流转土地,希望获得从种到收全过程的服务,这就是全托管。另一种是有劳动力但又不能完成全部生产作业,希望把耕种防收等主要环节委托给第三方服务组织。“这种需求大了,服务的规模经营就形成了。” 记者了解到,类似农业生产托管的这类新业态、新职业正在改变农村的传统生产模式。 《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开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这包括信息服务、农机服务、科技服务、加工服务业、销售服务等。 数据显示,有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在2015年达到了2050亿,也产生了许多工作岗位。比如,有2000万人在从事涉及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就。 农村生产托管加快 记者了解到,农村土地经营权和承包权可以流转,这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根据农业部的数据,到去年年底,中国2.3亿承包农户已经流转了4.79亿亩承包地的经营权,占整个二轮承包面积的35.1%;有接近七千万的农户把经营权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出来。但是,如果不想进行土地流转,农民们也有了新选择。 《指导意见》中指出,将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服务型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 有关部门数字显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组织数量超过115万,服务领域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个产业,涌现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 农业生产托管行业解决了农民如何一方面进城里打工,另一方面又不撂荒农地的问题。同时,这一行业又能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 “我们很重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形成的土地规模经营,解决的是‘谁来种地’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的农民自己还有能力、还有意愿耕种土地,并没有将自己的土地全部或者部分流转给第三方。”张红宇表示。 张红宇指出,农业托管解决农业的老龄化、兼业化问题。此外,解决了整个环节的集约化经营问题,成本得到了相应的降低,另外也可以助力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根据《指导意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解决普通农户在适应市场、采用新机具新技术等方面的困难,有助于将一家一户小生产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大生产之中,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要求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土地流转可以形成规模经营,服务规模扩张也可以形成规模效应,这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有效路径。”张红宇表示。 最终,根据《指导意见》,力争通过5年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明显提高,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来源: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