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交会上的青海元素

23.11.2016  18:03

  简洁大气的青海展厅。

  参展商品尝我省的枸杞芽茶。

  青海新闻网讯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在收获的季节,在四季如春的美丽昆明,亮点频现、精彩纷呈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农业领域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举办的农业成果交流展示盛会,定位了“供给改革、产业融合、绿色共享、创新发展”的鲜明主题,阐明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交会,为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加快走出去步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难得的机遇。围绕“大美青海、生态农牧”的主题,在各地农业产品齐聚、招商引资出彩的本届农交会上,我省以自己独有的名特优新特色农畜产品,充分展示了青海高原天然、绿色、生态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

   创立品牌,

  名特优新产品抢占市场

  “这是青海富硒土地上的富硒黑蒜,90天的自然发酵,营养价值很高,口感有些酸甜;这是高原特有的种植作物青稞,与牦牛奶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出的青稞酸奶有一种香甜的味道……”

  青稞、蚕豆、马铃薯、菜籽油、牦牛肉干、黑红枸杞、藜麦杂粮、油菜花蜜……名品荟萃,暗香浮动。跟随着解说员赵小娟的脚步,走在青海展区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每一个展位、展柜前,裹挟着青海高原浓郁气息的农产品,“争香斗鲜”,成为农交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品尝紫色土豆泥、富硒黑蒜、樱桃干、三文鱼,品鉴青稞酒、枸杞酒、牦牛酸奶、枸杞芽茶……高原的“色、香、味”,让参展商和市民们纷纷驻足品味、观赏和购买。

  在青海好朋友乳业的展柜前,上海市农委经济商务处一行人停下了脚步。“不错哎,口感香甜,奶味很浓。我去过青海的果洛,那里的酸奶很特别,如果加点糖和蜂蜜,味道特别好。”来自上海“城市超市”的采购商陈女士开心地说。

  “牦牛乳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是普通的西门塔尔和荷斯坦牛的一倍。现在青海省牛奶年产量达到了30万吨,实现了自给自足。”省农牧厅马清德介绍着。

  “这是葡萄干吗?个头好大呀?”

  “这是我们乐都的大樱桃干,比葡萄干甘甜。新鲜的大樱桃虽然价格不菲,但非常受人们的喜爱。”

  “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作物,平均含量高是小麦的50倍。我们的产品,原材料选用青稞和青海的牛奶、菜籽油,主料和辅料都是一流的,这样做出的饼干,肯定是优质、绿色的……”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寿栋为专门来青海展馆买东西的昆明市民李玲一家,详细地做着介绍。

  “我知道你们那里的青稞,有这方面的了解,还知道青稞里紫色的品质最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是想寻找一些更加健康、绿色的食品。”李玲说。

  拎了满满两袋食品的昆明市民杨虹告诉记者,自己本身是搞农业的,因而对青海的产品有更多了解。“那边农作物的生存环境比较特殊,因为海拔比较高,相对来说农药残留影响比较少。我今天来买了燕麦、枸杞,还有蚕豆好多种食品……”

  “这就是冬虫夏草,这么整齐,品相真好。”面对北京客商的夸赞,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科技局局长才仁扎西很自豪,“这是产自我们玉树杂多海拔4600米地方的虫草,也被称为‘黄金草’,今天展示的都是顶级虫草。”

  “我们的环境特别好,产品都是优质绿色产品。现在,我们也加快了帮助企业优质产品取得绿色认证的步伐。我们这次将牦牛和虫草的系列产品带到云南,就是要向世界展示青海玉树的特色品牌,要让全国和全世界了解最优质的产品。”才仁扎西说。

  在才仁扎西看来,帮助企业取得绿色认证,是让企业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为企业产品开发和升级改造,走向规模化、品质化提供很好的机遇。

  天蓝水净、远离污染的青海高原,生产绿色农畜产品优势巨大。借助农交会这个国际化的大平台,更多的绿色农畜产品从“深闺”中走出来,提升品牌效应,擦亮金字招牌,拓展销售渠道。

  在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看来,特色优质农产品在展会上的供不应求,再一次以事实说明了特色农畜产品、现代农牧业在新经济形势下所具备的广阔发展空间,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希望我们的企业,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紧紧把握市场需求,强化企业管理,扎实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质量,加强宣传推介,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张黄元说。

  “短短的几天时间,对我们的参展商来说,交流学习的经历非常宝贵。在这场同属于农牧民与企业家的农业盛会上,青海元素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业元素交相辉映,分享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家企业取得的最新成就,寻找投资贸易合作的新机遇。我们的优势特色农牧业,在农交会的广阔平台上,不断吸收经验,转型升级。”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认为。

   科技创新,

  传统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这个是煤炭吗?”“不是,这是牛羊粪便加工的生物碳棒……”

  “这不是紫薯泥呀?”“不是紫色的红薯,是我们紫色的马铃薯……”

  青海展厅内,不时听到这样惊奇的询问声。

  本届农交会,也见证着我省成长壮大起来的农牧业创新技术、产业融合模式等代表未来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新元素。

  青海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这种生物碳棒是采用高原纯天然的“羊板粪”、油渣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含有各类中微量元素凹凸棒矿粉,经先进的生产工艺发酵、腐熟,具有养分全面、无毒害、无残留、无污染等特点,还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

  据悉,生物有机肥的加工,使我省广大牧区粪污无害化处理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全省1200多家规模养殖场,有1000多家实现了粪污无害化处理。

  马铃薯作为我省传统优势作物之一,薯形大,产量高,病虫害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4000公顷以上,形成了以互助、湟中、乐都、民和等县为主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而马铃薯家族新品种的出现,让这种传统的农作物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这种黑金刚品种是从南美引进的,经北京谱尼检测报告,它的花青素含量很高,是我们马铃薯家族的新品。这是紫色的土豆泥,就是用黑金刚马铃薯加工的,口感比传统的马铃薯更好。”青海大通张老黑黑金刚土豆种植基地理事长任青福介绍,土豆基地使用的肥料80%都是有机肥,土质相对比较松软。有机肥的使用使黑金刚土豆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土豆品质就好。

  优质的黑金刚土豆,深加工所产生的附加值,也带动了这一传统的农作物良性循环发展。

  饲料工业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基础产业。此次农交会,被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青海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江河源”牌奶牛精料补充料、肉牛羊精料补充料,也很受养殖企业的青睐。

  “这种奶牛饲料可以使养殖户每头奶牛每天增加2.5公斤以上的产奶量,牛奶乳脂率也能得到明显提高。”江河源公司总经理崔志晓对来自云南昭通的客商,详尽地介绍着饮料的功效。

  立足我省反刍动物养殖发达的实际,江河源集团公司发挥在反刍动物饲料研发生产方面的优势,研发生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青藏高原寒冷、缺氧气候特点的各种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牛羊精补料等,饲料因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科技含量高,被授予“全国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奖”。

  “我们利用子公司油菜籽加工生产的优质菜籽粕和玉米加工生产配合饲料,专供公司牧场及签约奶牛养殖小区饲养奶牛,在确保饲料质量的同时,保证了乳制品奶源的安全可靠,促进了江河源农牧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崔志晓说。

  在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心里,资源禀赋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忱无忧。“新常态下,传统产业要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必须创新思路,打造品牌,把传统的一产延伸到‘衔接二产连接三产’,满足农牧民、加工企业和消费者需要的同时,推进我省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开拓高端消费市场,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这次我们拿的富硒黑蒜样品不多,主要是为了展示,很多人来要名片,都有销售意向。像这种青花色包装的每公斤3200元,白色包装的每公斤1600元,都供不应求。我们每个月有1500多万元的销售额,说实在的,因为订购的人太多了,都来不及生产。”

  在地理标志展区,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振荣忙不迭地接待着各地的客户。

  现已建成330多公顷富硒大蒜种植基地的宏恩公司,依托乐都富硒资源,积极动员农户扩大富硒乐都紫皮大蒜、富硒马铃薯、富硒杂粮等农产品种植规模,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技术培训,以高于市场价订单收购农民种植的富硒农产品,对种植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农户形成了有效联系机制。公司形成了“公司标准+农户种植+基地加工+市场营销”的科技扶贫模式,直接受益群众3233户,带动905贫困户,3802人脱贫,辐射面积涵盖乐都全境,互助、平安、循化等地区。

  据悉,目前宏恩公司已采用最先进的“互联网+O2O+会员制”的复合营销模式,专营富硒农产品的销售。到目前为止,公司基本形成了富硒肥料加工、富硒农产品种植、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做了统计,2013年农民种大蒜的收入达到了7千元,2014年达到11000元,2015年达到13000元,今年达到了16000元。”黄振荣自豪地说。

  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与客商轻聊,在网上交易……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存明,在农交会上比较“潇洒”。

  作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米存明有快速接受新事物的思维和新锐的视角。电子商务公司在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在2015年10月成立,自建了电商平台“青藏农畜林产品网”,实现农超对接,品牌已入驻大通地区6家连锁超市,与本地乡镇的12家农村专业合作社签订长期合作。

  “在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设立的同时,我们配合市场需求进行农民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发展农村电商‘一进一出’的生态循环系统,促进农村整体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升级转型,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信息进村入户。扩大了农村电子商务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实现线上和线下交易融合。现在,仅我们的养殖社就带动养殖农户400多户。”米存明说。

  “在信息进村入户、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企业和农民作为市场主体,要让农民富起来,就要让种出来的产品都卖出去,结合农业农村大数据、互联网+农业,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不失为脱贫摘帽的新思路。”省农牧厅市场信息处处长鄂永利分析。

  农交会,感受到的是高原农牧业硕果累累的喜人气息,聆听到的是青海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强劲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