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里五代人晒幸福

09.09.2014  12:32
核心提示:     开枝散叶,这个词最温暖的表达画面,应该是一张张全家福照片。   您还记得第一次拍全家福照片是什么时候吗?您珍藏的全家福照片背后,是否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对亲人的那份感恩和眷

  

  开枝散叶,这个词最温暖的表达画面,应该是一张张全家福照片。

  您还记得第一次拍全家福照片是什么时候吗?您珍藏的全家福照片背后,是否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对亲人的那份感恩和眷恋,仅靠在短信、微信、微博上发一句祝福是远远不够的。拍张全家福,表达我们的真情,记录我们平凡但温暖的日子。

  一道黄色的雕花门梁,将城乡接合部的这个青海农家小院分隔成前后两院。秋高气爽,院里黄菊开得正艳,青的苹果、红的花椒、扁长的豆角,很是喜人。主人魏生海说,小院里生活着五代人,上至近百岁的老母亲,下至3岁的玄孙。齐全的时候,有26个人。

  ●家有一宝

  满头白发的魏生海69岁,但在家里却不是一家之长——在97岁的老母亲面前,他永远都是个孩子。

  近百岁的老人叫张得顺,生于1918年,现住在城北区大堡子镇宋家寨村2社。

  老人坐在轮椅上,吃着儿媳李蔚梅递给她剥好了皮的桃子。3岁的玄孙安长源骑着小木马,坐在老人跟前,小脑袋随着木马前摇后晃,两位老人眼里满是慈爱。

  魏家现存的关于张得顺的照片,是她五六十岁时和姊妹们一起照的。魏生海回忆说,这张照片照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穿着上看,可能是包产到户以后,农民们过上好日子的留念。

  岁月的流逝,在这张照片上留下时间的印痕。听说前些年,老人特别喜欢拿照片出来看,怀怀旧,给儿孙们讲讲家事。已近百岁的老人至今保留着中国女性勤劳善良的美德,五年前还坚持自己洗衣服,儿孙们虽竭力阻拦,但总拗不过老人。

  作为儿子,魏生海说,人常说孝顺孝顺,有时顺着老人,就是一种孝道。如今,老人有些耳背,腿脚也不方便,只能在轮椅上安享晚年,但儿孙们把她当成一宝,每日推出推进,嘘寒问暖。

  ●溢满爱的全家福

  有爱才有家,有家才有福。

  2010年过年时,一大家子人在院子里留下一张合影。小小的照片,定格了温情的一刻。

  魏生海的孙女魏敏说,这是一家人多年来第一次合影,拍照前光是站位就花了好长时间。“我们家当时是四代同堂,村里人羡慕得不得了。太太是家里的福星,谁都想跟她挨近点。拍照就一会儿的事,时间都花在这个要站在太太跟前,那个也要离太太不远上。”

  照片冲洗好后,每家都拿到了一张。这张有22名家庭成员的照片里,捕捉了全家老少的欢笑,定格了四世同堂的幸福。魏敏说,全家福照片看似朴素无华,但每一个细节中都蕴藏着无尽的故事,每每看到,都会让家人感觉到温暖和温情。

  魏家前后两院房,共有二十几间房子。魏生海的次子魏玉德说,每到过节,是家里最热闹也是最幸福的时候。孩子们聊着他们的事,老人们喝着酒,大家都很放松,到了晚上,整个院里亮着灯,每间房子里都住着亲人,那种氛围让人心里暖暖的。

  家,是最温馨的港湾,家人,是世间最亲的人。当我们想随身携带这份珍宝,全家福就成为最好的承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