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享有文化名头叫好——文化下乡观感之一

06.02.2015  10:47

  时值大寒,记者跟随省文化馆举办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最先来到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记者此行的一个目的,就是想亲眼见识见识。

  在文艺演出、送春联、给四世同堂的老乡拍合家照和对好媳妇、好婆婆进行表彰这些活动之外,有一项活动内容是请省上的专家、文化名人跟丹麻镇的乡亲们一起恳谈、交流。

  到了镇政府会议室,里面坐满了身着花袖子、毡帽的土乡人。他们手指关节粗大,手上的皮肤粗糙皴裂,乍看上去“土里吧唧”的,没什么特别。确实,他们看上去很普通,但又不普通。就是这些农民,就是这些关节粗大的手,造就了他们中间那么多干农活的好把式,酿酩馏的名师,走针运线的刺绣高手……他们能被请到镇政府会议室与省上的专家、文化名人一块儿“喧板”,绝非等闲之辈。在介绍身份之后,记者获悉他们要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要么是名噪乡村的文化中心户,要么是民间艺人,一句话,他们都是土族山乡里“有头有脸”的文化名人,是农民人群里的“人尖尖”,是有文化名头的新时代农民。

  在这么一个现场,记者的一个发现和感触乃是:以往人们说起什么家、什么名人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或者说条件反射似的马上联想到城市人,马上想到那些在高校、研究机构、文化单位工作的专家、教授(他们一般皮肤白皙,头发稀少,鼻梁上架一副眼镜);几乎可以推定,一说到文化名人,十有八九的人不会马上想到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这种文化上的成见和偏见,自然有其历史的成因。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农村、农民的变化与进步,正在矫正着人们陈旧的观念和看待事物的眼光。

  从前,一说到农民,人们想到的是一群跟土坷垃打交道的人,是在庄稼地里讨营生的人,一句话,农民除了“姓农”之外,别无其他。可农村这些年来发生的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在让整个中国社会对这个最庞大的社会群体刮目相看。不是吗?新近在网上、微信圈里迅速火起来的湖北残疾农民余秀华,因为写诗,因为她那些“生生从土里拔出来的句子,新鲜得掉渣”,因为她在逆境中执著的追求而传递出的谷粒一样饱满的励志正能量,正在影响着当下,或者说它引发的舆论关注,像涟漪一样,正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产生振荡。记者忽然想到还有不少农民工诗人,因为强烈的现实关注和文化追求,问鼎某些颇有份量的国内诗歌大奖。

  这些事实和眼前土乡人享有各种文化名头的事实,都在强劲地发出一种时代的讯息:逐渐脱贫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有了越来越旺盛的文化诉求,有了越来越强烈的文化、精神的追求与渴望,他们不再只是一群只关心“老婆娃娃热炕头”的人群,他们在迈向物质生活的小康目标时,开始逐渐有了文化自觉,有了对自己的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进一步来说,这些文化名头可不是一些虚有其表的荣誉称号或身份标志,而是农民身上某种文化禀赋、技能、价值的体现,是时代赋予农民的一种崭新形象、崭新气质、崭新风貌。

  种地种出了名声,这是农民的本分,是他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靠乡间的各种文化禀赋、文化技能吃上香喷喷的“文化饭”,赢得响当当的文化名头,这样的农民腰板更硬朗,底气、信心也更足。自然更受人欢迎、被人重视。谁不为这样的农民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