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原特色农牧业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青海农村牧区发展巡礼

22.08.2014  10:10

  青海高原,是一片广袤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三江之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其生态地位不可替代。这里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被誉为“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高原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这里自然条件艰苦,高寒、缺氧、土地干旱贫瘠。全省耕地面积813万亩,草原面积5.47亿亩,占省内国土面积的一半,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结合省份。这里还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中原文化与边陲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桥梁与通衢。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以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生态农牧业为方向,以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牧区改革为动力,坚持调结构、强基础、促改革、重民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业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态势。

  2013年全省农牧业总产值310.3亿元,占全省国民经济总收入的9.5%;农牧业增加值207.59亿元,增速5.6%;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6196.39元,增长15.5%,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为青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立足资源禀赋调结构,特色产业基地已经形成

  以现代农牧业示范区为抓手,全省围绕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区域特色,加快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初步形成了以东部农区为重点的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以环湖地区为重点的生态畜牧业基地、以青南牧区为重点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以柴达木盆地为重点的循环农牧业产业基地,以县为单位创建的各类示范区达到20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5%,马铃薯、油菜、蔬菜、奶牛、肉牛羊、生猪、薄皮核桃、大樱桃等八个“百里万亩万头”基地初具规模,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不断显现,布局更趋合理,结构更加优化。

   高位推进“菜篮子”工程,全力稳物价保供给

  近年来,全省紧紧围绕产能发展和产销对接“两个中心”,坚持顶层设计,强化科学决策,2013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完善调控保障机制等措施,推进“菜篮子”基地向黄河流域和柴达木盆地转移。并大力开辟新菜田,强化设施温室旧棚改造,督促空棚种植,开辟省外蔬菜供应保障基地,“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

  2013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累计建成设施温室18.62万栋,设施面积达到9.5万亩,设施农业千亩基地达到30余个,百亩以上基地达到150余个,蔬菜总产量158.94万吨,蔬菜自给率达到73.5%,“菜篮子”产品保障供给能力稳步提高,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为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做出了重要贡献。

   强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加快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

  立足先行先试,坚持以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核心,全省以发展饲草料产业为基础,以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机制为手段,以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为保障,“四位一体”综合施策,积极探索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

  自2008年试点,到2012年全省883个纯牧业村全部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13年又有78个半农半牧村组建了合作社,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探索推进任务,现已步入第二阶段(提高完善阶段)。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从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入手,优化重组牲畜、草场等资源要素,实行统一放牧、经营、管理,努力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减畜工程,积极推广牦牛舍饲半舍饲养殖和藏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加大非生产畜淘汰力度,养殖效益、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经过6年实践,成功探索了“股份制”、“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等多种发展模式,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牧户入社率和牲畜、草场整合率分别达到72.5%、67.8%和66.9%,初步建立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格局。全省大力推广应用以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畜疫防治、良种繁育、饲草料综合利用、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实用技术,加速实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着力打造循环农牧业经济

  全省坚持以农促牧、以牧支农、循环发展的思路,在农区大力推进循环农牧业发展。牧草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7.4万亩,人工饲草基地保留面积达到669万亩,年可提供鲜草496万吨。启动实施了肉牛肉羊产业发展计划,农区中小规模以上养殖场发展到近万家,其中适度规模的养殖场(小区)达到1500余家,农区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1.5%。

  同时,全面推行“干清粪、粪污防雨防渗集中堆积发酵”处理技术,在183个养殖场建设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养殖氨氮去除率由过去的15%提高到60%以上。加快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再利用,率先在全国研发了牛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并在12家奶牛养殖场推广应用;成功引进了7家有机肥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31万吨,基本建立了草(秸秆)→畜→肥→草(粮)的循环农牧业发展模式。

   健全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加快冷水鱼产业开发

  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科学利用黄河流域梯级电站水域资源,优化渔业区域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沿黄流域高原冷水鱼产业带,全力打造龙羊峡、李家峡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区。

  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以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为主推技术,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条件装备渔业,全省鳟鲑鱼网箱面积达到208.7亩,较2011年增加121.8亩。以标准化健康养殖场建设为抓手,以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鼓励农牧民以股份合作方式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合作社与养殖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立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经营机制,着力把冷水鱼养殖培育成为农牧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水域周边农牧民增收新渠道,26家鲑鳟鱼网箱养殖场带动周边农牧民近千户。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通过实施草原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和草业配套工程项目,有力地带动了草种业、饲草业、饲料业等产业的发展。截止目前,全省牧草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7.4万亩,人工饲草基地达到669万亩,分别较2009年增长77%和46.9%。建成饲草加工企业17家,年生产草颗粒以及青贮饲草29.2万吨。畜均饲草储备量由2008年的18.5公斤增加到2013年底的41公斤。

  扎实推进生态立省战略,认真组织实施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范围涵盖全省重点牧区和主要草原区。全省局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持续增加,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11.6个百分点,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青海湖水位连续9年保持上升趋势。

  同时,全省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积极开展草原承包、基本草原划定、草原规范流转等工作,全省共承包草原4.74亿亩,发放草原承包经营权证176045户;落实禁牧面积2.45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29亿亩,核减超载牲畜570万羊单位,基本实现草畜平衡。

  扎实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和草原新帐篷行动,修建定居房10.9万套,3.9万户牧民使用上了帐篷、电视等现代设施,促进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全面加强人工饲料基地、草场围栏、牲畜暖棚、免疫注射栏等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青南牧区建设了3个州级防灾抗灾饲草料贮备中心、10个县级饲草料贮备站,年贮备饲草料能力达到6.4万吨,省、州、县及牧户四级饲草料贮备体系基本完善,具备中等以下雪灾的抗灾能力,有效保障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品牌,提升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快推进标准化进程,制定农牧业地方标准45项,全省共有273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有110个产品纳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以打造全国最大的有机牛羊肉生产核心区为目标,积极推进有机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生态有机牧场建设,在成功申报河南、泽库和兴海三县有机畜产品基地和产品的基础上,今年把有机畜牧业基地建设扩大到祁连县、甘德县和天峻县。全省通过有机畜产品生产认证的草场达到2192万亩,认证牛羊196万头(只),有机牛羊肉生产加工能力已达到7734吨。

  以培育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为重点,全省倾力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品牌,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牦牛之都”、“藏羊之府”商标。深度挖掘“牦牛之都”、“藏羊之府”内涵,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立项拍摄了《离天最近的生灵》——雪域牦牛记录片,编印了《青海:世界牦牛之都》、《青海:中国藏羊之府》宣传册,提升了有机畜产品品牌知名度。

  还做大做强“有机牛羊肉、柴达木枸杞、青海藏毯”等区域品牌,初步建成了青稞、油菜、牛羊肉、绒毛、饲草、枸杞等特色优势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育了享誉国内外的“雪舟”、“藏羊”、“可可西里”、“柴达木”、“绿草原”、“圣源”等一批特色农畜产品品牌。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努力提升农牧业科技水平

  目前,全省已组建9个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和27个县级产业技术推广应用平台,确定了162个主导品种和229项主推技术,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成了省级研发平台—县级推广应用平台—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

  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到130.02万亩,测土配方肥推广面积达到240万亩,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3%,牲畜改良及本品种选育面扩大到170万头只,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载体,在17个合作社推广了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母羊在枯草期失重比传统放牧母羊减少8公斤,羔羊繁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羔羊6月龄活重提高14至21公斤,加快了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开创了现代草地畜牧业新型养殖模式。

   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加快改善民生

  全省连续11年出台了青海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指导意见,并把宣贯工作作为抓落实的重要实践,每年开展万名干部下乡活动,深入基层讲政策,调查研究促改革,强化服务促生产,维护稳定促和谐,积极营造“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

  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10%以上,在组织实施好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畜禽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水产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建立了露地蔬菜种植补贴机制,对30万亩露地蔬菜种植进行补贴。采取补贴资金与粮食生产挂钩政策,推行粮食直补模式,将种粮农民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标准由去年的每亩75元提高到100元,2014年各类补贴资金达到5.86亿元。新增冷水养殖保险,保险品种增加到14个。

  采取国家补助和农牧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项目捆绑整合力度,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牧区防灾基地工程建设,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开展“游牧民新帐篷行动”,实现了“人居有住房、草地有围栏、牲畜有棚圈、冬春有草料”的目标。

  截止目前,全省建成标准化畜用暖棚9.43万栋、1131.8万平方米,为1100万羊单位牲畜提供舍饲圈养和防灾场所;实施围栏草场1.24亿亩,占可利用草场的26%;建立州、县级防灾减灾饲草料贮备站13处,年贮备越冬饲草料1万吨;建设贮草棚2785栋、11.14万平方米;完成定居工程11.3万户,占总牧户的55.6%,定居工程中有70%的牧户实现了在县城或重点集镇定居。

   深化农牧区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

  以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牧场、发展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使全省家庭农牧场发展到370家,种养殖专业大户发展到878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91个,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94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93家。

  抢抓深化农牧区改革机遇,稳定和完善土地草场承包关系,今年在互助、民和两县整县制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年内可完成195万亩耕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创新土地草场规范化流转机制,在4个县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在5个县开展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3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1%;草场流转面积1.03亿亩,占草场总面积的19.1%。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改革创新,青海农牧业将继续以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生态农牧业为发展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农牧业发展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美好和谐的新青海建设谱写新的篇章。(罗连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