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磅礴力量中区绘就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24.10.2016  13:37
来源:西宁晚报

    过去五年,在西宁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城中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城区环境不断美化、形象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未来五年,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全区上下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魄力,更足的干劲,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心怀天下、心系百姓,敢于担当、勤勉尽责,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矢志奋斗、扎实工作,推动中区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努力谱写“幸福西宁”中区篇章!

  成就篇

  过去五年工作成绩斐然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一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4.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十一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2.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十一五”末的1.8倍和2.2倍,年均分别增长11%和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1.4亿元,是“十一五”的4倍,年均增长33.9%;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达115亿元,是“十一五”的2.2倍。

  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发展结构不断调优,三次产业比例从2011年的0.89:23.30:75.81到2015年的0.51:32.33:67.16。以商贸、金融、旅游、会展等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落户中区,全区各大金融企业以及分支机构达96家。西门、大什字两大商圈不断改造升级,旅游标准化城市创建稳步推进,新型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三园”建设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长足发展。

  城区品质功能持续优化

  开工建设45项道路重点工程,西塔高速、凤凰山路开工建设,逐步形成“外环内网”的交通大格局,城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6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和打通工程扎实推进,道路堵点被打通,微循环初见成效。完成征迁任务205万平方米,查处违法建设62.8万平方米,切实维护城市建设秩序。投资2亿元实施3个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2.4亿元实施棚户区综合整治、建筑物外立面粉饰、楼体景观亮化和老旧楼院综合整治工程。

  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坚持不懈推进治山、治气、治水、治污,努力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完成“四边”绿化及大南山三期绿化2.5万亩,创新推行“2+3+6+N”环保网格化监管模式,完成天然气管网覆盖区“煤改气”治理任务,改造燃煤锅炉216.55蒸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5%以上。

  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

  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126项前置审批正式取消,审批事项从157项减少为31项。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实行“1+N”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行模式。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7个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和25个社区城管工作站正式运行。

  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进步

  教育领域投入累计达到9.4亿元,新建、改扩建19所学校(含教学点)。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31亿元建成开放18个标准化社区,七一路西等5个社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推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民生领域投入达到48.9亿元,是“十一五”的4.5倍。投入11.5亿元,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139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就业水平稳步提高,扶持创业型小微企业58家192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

  平安中区建设取得实效

  “六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建成覆盖全区的法律顾问制度,为全区8个镇(办)、60个村(社区)聘请法律顾问。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推进依法行政,权力运行规范透明,政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虚心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785件。

  展望篇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未来五年●主要目标

  新目标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0年的3倍以上,年均增速9.5%左右。财政收入突破7.6亿元,逐年递增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力争五年累计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

  新目标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就业比较充分,创业带动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稳步提高。提前完成市定标准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城区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任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医疗与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对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新目标三:城市环境显著提升

  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较大提升,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水平符合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品质高尚的现代化精品城区初步建成。

  新目标四: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畅通群众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优化传统信访途径。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社会治安平稳有序,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展望篇

  八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重点工作一:引领经济绿色发展新方向

  突出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求进、率先发展。加快“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先导区建设,推进绿色产业功能区与休闲宜居城区融合发展,在转方式、调结构中促进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力推进重点板块发展】积极引导产业要素向饮马街文化娱乐片区、水井巷中央商务区、南门大世界综合体、城南会展园区和城南工业园区集聚,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全面提升北部片区的发展品质。坚持以应用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产业,利用千亿元锂电落户南川工业园的契机,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积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提升藏毯绒纺产业,引进以休闲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贸流通等产业为重点的大型项目和优质企业,着力建设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示范区。

  【全力推进产业集聚繁荣】坚持现代服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我区是全市核心区、首位度高的地理优势,坚持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三结合,发挥文化旅游和商贸会展对城市的带动力。切实提升商贸旅游产业发展,突出抓好福朋喜来登大酒店、长江国际大酒店、洲际大酒店等商贸平台建设,完成南川红色主题公园建设项目。

  【全力推进资源要素盘活】坚持改革创新,全力破解瓶颈制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产业功能区建设与城区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同步的工作机制,引导产业要素向南川工业园、城市商圈聚集,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重点工作二: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创新驱动是该区推动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先导区的必由之路。只有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才能在惊涛骇浪的科技创新滚滚大潮中,把中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科技创新先行区。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全面实施“百人计划”,围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四大产业,力争引进百名各领域优秀人才。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强力推进与省内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依托园区,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来谋划和推动创新驱动,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国内科技合作交流,构建广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体系,重点围绕优势产业,加快东西部合作,强化应用技术合作,在重点领域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着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使中区在锂电、藏毯绒纺、现代高原农业等特色产业上创新优势更加凸显。

  ●以技术创新运用服务中区群众,建设城中区“云计算”基地和大数据中心,为中区“互联网+智慧城区”、智慧物联网提供技术支撑,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与应用,作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的技术基点。

  重点工作三:塑造城市绿色空间新风貌

  树立城市建设管理绿色理念,紧紧抓住西宁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机遇,着力解决城区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综合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统筹空间、功能、基础设施等要素布局,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维护优美城区环境】进一步抓好全区零星地块的整理工作,加大主干道两厢立面整治,强化建筑风格和色彩管理,优先划定南川城市隔离绿地和南川河两岸城市绿地红线,打造主次干道绿色长廊,发展街道、社区庭院绿地,按照“一街一品一亮点”的思路,大力开展主城区小街小巷街景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城区面貌。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老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外环内网”的建设要求,着力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联网成片,深度促进道路微循环,老城区主要实施二招路打通工程和饮马街、大新街、兴隆巷等6条支路的堵点疏导,优化交通组织和人行立体过街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利用三年时间,扎实推进“美丽夏都·清洁西宁”品牌建设行动,全面提升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景区景点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建筑立面、市政设施、绿地景观等建设管理水平,大力整治各类不文明行为,形成市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市民行为文明有序的城市生活环境。

  重点工作四:迈出生态环境建设新步伐

  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底色。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坚决守住生态底线。

  ●狠抓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重要决策的贯彻落实。立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机遇,全力打造大南山生态涵养带,完成6万亩绿化造林,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北部片区以提升绿化品质为核心,建设成为展示西宁现代城市风貌和生态文明的“绿色名片”。

  ●持续开展环境治理与保护。全力推进“天蓝”,以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污染、煤烟尘、餐饮业煤油烟污染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到“十三五”末,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和家园美化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应用高效节能技术促进工业节能减排。继续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重点工作五:激发重点领域改革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落实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思想的引领者,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变革的引领者,我们要以“担当、引领、突破”的理念,坚持改革不停顿,把抓改革措施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进行落实,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

  【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落实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加快重点片区改造步伐。落实国家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财务成本、物流成本,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投资与消费更好结合。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提升办理速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社会满意度。推进“权责清单”全面实施,着力解决权力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不断完善社会服务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深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释放管理的效益和活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群众就医用药满意度。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机构,不断培育新税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健全投融资体制机制,改进投资项目核准方式,实行优先选择创新产品、绿色产品、节能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以及鼓励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着力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有所作为。

  重点工作六:推动绿色民生福祉新发展

  把发展社会民生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托底作用,推行“互联网+民生”服务模式,力争五年民生领域重点工程投资达到13亿元,让各族群众充分共享中区改革发展成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1+8+10”扶贫攻坚的政策体系,把脱贫攻坚作为社会民生事业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责任,推动各类惠民政策、项目、工程最大程度地向贫困群众倾斜。力争到2018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改造步伐,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实力,普及15年免费教育。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鼓励民办幼儿园改扩建,加大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力度,基本解决适龄学前儿童“入园”问题,到2020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100%。稳步推进“互联网+教育”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中区教育信息化。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产业增就业、加强培训促就业、推动创业带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水平。认真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好“壹空间”智慧创业社区试点工作。

  ●大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极推进“健康中区”建设,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实行基层医疗“三家服务”新模式,深入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步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到“十三五”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9.5%以上。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深入推进文体旅游融合发展。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文化资源向社区、农村倾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实现健身广场全覆盖。

  ●优化完善街道办事处服务管理能力。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桥头堡作用。

  重点工作七:营造绿色和谐发展新环境

  社会稳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重点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理政,依法用权,依法治理社会事务,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重点加强和改进信访调解】深化区、街(镇)、社区(村)三级信访代理服务,不断完善覆盖全区的信访信息网络平台,大力推进“阳光信访”,切实提升信访工作公信力。

  【重点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持续深化“两反一防”专项斗争,投资8000万元实施社会治理能力提升重点工程等项目。

  重点工作八:树立政府廉洁高效新形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为目标,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敢于自我反省,自我突破,自我革新,在反腐倡廉进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解放思想,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围绕产业升级、社会管理创新等工作的推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态势,以不畏艰辛、不怕挫折的韧劲和敢抓敢干、勇担风险的闯劲,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争创一流业绩。

  ●转变职能,构建高效运作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区、街(镇)职能,厘清条块分工,增强基层工作的活力和动力,加快推动社会事务管理市场化。

  ●勇于担当,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每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以中区发展为己任,真正做到有职必有责,有位必有责,有岗必有责。

  ●依法行政,树立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坚决落实《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全社会的共同监督,用法治思维思考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