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出土汉代灰陶瓮:两千年前的酿酒器?

11.12.2015  12:04

  有专家认为,1982年,在平安县发掘出的汉代画像砖墓中,其中一块是宴饮图,再现了汉代盛行饮酒的情景。许显成摄

  一个在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东村一汉墓中出土的绳纹带嘴灰陶瓮,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兴趣,有专家认为它是我省迄今发现最早的酿酒器具,有可能将我省的酿酒历史上溯到2000年前的汉代;也有专家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件汉代绳纹带嘴灰陶瓮并非酿酒器具,而是用于酿醋的。

  汉墓里出土的灰色陶瓮

  1998年5月的一天,海东市平安县(现为区)平安镇东村马保忠和其他村民挖自来水管道时,发现一座青砖砌成的墓。经过专家鉴定,确定是汉代古墓,出土的文物有绳纹带嘴灰陶瓮、水波纹灰小扁壶、纹饰铜镜、古钱币六枚(其中两枚是大泉五十、四枚是五铢钱)。

  海东市平安区文物管理所所长许显成说,灰陶是汉代最主要的陶系,流行全国各地。汉代灰陶容器一般都呈青灰色,质地坚实。东汉圆形的容器,其坯胎多系轮制,形状规整,表面较光滑。除了随着陶轮的旋转而刻画的少许平行的弦纹及一些局部几何形划纹和印纹以外,基本上是素面的。绳纹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陶器中最为流行,常见于各类罐、瓮、壶、盆等陶器表面,因而成为汉代陶器的一个明显特征。

  这件绳纹带嘴灰陶瓮有个略往外撇的口沿、腹部圆鼓、平底,整体器形规则,打磨光滑。在陶瓮的腹部显现出纵向排布的细密绳纹,横向面则是几匝凹下去的弦纹围裹住瓮身。弦纹间隔宽窄不一,有的是单道,有的是数道。陶瓮高41厘米、口径12厘米、最大腹径41厘米,下腹部有一个凸出的短小流嘴。

  绳纹带嘴灰陶瓮符合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陶器的流行特征,因而专家们断定它是汉代器物。2011年,这件绳纹带嘴灰陶瓮,被青海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属于国家珍贵文物,现存平安县文物管理所文物展室。

  从墓葬出土的古钱币来看,大泉五十是西汉晚期王莽时期所铸货币,也叫新莽币,一直沿用到东汉初期,随后停止使用。至于五铢钱,从西汉初一直沿用到隋朝。

  根据这些出土文物的分析,专家断定这个墓葬在西汉末期东汉初期。

  灰陶瓮疑是酿酒器具

  这件下腹部带有短小流嘴的灰色陶瓮与至今仍在青海民间使用的酿造酩馏酒的缸、坛子这种传统酿酒器具相近,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件酿酒器具。

  了解了青海民间传统酿酒的工艺流程,就可以知道专家所言有一定的道理。酿酒过程中,最主要的工艺是将粮食煮熟晾好,再撒上发酵用的曲子,搅拌均匀,然后装坛子,封口,放在温度能保持约18摄氏度的地方——青海人一般是放在用麦草等燃烧取暖的热土炕上发酵,三到六天之后,甜醅制成;再在甜醅中撒上酿酒用的大曲原料,拌匀,封口,继续发酵;二十天左右,甜醅发酵成酒醅;将酒醅倒入大锅,加水稀释,封严锅盖,开始蒸熬。玄机在锅盖上,锅盖上凿有小洞。这个小洞通过一段瓷管跟熬酒缸顶部的小洞口相连接。这样,锅中的蒸汽通过瓷管上升到熬酒缸,冷却为液体后,再从流嘴流出,这就是青海高原特有的粮食酿造的醇香酩馏酒。那么出土的这件绳纹带嘴灰陶瓮在酿酒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那个熬酒缸了。

  历史上,平安在汉宣帝神爵二年就置安夷县,是西汉王朝在治理河湟流域时设置比较早的县之一;此后又开始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在崔永红等人主编的《青海通史》上记载着:“西汉实行休养生息,寓富于民,积谷于边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这本书中还记载着:西汉赵充国以76岁高龄受命在河湟屯田,他率众拓荒垦田……大力兴修水利、交通工程,改善了当地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汉族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播到河湟地区,提高了河湟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在这个背景下,中原大量汉族人纷至沓来,其中,包括商人、艺人、工匠,给湟水流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知识、工艺、技术,河湟地区的生产经济得以迅速发展,酿酒技术也同样得到了发展。

  许显成认为,在平安新庄(甲)遗址(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中,在红崖下阴坡遗址(卡约文化)中,都曾发现有大麦、小麦、燕麦,也说明河湟地区种植大麦为主,湟水流域已转化为以种植麦类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在汉代,河湟地区酿酒的谷物很可能就是这些作物。

  有丰富的粮食、有工艺技术、有酿酒工具,酿酒在汉代的青海盛行便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么这件绳纹带嘴灰陶瓮的用途便也不言而喻。

  汉代画像砖中的河湟酿酒信息

  两汉时期的河湟及周围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有条件的人不仅生前奢侈享乐,还盛行厚葬风气,人们“事死如事生”,墓中的画像砖取材于现实生活,因此青海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砖,成为反映青海汉代的风情画卷,被称之为镌刻在砖上的史诗。

  许显成说,1982年,在平安县窑房村凤凰山修建公墓时,发掘出汉代画像砖墓。在出土的不同类型的六块画像砖中,有力士、持矛甲骑、持锏甲骑、宴饮、神鸟、日月舞人等,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画像砖内容丰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生动地反映了青海汉代社会的地域特色,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

  其中的宴饮画像砖,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有栌斗的屋檐前,中间摆着一张桌子,桌面中间放一壶。有两个都穿着袒露着一只手臂服装的人,在桌子两边相向而坐,两人似乎在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真是一幅生动的宴饮图。也有人说这是一块佛教故事画像砖,对坐的两人是比丘形象,头顶是天德宝瓶,两个比丘正在做法事。

  对此,民俗专家谢佐先生说,汉代佛教还没有传到河湟地区,到魏晋南北朝时才传到,因而他赞同这块画像砖是宴饮图的说法。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这块画像砖表明汉代青海已经盛行饮酒,青海酿酒业也已相当发达,如此看来,这件绳纹带嘴灰陶瓮不仅仅是件酿酒器具,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青海酿酒历史始自明末清初的互助威远堡的说法,将青海的酿酒历史上溯到两千年前。这对研究河湟地区当时的酿造技术、经济文化、科学状况提供了实物依据。

  与带嘴灰陶瓮同时出土的水波纹灰小扁壶,让许显成有了另一番推测。他说,这个小壶可能是墓葬主人生前喝酒用的器具。从墓葬与随葬的物品绳纹带嘴灰陶瓮、水波纹灰小扁壶、纹饰铜镜、古钱币来推测,墓主人很可能是一名来自中原汉族的酿酒师,带嘴灰陶瓮是他的酿酒工具,小扁壶则是他随身携带的装着美酒的器物。

  对于这件带嘴灰陶瓮的用途,还有另一种说法,酒文化研究学者禹明先先生在报刊上撰文说,这件汉代绳纹带嘴灰陶瓮不是酿酒器具,而是酿醋器具,他认为从汉代到明清时期,我国传统酿酒工艺是用“压榨”的方式来过滤酒精的,并引宋朝人朱冀中《北山酒经•上糟》说:滤酒上糟“须匀装停铺(榨床),手按压板,正下砧罩所贵压得匀乾,并无箭矢”。禹明先说,传统的酿醋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压榨的方式过滤醋糟;一是在瓮中发酵成醋后,加入冷水搅拌过滤除糟,灰陶瓮的滴嘴内侧下部是沉积醋糟的部位,滴嘴以上部分是用清水淹渍的部分,新醋经过清水淋洗沉渣后,醋水从滴嘴流出。因此他认定绳纹带嘴灰陶瓮是酿醋用的,而不是酿酒用的。

  对此,谢佐先生认为,绳纹带嘴灰陶瓮如果用于酿醋,未免体积太小;再则,酩馏的酿法并不需要压榨,只需蒸发冷凝即可,因此他认定绳纹带嘴灰陶瓮就是酿酒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