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帆 逐梦前行

01.02.2019  11:30

  青海新闻网讯  朔风劲吹,雪落无声。在年末岁初回望公司一年的奋斗历程,从PERC新产品下线到N型IBC电池及组件项目开工,从填补国内半导体应用材料空白到抢抓“中国制造2025”重要战略机遇;从做大做强做优光伏产业的一项项务实之举到开启智能光伏与储能技术新纪元……

  黄河公司创新驱动发展进入突破的重要阶段,以稳健的步伐走出了科技强企的新路子。

  成长始于“实现自我”

  黄河公司自2011年进军新能源领域以来,短短几年,从入行跟跑到行业领跑,成为率先在国内打造电子级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的制造,系统设计与集成、光伏电站建设与运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产业协同优势突出。但2018年出台的光伏新政,对光伏制造业的冲击力不可小觑,加快产品和技术升级,持续巩固技术竞争力是公司面对新政“逆流而上”的武器。

  2018年,黄河公司在加强产品技术研发上铆足干劲,不断推动技术改造升级,将P型常规电池工艺升级为N型PERT电池工艺,电池产能将达到每年400兆瓦,电池转换效率将提升至21.5%;将单面PERC电池成功升级为双面PERC电池,实现了双面电池技术的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1.55%。除此之外,还主导研发了第十代工艺电池技术,TOPCon电池工艺、电池五主栅技术,双面多主栅电池组件、N型双面多主栅电池组件等一代代新技术、新产品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公司2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国内第一条低成本、大产能、转换效率高于23%的N型IBC电池及组件项目正式开工,填补了青海省N型晶体硅电池及组件产业的空白,更是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黄河公司不仅丝毫没有受到新政负面影响,反而在新一轮竞争中跑在了行业前列。

  发展兴于“突破自我”

  电子级多晶硅作为战略性原材料,2010年以前,国内电子级多晶硅产量为零,生产技术一直受国外垄断,严重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黄河公司要做就做国内首家,在历经4年的匠心探索,终于建成年产2500吨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实现了电子级多晶硅的“中国制造”。2018年,公司通过对“碳吸附塔反吹氢气回收利用”“还原余热回收利用”等课题研究,开启了对尾气回收、还原、冷氢化、精馏、精整、公用工程等整体装置进行工艺技术优化大技改,“黄河水电多晶硅”质量超过GB/T12963-2014电子1级多晶硅要求,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制造的电子级多晶硅产品质量。

  生产不易,获得认可更难。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凭借其技术优势,黄河公司获得工信部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电子级高纯多晶硅工艺系统升级改进项目”和“用于芯片硅外延制造的三氯氢硅产业化研究”被纳入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存储器“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项目,“黄河水电多晶硅”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

  壮大源于“放下自我”

  科技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仅凭一己之力往往难平途中的坎坷,而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公司董事长谢小平曾说道,“国家提倡‘产学研用’相结合,只有‘产学研用’联动,相互促进,才能使我们的科技创新走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走进西宁城东光伏产业园,一栋外表“镶嵌”着太阳能电池板的“时髦”建筑格外亮眼,这就是黄河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黄河公司以科研项目协同研发、设备共享、人才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杜邦、华为、清华大学、弗劳恩霍夫等知名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这里建立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在内的17个联合创新平台,成立了由院士及国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公司的科研合作走出国门。

  发展新能源,既要解决“最先一公里”的技术创新,还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高效应用。2018年,黄河公司坚持“与巨人同行”,与华为公司联手发布了智能光伏联合创新成果,成功研发了光伏电站智能管理系统,黄河公司实现“互联网+光伏”的智能光伏电站与大数据分析,光伏电站成功应用“集中控制、大数据分析、远程诊断、实时维护”的智能管理模式,孵化全球领先的智能光伏创新技术。公司在开展科研攻关的同时也努力破解青藏高原地区高端人才短缺难题,以科研项目为支点,以合作协议为纽带,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筑巢引凤,汇聚高水平领军人才,加快推进集成创新及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创新在于“超越自我”

  科技创新就得舍得投入,2018年,黄河公司共投资8761万元,完成科技项目45项,申请专利139件,获得授权专利81件,发布国家标准2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科技论文177篇。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去年一年,黄河公司从水电到光伏,从制造到智造,从人材到人才,各领域全面开花,结出了累累硕果。

  ——黄河公司董事长谢小平荣膺“改革开放四十年能源变革风云人物”“2018新能源十大年度人物”“青海省优秀企业家”,是他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黄河光伏成为一张自带金边的亮眼“名片”。

  ——“青海省光伏发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海省新能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省级认定资质的“大满贯”。

  ——科技项目《新能源电力系统协同自律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引领了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领域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光伏组件长期可靠性及发电能力分析研究” “高效N型双面电池组件关键工艺技术开发及发电量测试对比研究”等8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首次设立员工自主创新专项经费,获得资助的技术骨干100余人,成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5个,形成了万众创新的科研新局面。

  ……

  花繁枝秀香已馥,潮平风正扬帆时。创新是黄河公司科研工作的精神实质,也是终身追求。新的一年黄河公司已把创新瞄准在多能互补、储能、系统集成设计、电力大数据、智慧能源等重点研究领域。以开放为翼、以创新为桨,努力抢占能源技术科技制高点,奋力谱写建设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崭新篇章。